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对近来记述的古北区东部地区的毛地蜂属Panurginus Nylander全部14个种作了补充研究。中国对该属的研究较少,仅知2种:黑足毛地蜂Panurginus nigripes Morawitz 和黄跗毛地蜂Panurginus flavotarsus ? Wu。黑毛地蜂Panurginus niger Nylander为该属的模式种,分布于俄罗斯和蒙古,本文报道该种为中国新记录种。目前,中国已知该属3种,分属于2个组即niger-group和herzi-group。文中提供了中国已知种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多足摇蚊属指名亚属Polypedilum (s. str.) Kieffer 1新种——等跗多足摇蚊Polypedilum (Polypedilum) aequabe, sp. nov.,该新种雄虫可借以下组合特征与本亚属其它已知种类相区别:后足第 2 与第 3 跗节等长,肛尖具侧毛,上附器外侧毛位于近端部,下附器端部膨大。模式标本存放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研究室。正模:♂,四川乡城硕曲河,2 700 m,1996-Ⅵ-12,灯诱,王新华采;副模:18♂♂,同正模;1♂,云南丽江石鼓冲江河,1750m,1996-Ⅴ-25,灯诱,周长发采。  相似文献   
13.
利用28S rDNA D1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测定了12个内群属和2种外群的28SrDNAD1片段,并结合GenBank中3个同亚科种类该基因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分析。采用2种建树方法(距离邻近法NJ和最大俭约法MP)分析了直突摇蚊亚科内属级分类单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滨海摇蚊属Clunio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与该属营海洋生活的特殊性一致。心突摇蚊属和真开氏摇蚊属互为姐妹群,流环足摇蚊属和刀突摇蚊属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相结果一致。其它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因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同时证明28S rDNA D1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昆虫属级及属内阶元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记述间摇蚊属Paratendipes 1新种:尖窄间摇蚊P.angustus sp.nov.和1中国新记录种:苏步间摇蚊P.subaequalis(Malloch).正模标本存放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学研究室,副模标本保存于台州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产氢产乙酸/同型产乙酸两相耦合工艺对剩余污泥进行了半连续式厌氧发酵,主要研究了pH值和产甲烷抑制剂2-bromoethanesulphonate(BES)对耦合系统定向产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pH(pH=10.0)和添加BES都能促进A相乙酸的积累,提高乙酸的产率,同时碱性pH比添加BES更有利于污泥的水解.当...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摇蚊亚科中国新纪录属--脊突摇蚊属Cyphomella Seether,1977.给出了膜脊突摇蚊 C.cornea S(ae)ther,1977的详细描述、绘图以及世界脊突摇蚊属雄成虫分种检索表.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7.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和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的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对分别对幽灵蛛、弱蛛、泰莱蛛、幽灵蛛、蟹蛛和球蛛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在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两种蟹蛛 (Thomisus labefactus Lysiteles inflatus) 和一种球蛛 (Phycosoma mustelinum) 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记述拟枝角摇蚊属Paracladopelma 1新种:短鞭拟枝角摇蚊P.demissum sp.nov.。该新种触角比AR低,为0.60;肛尖具中肋;第9背板后缘肩形;第9背板带V型;上附器远端膨大,向外侧成三角形突起状,亚顶端具2根大刚毛,且内侧密被小刚毛;抱器端节两侧平行,中部内弯。模式标本存放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记述真开氏摇蚊属Eukiefferiella Thienemann 1新种:盖真开氏摇蚊E. celata sp. nov.和1种中国新记录种: 翘叶真开氏遥蚊E. brehmi Gouin, 1943;提出兵库真开氏摇蚊E. togaeuquinta Sasa & Okazawa, 1992为翘叶真开氏摇蚊 E. brehmi Gouin,1943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老年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循环酶法检测9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0例非痴呆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根据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将老年痴呆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划分痴呆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结果:AD、MD、VD组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痴呆患者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Hcy浓度越高,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越重。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老年期痴呆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且认知功能减退的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