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6篇 |
免费 | 539篇 |
国内免费 | 2306篇 |
专业分类
79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224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232篇 |
2017年 | 168篇 |
2016年 | 214篇 |
2015年 | 239篇 |
2014年 | 366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253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197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60篇 |
2005年 | 242篇 |
2004年 | 243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214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71篇 |
1998年 | 178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45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94篇 |
1991年 | 163篇 |
1990年 | 136篇 |
1989年 | 128篇 |
1988年 | 8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83篇 |
1985年 | 62篇 |
1984年 | 78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71篇 |
1981年 | 53篇 |
1980年 | 39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6篇 |
1976年 | 12篇 |
1965年 | 11篇 |
196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寄生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中老龄幼虫和蛹的重要天敌,但其寄主栗山天牛世代周期长(3年1代)、发育比较整齐,不利于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的稳定.为了解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后,其种群能否在栎树林间长期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达到持续控制栗山天牛的防治效果,调查研究了花绒寄甲在栎树林间的转主寄主和种群保持机制.结果表明,在东北辽东栎树干和树枝上除了栗山天牛外,还有其他8种天牛危害: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中华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锯天牛(Prionus insularis)、双带粒翅天牛(Lamiomimus gottschei)、八字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tohokensis)、日本绿虎天牛(C.japonicus)和拟蜡天牛(Stenygrinumquadrinotatum).其中以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四点象天牛和拟蜡天牛数量较多,而花绒寄甲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垂直分布与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垂直分布重叠较多.室内研究表明,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达到26.67%,对蛹的寄生率达到了43.33%;对双簇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达到20.00%,对蛹的寄生率为6.67%.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在林间的生活史调查和研究发现,花绒寄甲可寄生的这两种天牛的中老龄幼虫和蛹,在花绒寄甲不适宜寄生的栗山天牛幼龄幼虫期大量存在,表明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是花绒寄甲在栎树林中的主要转主寄主.由于这些转主寄主的存在,花绒寄甲在不利于其寄生的栗山天牛卵期、幼龄幼虫期可转移寄生这些寄主,从而在栗山天牛危害的栎树林间保持了较高的种群数量,达到对栗山天牛长期而有效的持续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2.
53.
蚯蚓新钙结合蛋白(NCBP)的二级结构及Ca~(2+)、Tb~(3+)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测定了水化膜中蚯蚓新钙结合蛋白(NCBP)的二级结构及在不同比例Ca2+、Tb3+离子的作用下其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NCBP中α-helix含量较低而β-sheet的含量较高,且随不同比例金属离子的加入,1629cm-1处β-sheet峰的变化较明显。同时发现,NCBP具有钙结合蛋白家族特征的SDS-PAGE现象,但不具有激活PDE靶酶的活性,初步认为,NCBP含有与Ca2+浓度相关的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另外,高浓度下Tb3+的结合引发NCBP的分子间聚合,提示对稀土元素的使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54.
益生菌应用于菌群调节及免疫调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益生菌应用于菌群调节及免疫调节的研究现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650032赵刚王大泉李建清近代,由于大量新的、高效抗生素用于临床、乃至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的产生和体内正常菌群发生改变,肠内正常益生菌受到抑制,少数原本无害的耐药菌得以大量繁殖,造成机会... 相似文献
55.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PryeriasinicaMoore属鳞翅目,斑蛾科,又称冬青卫矛斑蛾。该虫过去是我地城镇庭院绿化观赏植物——大叶黄杨上的次要害虫。近几年突然暴发成灾,对街道、小区、单位庭院的大叶黄杨(俗称冬青)危害很重。为解决城镇绿化工程中的这一问题,1993~1995年作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1危害情况该虫食性较单一,主要危害大叶黄杨。据1992年在薛城区大叶黄杨上调查,很少见到危害症状。1993年同地调查发现危害株率在5%左右,1995年迅速发展到80%以上,造成大片植株叶片被食光,有的因此而枯死。它… 相似文献
56.
荧光假单胞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实验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S—3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到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FAS。AS—3菌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产生D-异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D-葡萄糖酸。电镜观察表明PFAS噬菌体呈蝌蚪形,具有直径为66nm的六角形头部及长117nm的尾部。通过紫外线诱变及自然选育两种途径,配合简便有效的初筛方法,经多次分离、纯化、复筛最终在摇并发酵试验中获得6株产量稳定地高于对照敏感菌的抗噬菌体菌株,可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7.
论新疆北部晚石炭世早期(Bashkirian—Moscovian)具肋花粉优势(GSPD)…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传统观念认为GSPD组合始于中二叠世孔谷期,据新疆等地资料证实此类组合的出现要早得多。准噶尔盆地在Profosulinella-Pseudostaffella带之下和相当层位的晚石炭世早期地层中存在两个孢粉组合,即(1)早巴什基尔期巴塔玛依内山组的Remysporites^*uaricus-Striatole-bachittes junggarensis组合(Pro-GSPD)和(2)中晚巴什基尔 相似文献
58.
59.
60.
降脂红曲的菌学性质及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No.4降脂红曲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其一般的化学成分,将No.4红曲米的色调和色价与其它红曲米进行了对比,确定了该红曲的最适培养条件,制定了No.4红曲米的质量标准,并验证了它可作为糖化酶的生产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