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常见的两种市售漱口液对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为期1月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60人。分为李斯德林漱口液组(A组),高露洁贝齿漱口液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分别在基线、半个月、1个月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厌氧菌的数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对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在半个月及1个月时,A组、B组均有明显的下降,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舌背厌氧菌的数量变化,在半个月及1个月时,A组、B组厌氧菌数量均有所下降,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斯德林漱口液及高露洁贝齿漱口液均能有效降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及舌背厌氧菌的数量,且李斯德林漱口液降低硫化物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32.
33.
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改革,力求创新,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茶多酚与锌联合应用对口腔致臭菌产臭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主要3种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具核梭杆菌(F.n)],观察不同比例混合的茶多酚与锌离子溶液在4 h后对3种致臭菌产生挥发性硫化物水平的影响,挥发性硫化物值通过HalimeterTM测得,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当茶多酚与锌离子的体积比为1.5︰0.5、1.0︰1.0、0.5︰1.5时,抑制P.g产VSCs的能力最优;当茶多酚与锌离子的体积比为1.0︰1.0、0.5︰1.5时,抑制P.i及F.n产VSCs的能力最优。结论茶多酚与锌离子联合应用的最佳体积比可能为1.0︰1.0、0.5︰1.5,此时抑制3种致臭菌产VSCs的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35.
利用五碳糖产高纯度L-乳酸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以已敲除多个产杂酸酶基因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乙醇工程菌SZ470(△frdBC △ldhA △ackA △focA-pflB △pdhR::pflBp6-pflBrbs-aceEF-lpd)为起始菌株,进一步敲除其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基因,同时插入带有自身启动子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的L-乳酸脱氢酶(L-lactate dehydrogenase,LLDH)基因,构建可利用五碳糖同型发酵L-乳酸重组大肠杆菌.[方法]利用λ噬菌体Red重组系统构建乙醇脱氢酶基因(adhE)缺失菌株Escherichia coli JH01,并克隆P.acidilactici的ldhL基因,利用染色体插入技术将其整合到JH01基因组,构建产L-乳酸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H12,利用无氧发酵15 L发酵罐测定重组菌株L-乳酸产量.[结果]工程菌JH12在15 L发酵罐中以6%的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发酵,发酵到36 h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为1.46 g/(L·h),乳酸生产强度为1.14 g/(L·h),乳酸的产量达到41.13 g/L.发酵产物中未检测到琥珀酸、甲酸的生成,仅有少量乙酸生成,L-乳酸纯度达95.69%(L-乳酸在总发酵产物的比率).工程菌JH12以6%的木糖为碳源进行发酵,发酵到36 h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为0.88 g/(L·h),乳酸生产强度为0.60 g/(L·h),乳酸的产量达到34.73 g/L.发酵产物中杂酸少,乳酸的纯度高达98%.[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染色体插入及无氧进化筛选获得一株产L-乳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JH12,该菌株不需利用外源质粒,稳定性好,可利用五碳糖进行发酵,发酵产物中杂酸少,L-乳酸的纯度高.本研究为L-乳酸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大肠杆菌L-乳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基于退火缓冲液的SLiCE无缝克隆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建立一种在采用低感受态细胞转化的条件下完成Seamless ligation cloning extract(SLiCE)无缝克隆的方法。通过在SLiCE反应中引入变性和复性步骤来提高无缝克隆的效率。结果显示,当DNA片段经过SLiCE处理后再进行变性和复性处理,其产生的克隆子比对照多7倍左右,经过菌落PCR验证SLiCE无缝克隆的重组效率高达100%,在此条件下,采用1.7×10^6 CFU/μg转化效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SLiCE反应产物,不仅能够得到重组成功的克隆子,且经验证重组效率仍高达100%。采用引入变性和复性步骤的SLiCE方法,使用常用的CaCl2方法制备的普通感受态细胞,就能得到阳性克隆子,实现无缝克隆,表明本方法能提升SLiCE技术的克隆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在用RP-HPLC法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检测发酵液中丙氨酸时,由于发酵液中存在丙酮酸,而丙酮酸对紫外吸收过强,且两者峰之间有重叠,导致无法准确检测出丙氨酸含量。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在RP-HPLC检测前首先对丙氨酸发酵液进行了乙醇沉淀预处理,实现了丙酮酸和丙氨酸在检测进样前的分离,消除了丙酮酸信号对丙氨酸的影响,能准确测定出丙氨酸含量。达到有效分离的发酵液与无水乙醇最佳比例为1∶14;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发酵液中丙氨酸实际含量为92.60g/L;经RP-HPLC检测,沉淀中丙氨酸的含量为为92.04 g/L,丙氨酸的回收率高达99.40%。本研究利用乙醇对丙氨酸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使RP-HPLC法可以运用于检测发酵液中丙氨酸含量,适用于工厂发酵生产过程中丙氨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不同菌株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不同属其他三种菌株,即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分别进行4.5S 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然后对扩增产物作依赖于序列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细菌4.5S RNA基因的大小和正链构象均无可觉察的差异,仅产气肠杆菌的负链构象有明显不同.由此可见4.5S RNA基因在进化上相当保守,产气肠杆菌4.5S RNA基因的序列虽有改变,仍能维持其有义链的基本构象.  相似文献   
39.
DNA改组技术在水蛭素实验进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的改造是生物工程的重大研究课题.由于结构和功能预测的不精确性,而使按照三维结构信息进行定位诱变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近年来,另一条改造蛋白质的途径有较大的发展,即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生物分子的自然进化,通过变异和靶功能的选择来获得改进性能的蛋白质[1],此过程称为生物分子实验定向进化.DNA改组(DNAshuffling)是一种改造基因和蛋白质的有效实验进化技术[2].它是在体外进行基因随机片段的重组,从而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促使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分离,通过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优化组合[3].DNA改组包含3个步骤:基因的随机片段化,自身引发PCR和重组合PCR.经过DNA改组的突变体库有可能选择到性能更优的突变体.为进行亲和淘选,需将突变体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4].  相似文献   
40.
DNA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必备的工具之一,但传统的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为手段的克隆技术存在依赖限制性内切酶、连接效率低、耗时长和引入额外序列等缺点。近年来,无缝克隆技术发展迅猛,大量商业化克隆试剂盒也趋于成熟并在实验室被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蛋白质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本文从无缝克隆原理出发,对近年来发展出来的基于外切酶、PCR技术、同源重组、热稳定的连接酶等原理的无缝克隆技术进行了分类和讨论。特别是新酶资源的不断发现,如核酸外切酶XthA、FnCas12a突变体,与现有技术的相互融合,如Rec/ET重组和核酸外切酶共同使用,将有力推动无缝克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