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在许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比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表达。阐明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将有可能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北京朝阳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院内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对真菌(丝状菌)用棉蓝染色直接镜检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0株真菌标本中,念珠菌396株,占88.0%;真菌(丝状菌)54株,占12.0%。分离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分别为氟康唑90.15%,两性霉素B97.98%,伊曲康唑91.67%,氟胞嘧啶89.1%。结论院内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最为多见,特别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相似文献   
43.
<正>水稻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一直都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稻瘟病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水稻的生产,每年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侵染损失的水稻可养育六千万人~([1]).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减少危害的主要措施.植物在与病原菌长期的斗争过程中进化出了识别病原菌并激活抗  相似文献   
44.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分布于多种天然植物中。阐述了葡萄废弃物中原花青素的功能,分析了其应用开发现状。结合常用的提取方法,并综合国内外关于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出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最优提取方案。以期为葡萄籽的全面利用和原花青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使原花青素拥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5.
父儿传播的HBV初步基因分型及变异株检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父儿传播的HBV基因型别与变 朱,以选择笃配偶无任何HBV标志的男性HBV携带者及其HBV DNA最性胎儿为对象,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检测父儿HBV S基因451~660段核苷酸序列。结果4对父儿无论在核苷酸水平带是在氨基酸水平均一致,其中1对在126位父儿均有氨基酸替代,别外2对父亲无变异,1例胎儿在113、114、131、143位,另1例仅在143位有氨基酸替代。根据当前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46.
以6名HBsAg、HBeAg均阳性的女性携带者及其子宫内感染HBV的6例胎儿为对象,探讨母儿间病毒群的演变,检测母儿所携HBV S区451-660、C区2022-2301位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了母儿间同源性98%-100%,检出530、546、581位点变异致使126、131、143位氨基酸替代。2对母儿C区同源性100%,其中一对母儿均有原型株、变异株混合感染。结论子宫内感染大部分母亲将本身携带  相似文献   
47.
当成人肝细胞发生癌变,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AFP可与细胞表面AFP结合蛋白(AFP binding protein,ABP)结合促使细胞增殖分化.全反式维甲酸(al1-trans retinoic acid,ATRA)通过与特异性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结合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Western印迹检测肝癌细胞HepG2和HLE中ABP的表达.结果显示,ABP在HepG2细胞中高表达,在HLE细胞中无明显表达.这一结果与2种细胞AFP的表达情况一致.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位分析显示,ABP存在于HepG2细胞胞膜和胞浆,用80μmol/L ATRA处理HepG2细胞4 h,可导致RAR入核增加.用不同浓度(20~160μmol/L)ATRA处理HepG2细胞后培养36 h.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细胞ABP的表达随着ATRA浓度的增高而越少,ATRA浓度达80μmol/L时,HepG2细胞的ABP表达减少,ATRA浓度为160μmol/L时,ABP几乎无表达;加入80μmol/L ATRA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HepG2细胞ABP表达逐渐减少,当作用时间为12 h时,ABP表达明显减少.结果表明,ABP的表达对ATRA的反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AFP、ABP及RAR这3种蛋白质具有互相结合的作用.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前, 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的患者主要采用以Ⅰ型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 但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具体机制仍然不详。本研究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HCV的RNA 水平,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CV 非结构蛋白的表达, 以及膜飘浮实验检测非结构蛋白与脂筏的关联性,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Viperin 抑制HCV 复制的机制。结果显示, 在体外HCV 亚基因复制子( replicon) 及感染细胞模型中过量表达Viperin 可显著降低细胞内HCV 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及RNA 的水平。膜漂浮实验发现, 过量表达的Viperin 可通过干扰HCV 非结构蛋白NS3、NS5A 与细胞内脂筏膜的关联, 使其对非离子去污剂敏感。进一步研究发现, 与脂筏膜结构组成相关的法尼基合成酶( FPPS) 可通过与Viperin 相互作用, 部分反转Viperin 的抗HCV 复制效应。以上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素抗HCV 机制, 即干扰素诱导蛋白Viperin 可通过影响非结构蛋白与脂筏的关联, 干扰HCV 复制复合体的稳定性, 从而抑制HCV 的复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基因组中钓取新型(S)-羰基还原酶基因(scrⅡ),对其生物转化手性醇的功能进行了验证。【方法】采用PCR的方法,从C.parapsilosis基因组中扩增出一段可能的羰基还原酶基因scrⅡ。以构建的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BL21/pET28a-scrⅡ为生物催化剂,2-羟基苯乙酮为底物进行催化反应,经HPLC分析,计算终产物的光学纯度和产率,确定了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值。【结果】scrⅡ基因全长为840bp,编码279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S)-羰基还原酶基因scr的一致性为8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CRⅡ具有典型短链醇脱氢酶的功能域:辅酶结合区域Thr40-Gly41-(X)3-Gly45-X-Gly47和催化三联体结构Ser172-(X)n-Tyr187-(X)3-Lys191。在30℃,0.1mmol/LIPTG的诱导下,(S)-羰基还原酶(SCRⅡ)在E.coli中过量表达。以10%(w/v)的重组菌为催化剂,高浓度(6g/L)2-羟基苯乙酮为底物,在最适反应温度35℃和pH5.5的条件下,转化产物(S)-苯基乙二醇的光学纯度高达99.1%e.e.,产率为89.6%。与(S)-羰基还原酶SCR相比较,底物浓度提高了一倍,产物的光学纯度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0%和28%。【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新型羰基还原酶SCRⅡ的编码基因,该酶的发现为手性醇的高效制备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0.
综述了药用石斛内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与宿主互作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介绍药用石斛内生真菌、内生细菌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石斛内生细菌做出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其研究发展思路进行了展望,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肥、中医药产品、新资源功能性食品,合理利用药用石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