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91.
为了解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适宜栖息地和环境特征,阐明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促进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根据2018—2019年连续四季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适宜性指数模型阐述了各季节太平洋褶柔鱼在黄海南部和东海适宜栖息地的时空变化,采用提升回归树模型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适宜栖息地的贡献率,结合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推断了太平洋褶柔鱼的洄游路径。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的最适表温为9.8~27.5℃,最适表盐为23.2~34.3,最适底温为8.9~20.2℃,最适底盐为31.6~34.7,最适水深为56~133 m,最适环境条件呈现一定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最适栖息地的分布重心主要集中在东海中北部和黄海南部外侧,呈现南北循环过程;温度对各季节太平洋褶柔鱼适宜栖息地的贡献率最高,盐度其次,水深最低。研究表明,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适宜栖息地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明显转移,太平洋褶柔鱼在一年的生命周期内做南北向的索饵和产卵洄游,温度是适宜栖息地最主要的环境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92.
天气变化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死亡率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以广州、上海两市10个冬季和夏季的逐日死亡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统计学和天气学方法得出,在最高温度达34℃的“热日”,各类死亡数明显增多;而冬季死亡数随最低温度的下降而略有增加;广州夏季最大死亡率出现在“阴凉型”天气,而上海则是在“晴热型”天气,且上海死亡率受最高温度的影响大于广州;广州和上海冬季死亡率最大的天气均是“严寒型”,但广州死亡率受低温的影响要比在,在其他气象  相似文献   
593.
FITC-dextran标记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溶酶体,ConA-FITC标记细胞内吞。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伴刀豆球蛋白(ConA)、ATP引起的巨噬细胞溶酶体pH动态变化和ATP对细胞内吞ConA-FITC的影响。结果显示ConA引起巨噬细胞溶酶体pH迅速增加,6min左右达到峰值(pH5.7);ATP刺激30min后再加入ConA,溶酶体pH无明显变化(pH4.0);同时加入ATP和ConA,5min左右溶酶体pH降到最低点(pH4.1);ATP对巨噬细胞内吞ConA-FIT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受体介导内吞与溶酶体pH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4.
皖南尖吻蝮蛇出血毒素生物学活性与圆二色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远紫外CD谱研究了皖南尖吻蝮蛇蛇毒3个出血毒素AaHⅠ、AaHⅢ和AaHⅣ的溶液构象,AaHⅠ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含量分别为25.8%、12.7%、26.8%和34.7%;AaHⅢ的二级结构含量分别为23.9%、20.6%、23.7%和31.8%;而AaHⅣ分别为18.2%、31.0%、17.2%和33.6%。当pH小于4.0或pH大于11.0时,3种出血毒素α螺旋减少而β折叠增多,同时3种出血毒素的酪蛋白水解活性显著下降。EDTA抑制酪蛋白水解活性,表明3种出血毒素均是金属蛋白酶。EDTA、Cu2+、Zn2+、Ca2+和Mg2+能改变3种出血毒素的二级结构,并影响酪蛋白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595.
我看了感道顺同志“蜡制模型”一稿,内容很好,可以解决制作上许多问题。但根据我过去制作的经验,有一些不同的意见,特地把它提出来,供制作的同志们研究。(1)制作阴塑,采用石花菜或洋粉,颇不经济。可改用熟石膏粉制造,比较简单,现在把做法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96.
SARS冠状病毒S蛋白片段2的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T-PCR技术从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扩增编码S蛋白的S2基因片段(第2170到2814位碱基),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S2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鉴定阳性菌落.扩增培养含pGEX-S2质粒的JM109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超声破菌,GSH-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blot检测SARS患者血清可以识别纯化的蛋白.用此蛋白免疫NIH小鼠,获得了高滴度抗GST-S2抗体的血清,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的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7.
598.
海岸带林草复合系统环境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苏东台海岸带防护林内设置5个林分密度小区,记录各小区不同生长季节的光照、地面温度和地面相对湿度及其日变化,测定牧草的蒸腾作用、营养价值及其生物量的变化,分析林草复合系统的环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低郁闭度时,郁闭度的变化对光照影响较小,中等郁闭度时影响最大,高郁闭度时影响又会减弱。生长季盛期,试区平均温度最高,为23.09±5.93℃,分别比初期和末期高24.3%和62.4%;此时平均相对湿度为91.61%±1.57%,分别高于初期24.4%和末期32.9%。生长季盛期苏丹草(Sorghum sudonense)的平均蒸腾强度为3659.82%±489.44g·dm-2·h-1,比末期高1.72%。在IV区茅叶荩草(Arthraxon pricnodes)单位面积的代谢能、饲料单位最高,分别为4.877×103kJ·m-2和3890.64FU·hm-2,比最低的Ⅰ区高77.54%和80.87%。不论是单个生长季的温度,还是几个生长季温度的组合,对于狗尾草(Setaria faberii)和苏丹草干重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相对湿度也是如此。生长季初期的光照(L)对狗尾草生物量(Y)回归是显著的:Y= –724.19+0.063L;生长季末期的光照对苏丹草的生物量是显著的:Y= –1093.30+0.11 L。对于狗尾草,在生长季初期,试区内温度(T)、相对湿度(RH)和光照对其生物量的影响都是极显著的,其关系为:Y=–3859.39+25.35T+23.03RH+0.11L;盛期时,只有相对湿度和光照的作用显著,关系为:Y=1205.16+0.05L–14.84RH末期时,三因子中没有一个因子或因子的组合有显著作用。对于苏丹草,在生长季初期,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作用明显,其回归方程为:Y=6186.48–69.38T–62.64RH;盛期时,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其关系是:Y=–3777.95+11.61 T+16.36RH+0.15L;而在末期,光照和相对湿度与苏丹草干重呈显著回归:Y=–779.92+0.116L–5.59RH。  相似文献   
599.
解脲脲原体(Uu)常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尿道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研究表明,Uu的某个群或型与疾病相关,所以研究Uu的分群和分型方法对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对Uu的分子生物学分群和分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0.
皖南寒武纪三叶虫Cheiruroides primigenius 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描述采自皖南东至庞汪剖面黄柏岭组黄绿色页岩中的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Cheiruroidesprimigenius标本的形态特征和各器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