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培养于含有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上的水稻无菌幼苗(7d龄)根切段可直接发生体细胞胚。在含2,4D2.2mg·L-1和NAA1.8mg·L-1或含2,4D3.1mg·L-1的MS培养基上,8d后就可观察到附着于根切段上的胚。2,4 D0.55mg·L-1+KT0.2mg·L-1的培养基可促使体细胞胚的成熟和萌动,再转入含IAA1mg·L-1和6-BA2mg·L-1的1/2MS培养基上可再生小植株,并在盆栽后长成能育植株。早期体细胞胚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后随体胚成熟而下降,到萌动时又提高。  相似文献   
82.
鹅喉羚的年龄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鹅喉羚为材料,采用双重附贴磨片法及蚀刻法确定角磨片上显示的生长层与角鞘上凸“嵴”的关系,并以第一下门齿(I_1)作切片所显示的年轮线进行验证。证明其角鞘上的凸“嵴”数量多少并不表示年龄大小,在一龄内无凸“嵴”,二、三龄均包含有4—5个凸“嵴”,四龄后亦为2—3个凸“嵴”组成一龄,真正的年龄线是角表凸“嵴”之后有一粗糙微凹的环纹。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野外生态学调查,用以判断种群年龄及结构。  相似文献   
83.
为获得贵州特色品种黑山羊与黔北麻羊IL-2基因,本试验以Con A刺激的贵州黑山羊与黔北麻羊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贵州黑山羊与黔北麻羊IL-2基因,进行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黑山羊与黔北麻羊IL-2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一致性为100%,完整编码阅读框大小为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2)黔北麻羊、贵州黑山羊IL-2基因与Gen Bank中羊源IL-2基因核苷酸一致性为95.9%~100%,氨基酸一致性为91.1%~100%;(3)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与黔北麻羊IL-2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与羊源IL-2基因亲缘关系较近;(4)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L-2蛋白二级结构中以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较多,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含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无特征功能结构域;(5)不同动物IL-2蛋白的抗原性分析存在差异,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IL-2蛋白与羊源IL-2蛋白的比较差异较小,与人和其它动物的比较差异较大。由此得出结论,获得贵州黑山羊与黔北麻羊IL-2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二者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一致。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IL-2基因与羊源IL-2基因亲缘关系近,预测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的分泌型蛋白,不同动物IL-2基因抗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HDV毒株的感染分子特征,从我国河南,内蒙,北京,四川,广西西藏,新疆,辽宁,上海等地的HDV健康携带者,慢性丁肝病人与重症肝炎病人中筛选获得10余份HDV-RNA阳性血清,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交叉扩增获得HDV抗原编码的cDNA片段并克隆到PGEM-3Zf(-)或PGEM-T载体上,经序列分析研究其基因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的HDV毒株基因型元首  相似文献   
85.
鸵鸟骨骼的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鸵鸟骨骼的解剖彭克美邱德新汪定基周和清罗旋(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关键词驼鸟骨骼解剖于1996年3-4月,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2例成年非洲驼鸟(Sturthiocamelus)骨骼进行了系统的解剖。观察到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非...  相似文献   
86.
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VY是马铃薯Y病毒组的典型成员,主要感染马铃薯、番茄、辣椒和烟草等。近年来,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不少抗病毒转基因工程植物,为培育抗病毒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1]。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并使之在植物中表达可获得抗相应病毒的转基因植物,已在烟草、番茄、马铃薯、苜蓿、黄瓜和番木瓜等植物中获得成功[1~3]。本室已成功地对在我国流行的PVYN株系外壳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及序列测定[4],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植物表达中间载体,通过土壤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马铃薯,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  相似文献   
87.
E—选择素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和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选择素分子为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其基因全长约13kb由14外显子和13内含子组成,定位于人1员染色体q12〉qter区,基因及分子结构表现出多态性,表达受NF-кB等正调控因子和ATFaO等负调控因子的调控,分子内不同结构域对E-选择素粘附功能的影响有等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88.
上海儿童体质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研究资料来自第一作者于1995年对上海小学生进行体质调查所取得的体质测量数据,共测得男学生304名,女学生266名,经技术处理剔除后仍有男学生298名,女学生260名,被纳入统计分析中,测试项目计有测量特征43项,指数特征28项,按人类学马丁测量方法。本文是我国首次运用国际上通用的十进制年龄计算新方法在儿童体质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以此与国际接轨,但为了与历年的上海市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除  相似文献   
89.
用三粒黄豆进行的一组酶的实验陈平平(南京教育学院生物学系210017)孙美姝(南京市第三中学210002)本文介绍用黄豆种子进行“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一组简便、快速的实验方法。大豆(GlycinemaxL.Merr)约合脂肪...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观察高糖培养环境下细胞自噬表达的改变;同时观察低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单独刺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变;接着在高糖培养环境下加入低浓度的白蛋白刺激,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及自噬表达情况。结果:高糖培养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表达增加(P0.05),低浓度白蛋白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表达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轻度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P0.05);但高糖培养下,少量白蛋白却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蛋白Beclin-1、Atg12的表达,并且显著增加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自噬是细胞自身的一种保护机制。在高糖背景下,白蛋白通过影响自噬的自身调节机制,促进了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