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纯林、拟赤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混交林和拟赤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中拟赤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组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拟赤杨的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均大于纯林,且拟赤杨-马尾松混交林中拟赤杨木材的各指标值均最高。拟赤杨-杉木混交林中拟赤杨木材的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硝酸-乙醇纤维素和Klason木素含量分别为2.31%、18.63%、2.52%、45.74%和21.59%,均高于纯林;拟赤杨-马尾松混交林中拟赤杨木材的戊聚糖含量(22.98%)高于纯林。说明拟赤杨-马尾松混交林中拟赤杨木材的材性总体上最优,在拟赤杨木材品质培育过程中宜选择马尾松作为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取Wister大鼠100只,随机取12只设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小茴香组和复方丹参组(n=12);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镜检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HE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炎症与脂肪变性明显,经小茴香干预后明显改善。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TP、ALB含量显著降低(P〈O.05),HYP、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茴香组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TP、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HYP、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小茴香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调节大鼠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3.
在83K和160K两个温度下,通过激发波长对荧光发射谱的影响研究了光系统Ⅱ中核心复合物的荧光光谱特性。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核心复合物的发射谱的最大发射峰值不变,用480、489、495和507nm的光分别激发核心复合物,其光谱最大峰值处的荧光强度随不同激发波长下β-胡萝卜素分子的吸收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在长波长区域光谱的变化依赖于首先被激发的色素分子。所以,激发波长的不同影响着核心复合物中能量传递的途径。通过高斯解析,分析出核心复合物中至少存在有7组叶绿素a组分,它们是Ch1 a660,Ch1 a670,Ch1 a680,Ch1 a682,Ch1 a684,Ch1 a687和Ch1 a690。  相似文献   
44.
将体外传代培养的PC12细胞,经50 Hz、100μT的工频磁场暴露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吖啶橙/溴化乙锭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1)细胞增殖活力于磁场暴露终止后0 h明显下降(P<0.01);4 h未见著变;8 h(P<0.05)和12 h(P<0.01)显著升高。2)磁场暴露终止后0 h,G0/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6 h的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12 h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1),S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24 h未见著变。3)磁场暴露期间,6 h细胞凋亡率未见显著改变,12、18和24 h凋亡明显增加,至暴露终止后4、8、12和24 h均显著升高,未见恢复。以上结果说明50 Hz、100μT的工频磁场急性暴露,可导致PC12细胞周期和增殖活力的改变,以及细胞凋亡增多。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国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分化及发育过程。方法:取水囊引产18-36周国人胎儿三叉神经节,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8-20周胎儿三叉神经节神经元排列紧密,胞质少,可见到数量不多的线粒体,且其内几乎看不到嵴,其它细胞器少。25周时,线粒体嵴变长,粗面内质网雏形出现,有纵形小管出现;27周时可观察到成熟的高尔基复合体,32周后,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育趋于成熟。到33周电镜下可见溶酶体;36周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基本完善。结论: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发育过程中随胎龄增加,其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32~36周(8~9月)是细胞的分化发育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CL-18在不同组织病理特征慢性鼻-鼻窦炎和正常鼻黏膜的表达差异,探讨CCL-18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sson染色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对慢性鼻-鼻窦炎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CL-18蛋白水平在不同组织病理特征慢性鼻-鼻窦炎和正常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CL-18蛋白水平在伴鼻息肉和不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均较正常鼻黏膜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CCL-18蛋白水平在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P<0.05)。腺体型,纤维炎症型及水肿型慢性鼻-鼻窦炎中CCL-18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鼻黏膜,以水肿型表达最为显著(P<0.05)。结论:CC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和水肿型慢性鼻窦炎中高度表达,提示CCL-18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这一基本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7.
结合近年来对光系统Ⅱ中捕光复合体 (LHCⅡ )的结构、光谱和动力学研究成果 ,提出一个四能级模型来模拟能量从LHCⅡ向反应中心的传递过程 ,并根据这个模型建立了一组速率方程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植物光系统ⅡLHCⅡ中的能量传递过程。根据计算结果从整体上描述了光系统Ⅱ外周天线向反应中心的传能机制 ,并发现此过程中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针对LHCⅡ的光谱、动力学特性和生物体结构对解析解进行了进一步的近似。讨论了LHCⅡ的能量传递的大致途径和耗散机制 ,认为分子间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在能级相邻分子间的传递 ,损耗是和能量传递过程紧密相关 ,随能级的降低损耗增大。对光强过强时的光保护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和腓肠肌细胞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体表总面积(TBSA)为30%Ⅲ度烧伤后大脑皮质及腓肠肌组织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 严重烧伤后1-3hbcl-2,HSP70在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浆呈中度阳性表达。此后呈阴性,而在腓肠肌呈强阳性表达且持续至伤后12h。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及持续时间与细胞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严重烧伤后bcl-2,HSP70蛋白在抗损伤及决定细胞损伤的差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人类锌指蛋白ZNF191为类krueppel转录因子,其可能与神经精神病、心血管疾病和肝癌等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有关,为了采用基因敲除模型来探讨它的生理功能,克隆和定位其在模式生物(小鼠)中的同源基因,并阐明其结构特征是必需的。通过筛选小鼠λ噬菌体基因组文库,获得了它在小鼠中的同源基因ZF-12基因组全长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内含子都遵循GT/AG的剪接模式;第91密码子处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存在2种大小不同的3′端的非翻译区(3′-UTR);与锌指蛋白基因Zfp-35相连锁,可将其定位于18号染色体的B3-C带上或附近;5′端上游存在1个约250bp高度富含GC的启动子序列。ZF-12基因的5′端系列缺失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的瞬时转染实验表明:其上游序列(-762~ 70bp)具有启动子转录活性,在更上游的序列(-824~-762bp)上可能存在负调控元件。这项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基因敲除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采用激励光源为4MHz、514.5nm的延时分幅扫描单光子计数荧光装置对从菠菜中分离提纯的核心天线CP47和CP47/D1/D2/Cyt b559复合物的Chla的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得到经20℃、42℃和48℃处理后的最大峰值处的时问常量。分析认为CP47中,20~42℃之间的温度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较小,Chla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受到微小的影响,而42~48℃之间的温度引起较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明显地影响了其中Chla分子问的能量传递。在PSⅡ(2P47/D1/D2/cyt b559复合物中,处理温度的升高使CP47/D1/D2/cyt b559复合物的二级结构、色素分布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CP47/D1/D2/Cyt b559复合物中Chla的能量传递以及电荷重组,42℃已对其造成影响,而48℃对其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