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2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凋亡相关蛋白(TRAIL)在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及原位定量法,对前列腺肿瘤和前列腺增生患者中GnRH-R和TRAIL的表达进行检测及半定量分析.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高分化的11例,中分化的4例以及低分化的5例中,各种不同分化的癌组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GnRH-R和TRAIL阳性免疫反应,原位定量显示GnRH-R与TRAIL的表达均分别随着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P<0.05),并且TRAIL较GnRH-R阳性免疫反应强.结论 GnRH-R和TRAIL表达量可能与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2.
土壤动物的研究是动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土壤动物是指众多的土壤动物中对人类有益的类群及其产物.以及行为等都能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产生较高的经济效应。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种类繁多,数量极其丰富,个体数量可达105~107个/g土,生物量可达10^2mg/kg土。所以是一  相似文献   
113.
新疆鼠尾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从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0根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成分,根据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为:正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Ⅰ]、6,7-去氢罗列酮(6,7-SDehydroroyleanone)[Ⅱ],7,β-羟基罗列酮(Taxochinon)[Ⅲ]、二十六烷酸(Hexaconsanoic acid)[Ⅳ]、3-乙酰剂墩果酸(3-Acetoxy-oleanolic acid)[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熊果酸(Ursolic acid)[Ⅶ],D-甘露醇(Mannitolum)[Ⅷ]。  相似文献   
114.
观察bcl-2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诱导恶性胶质瘤细胞系SHG-44细胞凋亡中的变化。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及TUNEL法检测培养细胞凋亡的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bcl-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一定浓度的NDGA处理SHG-44细胞12-96h,均可诱导SHG-44细胞发生凋亡,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数增加越明显;(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NDGA处理细胞后,出现SHG-44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密切相关;(3)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DGA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后,出现SHG-44细胞bc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NDGA诱导SHG-44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基因的表达降低,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5.
斑须蝽生物学特性及成虫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须蝽Dalycoris baccarum(Linnaeus)是多种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主要在越冬菜叶夹缝、作物根际、枯枝落叶,树皮及房屋缝隙等处越冬。其越冬成虫结冰点和过冷却点分别为-5.2℃和-8.5℃。冬季极端低温对其越冬成活率有明显影响.第一代发生较轻.第二代发生重。成虫具弱趋光性,第二代上灯量占全年总量的77.56%。  相似文献   
116.
基于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和铜吸附性分析地卷、平盘软地卷和犬地卷响应Cu~(2+)胁迫的差异,以了解谷胱甘肽在低等生物地衣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分别测定地衣体的GSH与细胞内、外的铜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Cu~(2+)胁迫下,3种地卷GSH均呈上升趋势,4 mmol/L时达最高;5-8 mmol/L时,地卷和犬地卷的GSH逐步下降较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平盘软地卷GSH在3-5 mmol/L Cu~(2+)范围差异不显著,Cu~(2+)5 mmol/L时才出现较明显的下降(P0.05)。4 mmol/L Cu~(2+)处理时间不同时,犬地卷的GSH变化与处理时间正相关,而地卷和平盘软地卷的GSH出现波动式变化(6 h增加,12 h下降,18-24 h上升)。3种地卷胞外铜与Cu~(2+)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并显著高于胞内铜(P0.01),而胞内富集的铜与地衣GSH变化相对应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菌藻共生的特殊生物-地卷类似于高等植物可诱导合成GSH缓解胁迫产生的伤害,3种地卷的铜耐受性差异与其铜吸附性和GSH合成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7.
异喙菊(Heteracia szovitsii)是分布于新疆北部荒漠、具短寿命花和多态果实的菊科一年生短命植物。本文对该物种的开花式样和花部特征以及繁育系统与昆虫传粉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明确其头状花序中小花的形态差异及其与多态果实间的关系、揭示其在短的花寿命内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该物种头状花序中发育成多态果实的3类小花在数量、冠毛的有无以及舌片长/宽、子房宽、花柱裂片长和子房喙长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3类小花冠毛的有无以及子房宽和喙长与多态果实的形态一致,说明多态果实的数量与形态在小花发育过程中就已完成分化。花序中的小花每天集中在上午开放,使花序在功能上犹如一朵花,可快速增大花展示和对传粉者的吸引,以使异交在开花后短时间内完成;3类小花的自花花粉均可在花柱裂片上萌发并长出花粉管,说明该物种自交亲和。3类小花不去雄套袋后均能结实,且自然授粉后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不去雄套袋的,说明该物种能自主自花授粉,且异花授粉促进了结实。3类小花通过雄性先熟以及次级花粉呈现中的泵/刷机制,将花粉呈现在花柱上部和未展开的柱头裂片外侧刷状毛上以及裂片顶端,延长了花粉呈现(雄性阶段)持续的时间,减少了花内雌雄功能间的干扰,有利于传粉者异花传粉,提高了雄/雌性适合度;同时,柱头裂片展开时可将自花花粉落置到裂片上,以完成自主自花授粉。主要传粉者六显甜花蜂(Halictus sexnotatulus)的访花时间与花序开放时间、花粉活力最高期和柱头最佳授粉期高度吻合,有利于雄性阶段花粉的输出以及雌性阶段柱头接受花粉,保障授粉在开花后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完成以及异交成功。在新疆北部荒漠的春季环境中,具短寿命花的异喙菊既可在低温多风导致传粉者不足或活动受限时,通过快速自主自花授粉及自交亲和机制来提供繁殖保障,也可在传粉者活动正常时,通过集中开花、雄性先熟及次级花粉呈现等机制来快速完成异交,提高雌/雄性及后代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18.
该研究以生长在新疆北部的二型花柱植物雪地报春(Primula nivalis)为研究材料,对7个低海拔(1 657~2 013m)森林居群和7个高海拔(2 400~2 700m)草原居群的花型比例进行调查,对花部特征进行检测,并对长、短花柱植株在不同海拔居群的花性状分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该类群植物的演化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植株比例高于短花柱植株。(2)比较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雪地报春居群,长花柱花形态特征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短花柱花形态特征间的差异不显著。(3)高海拔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花冠筒长度、雄蕊长度、雌雄蕊距离、雌雄异位程度以及雌雄蕊空间位置是导致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4)在草原居群中,长花柱花的雄蕊、雌雄异位程度及花冠口至雄蕊距离的变化减少了长短花柱花间的互补式对应性。研究认为,在异质生境中长花柱花性状的变化是导致该物种长短花柱花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9.
分别于2016年7月和2017年8月在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鼓藻类植物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发现鼓藻类(绿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4个属,包括4种1变种:膨大新月藻(新拟)(Closterium tumidulum Gay)、钝齿宽带鼓藻(新拟)[Pleurotaenium crenulatum (Ralfs) Rabenhorst]、克塞凹顶鼓藻(新拟)(Euastrum coeselii Kouwets)、圆齿状鼓藻(新拟)(Cosmarium crenulatum Ngeli)和肾形鼓藻收缩变种(新拟)(Cosmarium reniforme var. compressum Nordstedt)。对这些新记录植物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光镜照片及手绘图。  相似文献   
120.
该文报道了采自新疆的木灵藓属中国2个新记录种——帕米尔木灵藓(Orthotrichum pamiricum)和细齿木灵藓(O.scanicum)。帕米尔木灵藓的识别特征为:叶尖钝,气孔隐型,多着生于孢蒴下部,外齿层齿片8对,干燥时蒴齿背曲,内齿层蒴条16,上部内曲;细齿木灵藓的识别特征为:叶尖部具细齿,气孔半隐型,蒴帽具分散的透明毛,内齿层和外齿层均16片,具8条黄色细沟,干燥时中部以上具沟。对这2种藓类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及与其相似种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绘制了每种的形态结构墨线图。木灵藓属植物在中国的新分布记录进一步表明,新疆地区富含生物多样性,并与中亚植物区系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