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对1996~2004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基因在中国南方福建省的变异特点与流行特征进行研究.对25株(其中11株基因序列来自GenBank)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行种系发生学分析.研究表明在约8个流感流行季节中,HA1基因在不断进行着点突变,期间可能发生了4次抗原性漂移.氨基酸突变的位点主要位于HA1分子抗原决定簇A~E内及附近和某些受体结合位点.其中,抗原位点B,A和受体结合位点226位的突变对于抗原漂移至关重要,但随着流感病毒的进化,抗原位点和与抗原漂移有关的关键密码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在亚洲南部监测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阳性选择密码子的突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西伯利亚鲟脂联素受体的表达特征及其对能量状态变化的响应,研究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AdipoR1和AdipoR2的cDNA全长.西伯利亚鲟AdipoR1 cDNA全长为2013 bp,开放阅读框为1146 bp;AdipoR2 cDNA全长为1590 bp,开放阅读框为1086 bp.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西...  相似文献   
13.
应用基于激烈火球菌Pyrococcus furiosus重组酶RadA的ATP酶结构域(RAD骨架)的多肽展示体系,通过嫁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合多肽,制备抗hCG类抗体分子。通过合成hCG结合多肽插入RAD多肽展示位点的类抗体基因,成功构建了pET30a-RAD/hCGBP-sfGFP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蛋白表达,分离、纯化获得类抗体蛋白,通过亲和吸附-GFP荧光检测方法测定类抗体对hCG的结合活性,并与应用单域抗体通用骨架制备的嫁接抗体比较活性差异。结果显示,RAD类抗体分子对hCG分子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和特异性,显著优于单域嫁接抗体,并与商业单克隆抗体的活性相当;同时,利用RAD多肽展示骨架制备的抗hCG类抗体,具有较高的生化稳定性,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抗体替代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羧酸酯酶基因PaCarE1-4是否与其代谢溴氰菊酯有关。【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星豹蛛4个羧酸酯酶基因PaCarE1-4 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性。采用RT-qPCR技术测定这4个羧酸酯酶基因在星豹蛛雌雄成蛛不同组织(头胸部、腹部和足)以及在不同浓度(LC10=5.151 mg/L; LC30=8.619 mg/L; LC50=12.311 mg/L)溴氰菊酯胁迫12 h和LC30浓度溴氰菊酯胁迫2, 4, 8, 12, 24和48 h雄成蛛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克隆获得星豹蛛羧酸酯酶基因PaCarE1-4(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Z643212, MZ643214, MZ643215和 MZ643216)的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ORF)分别长1 653, 1 803, 1 827和1 818 bp,分别编码550, 600, 608和605个氨基酸。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PaCarE1和PaCarE2在星豹蛛雌雄成蛛腹部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在雄成蛛腹部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成蛛中的;PaCarE3和PaCarE4在雌雄成蛛头胸部中的表达量最高,且PaCarE3在雌成蛛头胸部中的表达量高于雄成蛛中的,PaCarE4在雄成蛛头胸部中的表达量高于雌成蛛中的。LC30浓度溴氰菊酯胁迫12 h诱导了星豹蛛雄成蛛中PaCarE1的表达,LC10和LC30浓度溴氰菊酯胁迫12 h诱导了PaCarE2的表达。LC30浓度溴氰菊酯胁迫不同时间后,与对照组(丙酮处理组)相比,星豹蛛雄成蛛中PaCarE4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而PaCarE1的表达量在处理后2, 8和12 h, PaCarE2的表达量在处理后12 h,以及PaCarE3的表达量在处理后24 h显著上调。【结论】羧酸酯酶基因PaCarE1, PaCarE2和PaCarE3可以被溴氰菊酯诱导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星豹蛛对溴氰菊酯的代谢过程。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星豹蛛对外源物质的代谢机理,为这一捕食性天敌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 1 997年 9月—1 999年 9月对芜湖市第九中学 478名(男 2 4 5人 ,女 2 33人 )汉族中学生生长发育 3年追踪测量结果。调查指标为身高、体重、胸围和月经初潮年龄。分析了维尔维克指数 ,比较了男女间的差异并与芜湖市 1 986年数据进行了比较 ,对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当前青少年生长发育加速和性成熟提前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是一种重要的真核生物mRNA质量监控途径。NMD可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的异常mRNA(PTC-mRNA)。但NMD途径对PTC-mRNA的识别和降解机制尚无阐明。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是一种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进化上处于真核生物基部,对其NMD途径的研究有利于了解NMD途径的机制与进化。本研究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酵母双杂交实验和体外pull-down实验,分析了贾第虫的UPF1 (GlUPF1)、SMG1 (GlSMG1)和肽链释放因子(GleRF1、GleRF3)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贾第虫的肽链释放因子都能够与GlUPF1发生相互作用,且GlUPF1的CH结构域与GleRF3能够形成较稳定的复合体,而GlSMG1的激酶结构域PIKK能与UPF1的C端和N端结构域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GlSMG1的PIKK结构域能使GlUPF1两种截短体GlUPF1(1~500 aa)和GlUPF1(501~1 304 aa)发生磷酸化修饰,说明GlUPF1 的N端和C端均有GlSMG1的磷酸化位点。进一步分析证实,T111是GlUPF1上的1个磷酸化位点。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贾第虫NMD途径起始阶段,首先在mRNA的PTC处的核糖体上形成SMG1-UPF1-eRF1-eRF3(SURF)复合体,并且GlSMG1磷酸化修饰GlUPF1,由此激活NMD途径,可能招募XRN1和SKI7d等酶参与无义mRNA的降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体内2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并探究其是否能对溴氰菊酯的胁迫做出响应。【方法】基于星豹蛛转录组数据库,PCR克隆星豹蛛GST基因PaGSTd1和PaGSTd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PaGSTd1和PaGSTd2在星豹蛛不同发育阶段(2-6龄若蛛和成蛛)、雌雄成蛛不同组织(头胸部、腹和足)以及通过药膜法利用不同浓度[LC10(5.151 mg/L), LC30(8.619 mg/L)和LC50(12.311 mg/L)]溴氰菊酯胁迫不同时间(6, 12, 18, 24和48 h)雄成蛛中的表达量。【结果】星豹蛛PaGSTd1(GenBank登录号:OR096398)全长cDNA序列长708 bp,开放阅读框长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星豹蛛PaGSTd2(GenBank登录号:OR096399)全长cDNA序列长793 bp,开放阅读框长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