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巴PEG-Hoagland渗透溶液处理玉米幼苗时,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体蛋白质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叶绿体Mg~(++)-ATP酶活力也低于对照,复水后Mg~(++)-ATP酶活力恢复到对照水平,复水时用环己亚胺处理后,叶绿体Mg~(++)-ATP酶活力受抑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3巴渗透溶液处理时Mg~(++)-ATP酶活力的降低和复水后酶活力的恢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11巴PEG-Hoagland渗透溶液处理幼苗时,叶片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体蛋白质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但是叶绿体Mg~(++)-ATP酶活力明显地高于对照,复水后Mg~(++)-ATP酶活力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复水时用环己亚胺处理后,叶绿体Mg~(++)-ATP酶活力不为环己亚胺所抑制,仍显著地高于对照,说明-11巴渗透溶液处理时叶绿体Mg~(++)-ATP酶活力的加强和复水后酶活力不可逆转与蛋白质合成无关。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玉米叶片细胞透性及膜脂的影响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聚乙二醇(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降低,复水后它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叶片质膜透性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依次增大,复水后它能不同程度地恢复;PEG处理时叶片膜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复水后膜脂脂肪酸配比与复水前相似。干旱条件下叶片细胞的各类细胞器膜脂脂肪酸配比的变化与叶片总膜脂的变化相似;在轻度干旱条件下的叶绿体Mg~(++)-ATP酶活力低于对照,复水后能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中度干旱条件下Mg~(++)-ATP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但复水后均有不周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生物膜渗透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结构普遍存在于生命体系,并在其中担负着许多重要功能。膜的渗透特性直接决定着膜的某些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水稻干胚膜脂脂肪酸组分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干胚膜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单半乳糖双甘油脂和双半乳糖双甘油脂组成,其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干胚线粒体和花粉粒膜脂及其脂肪酸组分与干胚膜脂相似,但配比有所不同。干胚膜脂的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水稻品种遗传特性(如低温适应性)有关,而且也受胚形成期温度的影响。脂肪酸不饱和度与温度呈负相关。膜类脂不饱和度的差异主要是由脂肪酸组或的不同配比引起;温度引起的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差异是由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上的变化引起的。干胚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与开花结实期低温适应性的关系可能作为水稻开花结实期抗冷性鉴定的一个指标,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首蓿中盐蛋白的诱导产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下苜蓿中盐蛋白的诱导产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盐胁迫下苜蓿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其离体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增强,ABA阻碍了后者的蛋白质合成。NaCl胁迫下,“松江”和“肇东”两品种的根和叶中均无新多肽出现。在盐敏感的“松江”品种离体叶绿体中,NaGl诱导70,65,60和43kD4种多肽产生,ABA诱导60和17kD两种多肽产生;在较抗盐的“肇东”品种离体叶绿体中,NaGl诱导83,80kD和43kD3种多肽产生,但100mmol/L NaCl并不诱导83kD多肽出现,ABA无明显作用。两品种的43kD多肽和肇东品种的80kD多肽都存在于类囊体膜上,而松江品种的60kD多肽则存在于叶绿体间质中。  相似文献   
17.
环己亚胺(CHX)单独作用会增加高梁苗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原因可能有:一是CHX抑制了根的正常吸收功能,导致植株失水,游离脯氨酸增加;二是CHX抑制了蛋白质合成,使总的游离氨基酸累积,从而也表现出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后者可能更为主要。为此,用CHX研究与脯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活性化或表达时,一定要考虑CHX单独的作用。NaCl诱导的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可被CHX处理所抑制。在NaCl处理2~4h内加CHX后,抑制效果几乎可达到100%,以后随CHX处理的时间越长,其抑制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18.
葡萄的膜脂和脂肪酸组分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葡萄的种子、茎、叶、树皮、叶绿体、叶片愈伤组织和黄化幼苗的膜脂主要组分。种子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与品种抗寒性成正相关。茎的膜脂脂肪酸含量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秋季取样的茎、叶片、叶绿体的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与品种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品种具有较高的亚油酸/棕榈酸比值,近亲品种的膜脂组分近似,可以看到遗传性的影响。夏季取样的茎、叶片、叶绿体的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品种间无明显差异。25℃培养的黄化幼苗和愈伤组织经7℃处理后,两者的脂肪酸不饱和度都略有增加,,与品种的抗寒性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高粱幼苗对高渗培养液的生长、生理反应及其抗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旱性不同的高梁品种(3197B和三尺三)对高渗培养液的生长、生理反应有相同的趋势,如生长受抑、水势下降、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在总游离氨基氮中游离脯氨酸氮比例的增加等,但品种间的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别。特别在较严重干旱处理下(-10巴)不抗旱型的品种三尺三生长受抑,水势下降,相对透性增加要大于抗旱型的品种3197B,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在总游离氨基氮中游离脯氨酸氮比例的增加要小于3197B。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高梁幼苗有一种自动调节或适应能力。表现在生长、水势、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在总游离氨基氮中游离脯氨酸氮比例的恢复。但恢复的能力品种间有差别,3197B大于三尺三。本文并讨论了水势、相对透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的能力与抗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常绿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4个冬季,对16种常绿木兰科植物进行了田间受冻程度观察,用电导法追踪了抗冻崩溃点温度的变化,并调查了这些树种在自然分布区北缘和垂直分布上缘30a内经历的最低气温,发现3者的种间差异相当一致。同时发现各树种的崩溃点温度最低值与它的生态分布北缘和上缘的常年最低气温接近,由此提出了生态分布最低温度的概念。它能较准确地指示植物的最大抗寒能力,从而有可能避免引种和推广工作中的盲目性。 文章还根据上海近100余年的低温资料,对这16个树种在今后越冬和春季萌发时可能受冻的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