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8篇 |
免费 | 527篇 |
国内免费 | 2284篇 |
专业分类
78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190篇 |
2020年 | 202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206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70篇 |
2010年 | 198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70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259篇 |
2005年 | 241篇 |
2004年 | 246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74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203篇 |
1996年 | 187篇 |
1995年 | 148篇 |
1994年 | 170篇 |
1993年 | 173篇 |
1992年 | 194篇 |
1991年 | 158篇 |
1990年 | 137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78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51篇 |
1980年 | 39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7篇 |
1976年 | 12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大别山野生川榛坚果主要性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大别山地区96份川榛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采用概率分级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川榛坚果16项数量性状和9项质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川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在5.49%~111.18%,其中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壳仁间隙(111.18%)、果仁质量(32.61%)、坚果质量(32.22%)、出仁率(26.60%)及壳腰厚度(25.46%)性状变异较大。经K-S检验表明,供试性状除了果仁形状指数(P=0.007)和壳仁间隙(P=0.003)2项指标外,其他14项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坚果大小因素、坚果出仁率因素及坚果饱满度因素,初步构建川榛坚果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上述研究为川榛坚果性状的评价、描述和质量等级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2.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组分变化规律相同,只是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923.
中国昆明小鼠亚群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采用电泳技术对北京、上海、长春3市的4个中国昆明小鼠(简称KM)实验群体中24个蛋白质标志研究的结果,与我国1981年从美国引进的NIH小鼠进行比较,显示出:(1)KM小鼠亚群间等位基因组成无明显差异,它们间遗传距离为0.008—0.027,与群体封闭时间成正相关;(2)4个KM小鼠群体间聚类分析发现S:KM群体为特殊一类,该结果与KM亚群间下颌骨分析结果相符;(3)KM与Swiss来源的NIH小鼠群体间在E(?)-3、Es-10、Got-2、Glo-1、Gpt-1、和Mpi-1座位上的等位基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31±0.011,证实中国KM小鼠为非Swiss来源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924.
表达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子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两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质粒pBBS。以“双低”油菜“5-4”的子叶柄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和20mg/LPPT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基因植株。PCR分析结果表明,barstar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染色体上;Northernblot检测表明,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正确的调控与表达。以转基因油菜“5-4”为父本授粉给表达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925.
926.
927.
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对Pb、Cd污染的指示与累积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不同浓度的Pb、Cd 溶液中培养15 d 后, 随着培养浓度的增加, 大羽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伤害症状, 主要是植株体失绿, 到高浓度时开始死亡。测定藓体内的Pb、Cd 含量, 结果表明:大羽藓对Pb、Cd 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 特别是对Pb 的累积。Pb、Cd 的累积量随着培养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复合污染的研究显示出:复合污染中Pb、Cd 累积量远远大于单一污染, Pb、Cd 在大羽藓体内的累积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28.
应用灰度对比法的原理建立了计算机X线片蛋鸡骨放射密度法。结果表明,铝阶厚度与灰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r=0.997),铝阶厚度变化可准确反映蛋鸡骨骼骨量变化,不同曝光条件对骨量值无明显的影响(P〉0.05)。该方法简便,精确,重复性好,经济,为研究蛋鸡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29.
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的最适参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紫外线照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精子,用遗传失活的精子人工授精,采用热休克方法抑制南方鲇第二极体的排出。根据热休克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三因子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探索获得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的最理想条件。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精子15 min,热休克起始时间为受精后5 min,持续时间为1 min,休克温度为41℃,对人工诱导南方鲇雌核发育最有利。该实验为进一步分析人工繁殖南方鲇的雌化机制以及南方鲇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