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金双歧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金双歧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其改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效应。方法 :86例住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43例 )与对照组 (43例 ) ,试验组在普通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片 12片 /日 ,对照组仅用普通支持疗法 ,疗程均为 2个月。疗程结束后 ,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腹胀、腹泻及便秘症状的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纳差、乏力症状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试验组的 AL T复常率、TBil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血氨及Child- Pugh分数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AST复常率、AL B复常率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金双歧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 ,其疗效优于普通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扶桑绵粉蚧的影响,将该虫分别置于35℃、38℃、41℃、44℃和47℃水浴处理2 h、3 h和4 h,然后置于26℃下恢复2 h,测定成虫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处理2 h、3 h和4 h下,对照(26℃)的POD活力值分别为(0.0527±0.0015)mmol/min、(0.0508±0.0015)mmol/min和(0.0483±0.0072)mmol/min,均高于高温各处理的POD活力值;5个温度处理下的POD活力值变化为低(35℃)-高(38℃)-低(41、44、47℃)的变化趋势;当处理2 h时,不同温度下的POD活力值分别是(0.0183±0.0009)(35℃)、(0.0480±0.0012)(38℃)、(0.0227±0.0012)(41℃)、(0.0197±0.0003)(44℃)、(0.0173±0.0007)(47℃)mmol/min。且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成虫的GSTs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即不同时间处理下,对照的GSTs活性均高于高温各处理的GSTs,其对照的GSTs活力值分别为(0.5537±0.0044)(2 h)、(0.5358±0.0078)(3 h)和(0.5291±0.0264)(4 h)mmol/min;5个温度处理下的GSTs活力值变化为低(35℃)-高(38℃)-低(41℃、44℃、47℃)的变化趋势;当处理3 h时,不同温度下的GSTs活力值分别是(0.5114±0.0116)(35℃)、(0.5426±0.0009)(38℃)、(0.4861±0.0073)(41℃)、(0.3657±0.0029)(44℃)、(0.3404±0.0156)mmol/min(47℃)。因此高温对扶桑绵粉蚧体内的POD和GSTs活力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优化食用菌多酚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对比不同食用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法的最佳工艺流程。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检测多种食用菌的多酚提取率,并以对DPPH·清除能力评价食用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响应面试验确定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5%、超声时间为38 min、液料比为44∶1mL/g,多酚提取率可达5.258 mg/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5.236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1.28%,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食用菌多酚提取率与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得到的食用菌多酚都具有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与多酚提取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其中黄牛肝菌单位毫克多酚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食用菌多酚的工艺条件,保持了食用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可行、实用和高效的食用菌多酚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4.
【背景】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肠道细菌群落特征,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更有效精准的营养干预策略。【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维吾尔族和河南省民权县汉族人群中分别随机选取10?12岁学龄期儿童各20名,同一时间段收集其新鲜粪便,提取细菌总DNA,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两地区健康维吾尔族儿童与汉族儿童肠道细菌群落的差异。【结果】获得测序序列2 007 100条,归类于994个OTU;所有样本共含15个细菌门139属。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调查地区的2个民族儿童肠道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维吾尔族儿童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度高于汉族儿童,而物种多样性不如汉族儿童。其中,维吾尔族儿童肠道细菌丰度相对占优势的门和属及其丰度值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3%)、厚壁菌门(Firmicutes,22%)、普氏菌属(Prevotella,61%)、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9%)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5%);汉族儿童肠道细菌丰度占优势的门和属及其丰度值为:厚壁菌门(57%)、拟杆菌门(23%)、粪杆菌属(16%)、普氏菌属(11%)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11%)。【结论】调查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肠道细菌群落差异较大,这为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与膳食因素及人体营养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大量的研究表明脂类代谢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复发及癌变有必然的联系,是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作为一种重要的循环内分泌多肽,参与了调节脂代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的过程,且已有众多研究证实IGF-Ⅰ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向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就IGF-Ⅰ调节血脂代谢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和恶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张敏  秦文  孙志滢  田丽  邹坤  曾建红 《生物资源》2018,40(6):495-498
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小花清风藤叶进行性状特征、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研究,为小花清风藤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小花清风藤叶的性状特征为:叶深绿色,两面均无毛,近薄革质,长卵状披针形,叶片先端尖,叶柄短,气微,味淡。显微特征为:叶的上表下的栅栏组织2~3列,下表下的栅栏组织1列;主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外侧有环状排列的纤维;油细胞成片存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均加厚,以不定式气孔多见;纤维长梭形成束存在;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大多短钝。本研究明确了小花清风藤的药材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有助于减少混乱使用现象,增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小花清风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