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桦木酸处理人胃癌MGC-803细胞,以探究其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人胃癌MGC-803细胞分为4组,每组3个复孔,对照组不加桦木酸处理,其余三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30 mg/L桦木酸。桦木酸处理细胞48 h后,qRT-PCR检测桦木酸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药物处理后MGC-803细胞内LC3蛋白的胞内定位及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10~30 mg/L浓度范围内,桦木酸处理的人胃癌MGC-803细胞LC3Beclin-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LC3-Ⅰ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30 mg/L处理组表现最佳。此外,桦木酸还可诱导MGC-803细胞LC3蛋白在细胞质内形成点状聚集。结论: 在10~30 mg/L浓度范围内,桦木酸能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9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重组小分子类泛素修饰蛋白酶1(Ulp1)的活性片段,获得高表达、高特异性重组蛋白酶。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中提取Ulp1编码第403到621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DNA片段(Ulp1p),在其C端加入6×His并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Ulp1p-his6。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表达、纯化后,以SUMO融合蛋白检测其活性。经过优化,该蛋白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12%。可通过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柱或Ni-NTA凝胶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98%的蛋白。经酶切分析,比活力为1.375×104U/mg。融合蛋白GST-Ulp1p-His6无需切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具有很高的活性,制备简易;6×His标签,有利于底物蛋白切割后纯化,减少蛋白损失。本研究为制备高活力的SUMO蛋白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93.
落叶松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与树龄及家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树龄、家系和生长时期对落叶松组成抗性的影响,在7和8月采集落叶松针叶,对比分析了长白73-26(Larix olgensis 73-26)和73-28(L.olgensis 73-28),杂种日5×兴9(L.kaempferi 5×L.gmelinii9)和日3×兴2(L.kaempferi 3×L.gmelinii2)4个家系的不同年龄落叶松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结果表明:落叶松针叶内缩合单宁含量,受树龄×家系,树龄×家系×生长时期的交互效应影响差异显著。在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3个年龄等级中,幼龄林显著高于其他林龄,在4个家系中,杂种家系显著高于长白家系;同时,在落叶松生长旺盛的7月显著高于生长缓慢的8月,说明落叶松在7月组成抗性相对较强,幼龄林和杂种家系的组成抗性相对较强。因此,建议多种植抗性较强的杂种落叶松,同时在8月以后加强对中龄和近熟林木的防虫监护。  相似文献   
94.
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根际促生菌可有效减轻干旱对植物的伤害,但其中的作用机理仍需探究。以接种Burkholderia sp. GD17菌和未接种的黄瓜幼苗为材料,经干旱处理(撤水7 d)后,分析其生理生化和相关基因表达,以此探究GD17菌促生拮抗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接菌5 d的植株根中GD17菌数量达到6.2×106 CFU/g鲜重,直至第15天撤水处理时仍维持这一数量级。正常浇水的加菌植株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分别较未加菌对照高39%和36%;在干旱胁迫下,分别高38%和32%,叶片相对含水量高8.5%。干旱胁迫下,加菌叶片丙二醛和电解质渗透率分别较未加菌的低45%和26%。正常浇水的加菌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未加菌植株的水平,而在干旱胁迫下,加菌植株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加菌的。干旱显著提高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其中,加菌植株的幅度更大。正常浇水的加菌植株净光合速率高于未加菌植株,但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但在干旱条件下,这些参数在加菌植株中的值显著高于未加菌植株。叶绿素荧光成像进一步显示,接种GD17可有效...  相似文献   
95.
为揭示喀斯特生境中藤本植物的生态策略,对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陈旗流域中9种木质藤本的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叶厚度、叶绿素含量、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和叶干物质含量6个叶功能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状的种间变异为9.24%~98.18%,种内变异为0.64%~39.71%。落叶植物性状的种内变异系数低于常绿植物;相较于喀斯特乔灌木,藤本植物具有较低的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和较高的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藤本植物叶功能性状间关系紧密,比叶面积与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组织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厚度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除叶厚度外,叶面积与其余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合叶经济谱理论分析,刺葡萄(Vitis davidii var. davidii)、野葛(Pueraria montana)和野葡萄(V. amurensis)倾向于"快速偿还"型,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小果蔷薇(Rosacymosa)和崖豆藤(Millettiaextensa)倾向于"慢速偿还"型,插田泡(Rubuscoreanus)和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的功能分异明显,介于两者之间。可见,为适应干旱贫瘠的喀斯特环境,藤本植物通过权衡叶功能性状关系来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96.
AHNAK是一种巨型支架蛋白,分子量约为700 kDa, AHNAK可以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介导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包括维持心脏相关钙通道的平衡、脂肪细胞的分化、膜结构构成与修复等。本文就近年来AHNAK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AHNAK涉及的相关疾病,如AHNAK在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全面地理解和探索AHNAK的特性及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这将有助于阐明AHNAK的功能及为相关疾病的转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黔中喀斯特次生林演替规律,基于2013-2019年的定点监测数据,从群落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种间联结等方面研究了黔中喀斯特次生林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年间建群种的重要值占比减小,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等物种优势...  相似文献   
98.
金属伴侣在植物的生理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负责结合金属离子并将其转运至靶蛋白以维持细胞的金属离子稳态。目前关于HIPP (heavy metal-associated isoprenylated plant protein)金属伴侣蛋白的特性和功能分析多集中于模式植物拟南芥。本研究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中鉴定了14个PtHIPPs蛋白,均具有两个保守的金属离子结合基序MXCXXC,氨基末端可以形成βαββαβ二级结构,羧基末端具有保守的异戊二烯化基序;一些PtHIPPs还具有赖氨酸和/或甘氨酸富集区。根据基因结构、蛋白质的保守基序和进化树分析,PtHIPPs蛋白可分为3个亚组。PlantGenIE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数据及荧光定量PCR鉴定结果显示,毛果杨PtHIPPs基因及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opulus nigraPnHIPPs基因具有特定的组织表达特异性且存在差异。此外,利用缺铜及过量铜离子处理小黑杨植株不同时间后,不同组织部位中PnHIPPs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本研究为鉴定木本模式植物杨树HIPPs蛋白在维持铜离子稳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