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4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拟南芥低磷胁迫反应分子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拟南芥低磷(Pi)胁迫反应分子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低磷胁迫反应中的SUMOylation途径、转录因子在低磷反应中的功能、Pi平衡调节机制以及磷脂酶在Pi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已经鉴定的参与低磷胁迫反应的基因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2.
受体样蛋白激酶及其衍生蛋白(受体样胞内激酶和受体样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不良环境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获得的对植物受体样蛋白激酶及其衍生蛋白的主要认识, 着重总结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受体样蛋白激酶及其衍生蛋白的研究进展与不足, 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对在小麦中进一步有效开展受体样蛋白激酶及其衍生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一氧化氮是动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六倍体普通小麦中获得一个一氧化氮相关因子(TaNOA)编码基因的全长基因组和cDNA克隆。该基因具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与拟南芥以及水稻中同源基因结构相似。根据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NOA1的序列一致性达60%以上,具备P-环GTPaseG4-G5-G1-G2-G3的排列特征和保守的序列。对其中2个内含子的测序分析表明在六倍体小麦中TaNOA至少有3个成员。进一步用中国春小麦缺体-四体材料将这3个TaNOA基因成员分别定位在第六同源群的6A、6B和6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获得的成员定位于6B染色体上,因此将其命名为TaNOA-B1。原生质体表达实验表明,TaNOA-B1可能定位在线粒体中。TaNOA基因在小麦根、叶片中表达较高,在幼穗和小花中有少量表达,茎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TaNOA的转录本水平还因脱落酸或盐处理而上升,表明它可能参与小麦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六倍体小麦中TaNOA的其他成员及研究该基因在小麦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拟南芥和作物中维生素C 生物合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维生素C(vitamin C, Vc)是动植物体内含量较为丰富且发挥着重要功能的小分子物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Vc生物合成和代谢取得的进展, 并对作物中类似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总结的信息对于在作物中进一步 开展Vc合成与代谢研究并通过分子育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营养价值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
大豆育种行业创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但主要依赖于进口,且进口依存度将持续增加。与国外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大豆单产还有很大差距,提高大豆单产是解决我国大豆危机的关键。加快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大豆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是赶超国外大豆生产的重要途径。2017年我国科学家克隆了一批控制大豆生育期、高产、优质相关性状的重要基因,且在大豆重要性状耦合遗传网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7.
本文综述了拟南芥低磷(Pi)胁迫反应分子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低磷胁迫反应中的SUMOylation途径、转录因子在低磷反应中的功能、Pi平衡调节机制以及磷脂酶在Pi的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总结了已经鉴定的参与低磷胁迫反应的基因及其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8.
根据已报道的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BYDV-GAV)相关基因序列,利用RT-PCR方法获得ORF4基因。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成功表达了ORF4和GFP(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GFP: ORF4),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中的积累和亚细胞分布,发现ORF4基因编码的17 kD蛋白(P4)能进入细胞核,并在细胞核膜上聚集。通过对ORF4基因编码的P4蛋白的N端和C端缺失突变结合蛋白质的结构预测分析,鉴定出N端α螺旋结构对于P4蛋白的核膜定位是必需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RF4基因在黄矮病毒GAV系统侵染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基因组编码的HC-Pro 蛋白(蚜传辅助因子)具有多种功能,在病毒生活史各个环节中起重要作用。HC-Pro 蛋白具有蛋白酶活性,作为蚜传辅助因子参与病毒蚜传过程,调节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转移,并在病毒复制、宿主症状表达及增强异源病毒复制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对HC-Pro 蛋白的既定、预测功能作一综述。深入了解HC-Pro 蛋白的功能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明确病毒生活周期,而且在实践上也可根据其特性设计抗病毒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0.
大豆花叶病毒(SMV) 在大豆( Glycine max L.) 上引起严重病害。利用RT_PCR 扩增并克隆了SMV_ZK( 一个中国SMV 分离株) 基因组中全部蛋白质编码区的cDNA。通过对HC_PRO、NIb 和CP编码区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发现SMV_ZK 与SMV_G2 高度同源,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在我国大豆作物中存在SMV_G2 类似株系。将SMV_ZKcDNA克隆于细菌表达载体,获得并提纯了6 种cDNA 的表达产物。这项工作将为进一步研究SMV 基因组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