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娟  张坤  王玉安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10):1776-1784
以3年生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在生育后期设置土壤水分处理控制在0.20(T_1)、0.25(T_2)和0.30 m~3·m~(-3)(T_3)左右,以果农常用的管理方法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期采用切片和田间树体茎流测定方法,研究果实水分运输结构变化和树体耗水状况。结果表明:(1)葡萄果实转色初期,果梗维管束的木质部结构完整且导管壁清晰可见;转色中期,果梗木质部部分导管壁变模糊,果刷中央维管束横切面积较转色前期变小;转色后期,果刷和果梗木质部导管壁模糊且破裂。(2)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为7%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间隙小,果刷维管束导管清晰可见;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时,果刷中央维管束导管数量大于胚珠维管束,且分布不同;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至15%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表皮细胞拉长,部分细胞发生破裂,果刷中央维管束和胚珠维管束的导管均出现解体。(3)9月11日左右,不同土壤水分处理(CK、T_1、T_2和T_3)茎液流达到最大值,峰值分别为3.51、3.95、4.37和4.59 d·L~(-1);葡萄转色中期,在低温影响下T_1的茎液流量整体显著低于T_2、T_3(P0.05),但与CK无显著差异;10月15日至10月26日无明显极端低温发生,不同处理树体茎液流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下旬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树体各处理茎液流量迅速下降。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过高,低温发生时会造成树体茎液流量降低,增加土壤供水能够延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从而延缓葡萄成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为下一步研究H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配和致病性变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野鸭源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经鼻内途径感染小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毒滴定和病理切片观察进行病毒学和组织学两方面检测对小鼠的致病性;同时,将此病毒与2009年A/H1N1流感病毒A/Changchun/01/2009(H1N1)混合感染豚鼠,分析两株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每天采集豚鼠鼻洗液并用噬斑纯化技术获得重配病毒,对获得的重配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结果 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小鼠,但对小鼠不致死。106EID50的攻毒剂量可有效感染小鼠,攻毒后第5天,小鼠表现出被毛较粗乱、活动减少、体重下降、呼吸急促的临床症状,但至攻毒后第10天开始康复,而对照组(MOCK)小鼠在14 d的观察期内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在小鼠肺脏和鼻甲骨中复制,病毒滴度可达104.5EID50/mL。病理学观察发现感染小鼠肺泡壁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并伴有轻微出血;在A/H6N1和A/H1N1混合感染豚鼠的重配实验中,经过三轮噬斑纯化从豚鼠鼻洗液中分离到6株重配病毒,说明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与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兼容性,能在豚鼠体内能发生重配。结论野鸭源A/H6N1亚型流感病毒无需适应就能够感染哺乳动物;该病毒与A/H1N1流感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兼容性,在哺乳动物体内能够发生基因重配,产生新的重配病毒,其公共卫生意义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3.
采用频率为2.2 MHz、声强为3 W/cm2 的低强度聚焦超声结合原卟啉Ⅸ对艾氏腹水瘤细胞的损伤进行研究,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分别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原卟啉Ⅸ在肿瘤细胞内的积聚、定位情况;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聚焦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2',7'- dichlorodihydrofluorescin diacetate, 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艾氏腹水瘤细胞对原卟啉Ⅸ有一定的选择性吸收和潴留作用,原卟啉Ⅸ主要定位于细胞的线粒体中;在超声结合原卟啉Ⅸ作用下,艾氏腹水瘤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损伤;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生成量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激活原卟啉Ⅸ对艾氏腹水瘤细胞有着明显的协同杀伤效应,其间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作用,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膜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可能是其损伤艾氏腹水瘤细胞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和蛹室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蛹越冬的影响,发现蛹在自然蛹室中能存活30d以上(不超过60d)。处理15d,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蛹的存活率分别降至80%、20%和43%。但处理30、60、90和120d时死亡率均达到100%。调查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土壤含水量中所埋的蛹死亡特征均有一个相同趋势,即发黑、发霉——肿胀——腐烂——残留部分蛹体。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蛹体含水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尤以在最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蛹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和蛹体含水量最低,分别为(-20.2±1.1)℃、(-11.95±2.5)℃和(57.6±7.7)%。在室外变温条件下,结果初步表明蛹室对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生境放线菌分离培养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红树林生境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分离获得更多的纯培养放线菌为新型抗生素的发现提供菌种资源。【目的】使用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发掘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生境放线菌资源,评估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分离效果。【方法】设计出新型放线菌分离培养基——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对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和红树林根皮放线菌进行分离。基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获得的纯培养放线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红树林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65株放线菌,分布在5个目10个科15个属,使用YIM171培养基分离到7个属,MA培养基分离到5个属,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离到11个属,其中包括4株潜在新种;从红树林根皮样品中分离获得19株放线菌,分布在4个目7个科10个属,使用YIM171和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别分离到7个属,包括4株潜在新种;使用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在红树林生境两类样品中获得3株潜在新种。【结论】广西北部湾茅尾海红树林根际土壤和根皮中放线菌多样性丰富,使用椰子汁-海藻糖培养基分离放线菌效果较佳,可用作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46.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一种介于外周循环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动态结构,起着守门员的作用,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同时也阻碍了大多数治疗性药物进入大脑.聚焦超声联合微泡以非侵入的方式瞬时、局部可逆开放BBB,有利于药物分子的跨脑转运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多功能诊疗.该文详细介绍了血脑屏...  相似文献   
47.
大气氮(N)沉降增加加速了土壤N循环, 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碳(C):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失衡、植物种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开展N添加下植物群落组成与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的研究, 可为深入了解N沉降增加引起植物多样性降低的机理提供新思路。该文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N添加下植物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分析了微生物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独立及其与其他土壤因子共同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N添加下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生物量呈逐渐降低趋势, 其他植物种生物量亦呈降低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沿N添加梯度,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atrick丰富度指数均呈先略有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 N添加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N含量和N:P, 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C:N; 植物群落组成与微生物生物量N含量、微生物生物量C:N、微生物生物量N:P、土壤NO3 --N浓度、土壤NH4 +-N浓度以及土壤全P含量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微生物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植物种群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变化的独立解释力较弱, 但却与其他土壤因子共同解释了较大变差, 意味着N添加下微生物生物量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与其他土壤因子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8.
甘肃陇东旱塬不同树龄苹果园矿质氮的分布和积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陇东地区不同树龄苹果园土壤矿质氮的分布和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着苹果树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2~3年生、5年生、10年生、15年生、20年生、22年生果园0~12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分别为3.3、5.8、6.5、9.1、12.1和15.3 mg·kg-1;不同树龄果园0~6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大于60~120 cm土层.不同树龄果园硝态氮含量在0~40 cm土层相对较低,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迅速增加;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同苹果园硝态氮累积量也呈显著增加趋势,22年生果园0~1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达到2602.5 kg·hm-2.旱塬苹果园表现为土壤铵态氮呈浅层积累、而硝态氮呈深层积累的特征.  相似文献   
49.
陇东旱地果园覆沙对苹果树蒸腾耗水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甘肃陇东旱地苹果园季节性干旱问题,以15年生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测定果园覆沙后土壤水分、温度,以及果树主干液流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园覆盖5 cm厚河沙,2-4月地温升高幅度低于1 ℃,6、7月晴天地温升高2.44 ℃,阴天地温升高2.61 ℃;在果树生长季节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时期(H期)晴天,树干液流曲线呈“几”字形宽峰曲线,覆沙处理液流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0.6 h,峰值较对照高25.5%,阴天峰值较对照高165.6%,且液流活动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时期(L期)晴天,覆沙处理液流呈单峰曲线,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0.5~1 h,峰值在794 g·h-1左右,而阴天液流启动时间较对照提前近1 h,峰值较对照高311.0%.3-7月对照的棵间蒸发量(Es)较覆沙处理高156.0%,过多的地面蒸发是造成果树缺水的主要原因.覆沙后果实单果质量显著提高,果实硬度略有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有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兔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探讨其变化及用于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假实验)。采用扎闭静脉、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的方法建立模型。分别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D-二聚体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血清IFABP和D-dimer显著增加(P<0.01)。各指标不同时间段比较:IFABP值成模后30min显著升高达737.5ng/mL±56.2ng/mL,成模后120min达峰值1800.1ng/mL±85.5ng/mL,术后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414.1ng/mL±92.3ng/mL(P<0.01);D-dimer呈持续增高(P<0.01)。结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D-二聚体也许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较理想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