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谭维彦  阮力 《病毒学报》1994,10(3):197-208
本文将Ad4基因组相当于73.3-89.2基因图谱单位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基因结构分析,它包括了Ad4E3区全基因及该区两侧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表明,Ad4 E3区从TATAA box起至该区基因结束共4778bp,编码11个大于6kD的开放读码框架。对Ad4 E3区ORF分析结果表明,Ad4 E3区编码的19.3k,15k,10.4k蛋白,分别与Ad2 E3区的gp19k,14.k和10  相似文献   
422.
离体条件下灯笼果花芽形成及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3.
对乳孔硫磺菌子实体不同极性提取物进行了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并对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乳孔硫磺菌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各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到93.78%;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到62.06%;从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是:(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阿里红酸 A(2),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啤酒甾醇(4),硫色多孔菌酸(5),(4E,8E)-N-d-2′-hydroxypalmitoyl-1-O-β-d-glycopyranosyl- 9-methyl-4,8-sphingadienine(6),麦角甾醇(7),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8),烟酸(9)和齿孔酸(10)。其中,化合物2、6、8和9为首次从硫磺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4.
长白山黏菌区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白山地区黏菌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5个,分别为绒泡菌科、团毛菌科、钙皮菌科、发网菌科和筛菌科,共含195种,占总种数的92.86%;含10种以上的属有绒泡菌属、团网菌属、筛菌属、双皮菌属、团毛菌属、钙皮菌属和发网菌属,共含144种,占总数的68.57%。从物种的区系成分上看,世界分布和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二者占总种数的66.66%。另外,特有成分也较多。说明长白山黏菌区系丰富多彩并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425.
通过研究肿瘤抑制率、脏器指数、肿瘤切片的观察以及血清中影响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灰树花孔菌 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粗粉及灰树花孔菌子实体超微粉对Hep-A-22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分均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中灰树花孔菌超微粉高剂量组(1 500mg/kg)抑瘤效果最佳,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通过HE染色后的肿瘤细胞可观察到坏死面积增大,同时该组血清中IFN-γ、IL-2、VEGF、GSH-PX和SOD含量显著增加( P<0.01或 P<0.05),并与抑制肿瘤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6.
研究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9种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的结合模式、结合位点、对接能和抑制常数等信息,并对鹅膏毒肽的毒性与结构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的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的信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不同R2取代基引起毒素与聚合酶II结合能力强弱不同,从而导致鹅膏毒肽分子间的毒性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分子对接方法探索多肽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可行性,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多肽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7.
由于HIV具有与其它微生物极为不同的生物学特点,HIV疫苗的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二十多年来,艾滋病疫苗研究主要采用了诱发中和抗体为主或细胞免疫为主两种策略,然而至今尚无实质性突破。诱发有效中和抗体一直是传统疫苗研发的重要策略,但HIV的高变异、多亚型等特点,使该策略在HIV疫苗研发中的应用成效甚微。近年来,一些具有广谱中和活性的HIV单抗的发现及其相应抗原表位的阐明,给HIV中和抗体疫苗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综合分析与评述这些进展,对于重新思考艾滋病疫苗和采用更好的策略进行艾滋病疫苗研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28.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表达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及其亚型的R-S细胞CD30、CD15蛋白表达的差异性.将32例cHL全部按WHO新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进行CD30和CD15染色,观察每一病例及不同亚型R-S细胞阳性表达率.32例cHL中R-S细胞CD30阳性表达率为93.8%(30/32),CD15为78.1%(25/32),各亚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0、CD15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但CD30的表达程度高于CD15(P<0.001).CD15和CD30可作为诊断cHL的参考依据,在R-S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429.
说起蘑菇,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是长在田边地头上的田头菇,生于房前屋后的狗尿苔(鬼伞),雨后出现在草地上的马粪包(马勃),或者是菜市场上看到的平菇、香菇、猴头…… 250年前,瑞典一位生物学家把地球上的生物划分为两大类,即动物和植物。今天连幼儿园的小孩也能回答这个问题:生物分几大类?——动物和植物。然而,在18世纪这却成了惊人的成就,那位生物学家便是大名鼎鼎的分类学大师林奈,他所提出的是生物的“两界系统”,即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分界的依据大致是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动者为动物,静者为植物。他在巨著《植物种志》(1753)中依据花部的形态及  相似文献   
430.
[目的]分析和田维吾尔族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及与不同人群的差异。[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860个Y-SNP位点,挑选相关位点利用Genomestudio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种单倍群。其中,单倍群R-M207和O-M175(38.10%、14.28%)在和田维吾尔族中具有较高的频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和田维吾尔族人群与南亚、中亚、西部欧亚人群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东亚、美洲、西伯利亚人群遗传结构之间差异比较大。[结论]1和田维吾尔族Y染色体SNP突变位点多样性丰富,其中主单倍群的多样性为55%。2和田维吾尔族Y染色体的两大主单倍群:R-M207(38.10%)和O-M175(14.28%)。3和田和吐鲁番两个维吾尔族群体单倍群频率和类型十分接近无显著性差异(F=0.833,P=0.367)。4和田维吾尔族人群的单倍群频率显示明显的亚欧混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