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叶肽:从结构到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叶结构域是一段由38-3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其中包含6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这6个半胱氨酸残基以1-5,2-4,3-6的交联方式形成三对二硫,窝囊鑫肽链折叠成特征性的三叶结构。已发现的哺乳动物三叶肽有三种:pS1、SP及ITF。三叶肽通常位于消化道腔面的粘膜层,具有保护和修复功能,在维持粘膜的完整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褐腐真菌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褐腐菌降解木才机理的研究日前受到关注,发现褐腐菌不具有对结晶纤维素降解十分重要的外切葡聚糖酶,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降纤维素。近年来,关于其以自由基氧化降解机制进行作用的报道很多,并且各国研究工作从褐腐菌中分离得到了不同性质的物质,提出了羟基自由基HO.循环形成的各种假说,但褐腐菌降木材的确切机制仍未搞清楚,这些分离得到的具有一些特殊性质的胞外物质在降解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证明,在此。对近年来褐腐菌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利用改进SOE-PCR技术构建肝靶向穿膜肽(HTPP)与家蝇天蚕素(MDC)融合基因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融合了HTPP与MDC,并构建了HTPP-MDC融合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HTPP-MDC/pMD20-T。PCR和KpnⅠ/HindⅢ双酶切结果显示获得与预期大小一致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基因序列没有发生突变,与预期完全一致。分子特征分析表明,该融合基因编码6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516.2Da,理论等电点为9.31,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研究结果为HTPP-MDC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应用SOE-PCR技术构建融合基因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开发一种多功能蛋白分子,该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L-37-haFGF融合蛋白进行结构预测与分析.方法:重叠PCR技术克隆LL-37-haFGF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L-37-haFGF编码蛋白序列和结构.结果:LL-37-haFGF融合基因编码21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3.8 kDa,理论等电点为8.86,利于基因工程表达,结构分析表明其结构有利于多功能活性的保持.结论:融合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结构预测为研究其活性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苯并异色烷醌(benzoisochromanequinones,BIQs)家族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聚酮类抗生素,其芳香聚酮母核结构中含有并联的两个芳香环和一个吡喃环,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BIQ抗生素聚酮链的早期生物合成过程代表了芳香聚酮抗生素母核的典型合成机制,而不同的后期修饰则决定了它们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多样性。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以放线紫红素和美达霉素为研究重点,BIQ家族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逐渐得到揭示,但在后期结构修饰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对BIQ家族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BIQ家族抗生素结构特点、生物学活性,并重点阐述了它们生物合成中的后期结构修饰和调控过程的研究进展,并对BIQ抗生素在代谢工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过氧化物氧还蛋白家族的功能及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氧还蛋白(peroxiredoxin,Prx)家族是细胞中一类高丰度蛋白质,作为过氧化物酶对维持体内过氧化氢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调控蛋白激酶的氧化还原状态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调控过程。Prx家族根据其参与催化反应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分为典型双半胱氨酸型(2-Cys)、非典型双半胱氨酸型(atypical 2-Cys)和单半胱氨酸型(1-Cys)。Prx的活性受到寡聚化状态、磷酸化以及蛋白质水解的调控。  相似文献   
67.
脂多糖(LPS)的识别和信号转导是宿主发生防御反应的关键,Toll样受体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D-2)形成复合物在LPS的识别及其信号转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TLR4与MD-2结合的功能结构域,对于深入了解LPS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内毒素休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基于强度的三通道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及基因突变和转染技术,研究了活细胞TLR4与MD-2作用的结构域.结果表明:N端Glu24~Met41缺失使TLR4与MD-2结合能力明显下降;LPS刺激后TLR4聚合迅速增加,而缺失Glu24~Met41的TLR4不能聚合.上述结果提示,TLR4的Glu24~Met41不仅是结合MD-2的区域,并且还参与了LPS刺激后TLR4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68.
赵善荣  王蔚 《生命科学》1998,10(4):202-205
简要介绍Internet的基本服务─e-mail、FTP、Telnet在化学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基于WWW系统的网络服务,包括基于Web的信息查询、电子杂志、电子会议、虚拟现实。Internet的发展为现代化学和生物科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交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