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5篇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核型分析与染色体识别基础上,分别以番茄45S和5S rDNA为探针,对3种不同地域的乌拉尔甘草进行FISH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6m+10sm (2SAT),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4m+12sm(2SAT),内蒙古喀喇沁旗乌拉尔甘草核型公式为2n=2x=16=4m+12sm(2SAT);其第8染色体均带有随体.3种乌拉尔甘草基因组内均有1对5S rDNA和1对45S rDNA杂交位点.核型分析显示,5S rDNA杂交位点均位于第2染色体的短臂部位,45S rDNA杂交位点均位于第8染色体的次缢痕和随体部位.45S与5S rDNA在3种乌拉尔甘草中期分裂相上的位点数和分布情况高度一致,表明来自3种不同地域的乌拉尔甘草在染色体结构水平上没有较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52.
外源氯胁迫对甘薯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水培方法,以甘薯品种‘徐薯22’,‘苏薯11’和‘宁紫1号’为材料,外源氯(0、42.2、84.4、168.8、211mmol.L-1)胁迫处理7d、14d和21d,测定其生理生化及气体交换参数,探讨Cl-对甘薯幼苗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徐薯22’叶面积与主蔓生长速率受外源氯胁迫而降低但仍维持在一定水平,而‘苏薯11’和‘宁紫1号’则在低浓度Cl-(≤84.4mmol.L-1)处理下高于对照。(2)3个甘薯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光合色素含量在42.2mmol.L-1 Cl-处理下均高于对照;导致‘徐薯22’光合能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为非气孔限制,而‘苏薯11’和‘宁紫1号’兼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在短期或低浓度Cl-处理条件下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3)处理21d时,甘薯幼苗根系氯离子含量低于14d且氯离子向地上部运输比率(SCl)上升;‘徐薯22’积累Cl-含量低于‘苏薯11’和‘宁紫1号’。研究发现:外源氯低浓度短期处理利于甘薯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进行;在胁迫初期甘薯可有效抑制Cl-向地上部转运,但在处理第3周该抗逆性明显减弱;甘薯对氯胁迫的耐受性存在基因型差异,本实验中以‘徐薯22’耐性较强。  相似文献   
53.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和Giemsa染色法对微核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核试验是筛选环境诱变物和化学致癌物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测定方法。到目前为止,只有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发展为标准的试验方法。并为国际环境致突变物和致癌物防护委员会所肯定。近年来,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所林真等人研究了能  相似文献   
54.
发菜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分离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进的Allen’s的绿胶系统,首次对陆生蓝藻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出了11条绿色的色素蛋白复合物条带。两条浅黄色的条带。其中7条绿色条带属于PSⅠ组分,4条绿色条带属于PSⅡ组分,1条浅黄色条带经光谱分析初步认定为类胡萝卜素蛋白复合物,而另一条浅黄色条带为游离色素。  相似文献   
55.
从斑马鱼肠道中分离到一株酵母菌,编号为ZF-5,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特征测定和26S rDNA D1/D2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ZF-5菌株细胞呈卵圆形或杆状,为芽殖,有假菌丝;除乳糖外,能够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多种碳源;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表明与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的序列相似性最高,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菌株ZF-5与Pichia guilliermondii模式菌株CBS 2030(= NRRL Y-2075)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6.
57.
以苗用型大白菜品种‘油绿3号’为材料,设置日光温室内盆栽实验,在蓝膜(B_(flim))、绿膜(G_(flim))、黄膜(Yflim)、红膜(R_(flim))、无色膜(W_(flim))下进行叶面喷施0(CK)、12和24 mmol·L^(-1) NaCl的组合处理(B_(flim0)、B_(flim12)、B_(flim24)、G_(flim0)、G_(flim12)、G_(flim24)、Y_(flim0)、Y_(flim12)、Y_(flim24)、R_(flim0)、R_(flim12)、R_(flim24)、W_(flim0)、W_(flim12)、W_(flim24)),测定幼苗的干鲜物质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以及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以明确有色薄膜下叶面喷施NaCl对苗用型大白菜的生长及物质累积的复合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相同薄膜颜色下,与对照(0 mmol·L^(-1) NaCl)相比,苗用型大白菜的各项生长指标在12和24 mmol·L^(-1) NaCl处理下均不同程度增加,并以Y_(film12)处理的生长促进效应最大,其鲜物质量、干物质量、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W_(film0)处理显著增加54.40%、45.06%、38.99%和76.77%;R_(film12)和W_(film12)处理的生长促进效应较大,但B_(film12)处理更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累积以及叶绿素形成。(2)相同盐浓度条件下(0~24 mmol·L^(-1) NaCl),5种有色薄膜下苗用型大白菜的干鲜物质累积量以Y_(film0)处理最大,W_(film0)处理较大,R_(film0)处理较低,B_(film0)和G_(film0)处理最低。(3)叶面喷施12 mmol·L^(-1) NaCl不仅对红膜下可溶性糖含量和蓝膜下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会有进一步提升的较强叠加效应,且对蓝膜下干物质累积、可溶性糖含量、P_(n)和G_(s)以及红膜下叶面积、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具有较强的补偿效应。(4)有色薄膜下苗用型大白菜的干鲜物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光合色素含量以及P_(n)等因变量不仅受到R、FR光谱范围参数的直接通径因子调节,而且受到R∶FR、B∶R光谱比例参数的调节;叶面积还受到YR、R∶FR、B∶Y、B∶G等光谱特征参数的调节。研究发现,5种有色薄膜下,叶面喷施低浓度NaCl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及物质累积均呈现促进效应,且既有协同叠加效应也有补偿缓解效应,并以黄膜尤其是黄膜下叶面喷施12 mmol·L^(-1) NaCl处理对苗用型大白菜生长的促进效应最优。  相似文献   
58.
新分离Microbacterium sp.XT11菌能够合成黄原胶降解酶,将植物病原菌野油菜黄单孢菌分泌的毒素因子黄原胶分解,生成具有激发子和抗微生物活性的黄原胶寡糖。实验确认,黄原胶和酵母浸粉分别是XT11菌生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获得最高酶活力的最低碳源和氮源浓度均为0.3%。XT11菌生产黄原胶降解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7.0,转速150r/min。  相似文献   
59.
针对酸性土壤中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pH及其铝毒),选用耐酸铝且具有固氮能力的豆科作物是改良该类土壤、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至于其所关联的根际微生物是否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探究.为此,本研究以铝耐受型大豆品种基因型(BX10)和铝敏感型大豆品种基因型(BD2)为材料,以酸性红壤为生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硒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探究其在朱砂叶螨硒代谢中的功能.[方法]使用基因克隆技术对8条朱砂叶螨硒代谢通路基因进行克隆;利用qPCR技术检测这些基因在不同浓度(0,5,20和50 μmol/L)亚硒酸钠(Na2SeO3)处理的豇豆苗上饲养3 d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