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高等植物厌氧适应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厌氧适应的研究进展,对从无氧呼吸、平衡代谢、抗氧化、通气组织形成的关键性机制,到相关酶蛋白及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血红蛋白、钙离子在厌氧信号转导中的可能作用和厌氧适应研究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AFLP银染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为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育种的辅助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建立一套适合橡胶树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方法:以197个GT1×IAN873橡胶树杂交群体为材料,通过对影响AFLP的多种关键因素如模板DNA质量、酶切连接体系、酶切连接反应时间、预扩增体系、选择性体系的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找出一套适于热带植物基因组DNA提取及橡胶树AFLP技术。用改进的CTAB法,经多次抽提纯化,用细玻璃棒挑出DNA得到高质量的模板DNA;酶切连接时DNA模板为250ng,反应体系采用各3U的EcoRⅠ/MseⅡ/T4连接酶,反应时间为9h;预扩增模板为稀释1/2的酶切连接产物,用量为1μL;选择性扩增要用稀释至1/20的预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13.
AFLP技术的改进及其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LP分子标记是一种基于PCR的DNA指纹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及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简要介绍了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在热带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高等植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克隆方法入手,着重介绍了组成型、组织特异性及诱导型启动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植物启动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木薯商业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10个木薯商业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已定位于木薯连锁群的44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2对扩增效果好的引物,经统计分析发现,用其中4对引物ssry-13、ssry-19、ssry-23和ssry-45的组合能够建立该组木薯商业品种的指纹图谱,品种鉴定的置信概率达到99.9985%。  相似文献   
16.
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对白木香SRAP-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模板DNA,Taq 酶,Mg2+,dNTP,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白木香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 μL):模板DNA 50 ng、引物0.30 μmol/L、Mg2+ 1.5 mmol/L、dNTP 0.4 mmol/L和Taq DNA聚合酶1.0 U.适用于白木香的SRAP-PCR反应体系迄今未见报道,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白木香进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几种分子标记方法相结合建立的新型分子标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相结合,产生的分子标记新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如AFLP、SCAR、CAPS以及RMAPD分子标记。其中主要介绍了RMAPD,对RMAPD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非近交亲本抗褐斑病的文昌红心和中感亲本华南6号杂交获得分离群体184个株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析,检测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对褐斑病田间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辅助人工接菌的方法,分别在2004年苗期、2005年苗期和成株期3次调查和鉴定了群体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这3个时期群体褐斑病病情指数(DI)分布范围较一致,均呈连续性偏峰态分布。从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抗、感基因池和两个亲本间均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7对,群体检测获得50个等位基因位点,构建了包含34个位点的8个连锁群,覆盖木薯基因组695.7cM,2个位点间平均图距为20.5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与木薯褐斑病抗性相关的QTL,贡献率在9.61%-64.81%,主要分布在第1、2、4连锁群的特定区域。其中,第1、2连锁群上的6个QTL是重要的QTL。  相似文献   
19.
叶片衰老是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ipt(isopentenyl transferas)基因转化植株,可以催化调控内源细胞分裂素合成,延缓转化株叶片衰老.SAG12基因启动子能够控制ipt基因在植株下部衰老叶片中表达.介绍了ipt基因和SAG12基因启动子的来源和应用,以及PSAG12-ipt基因的产生和转化植株在国内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耐渍基因型芝麻在厌氧胁迫下根系的生理与结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4种耐渍性不同的芝麻基因型,在厌氧胁迫条件下检测了根部无氧呼吸酶活性、内源乙烯含量并调查了根形态和解剖结构,以比较研究旱生植物耐渍性的主要机制。同时设计了田间分期多次淹水试验,观察早期淹水训练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渍种质的乙烯释放量在根中增加了6.06倍,茎中1.76倍,不定根数量增加了4.0~5.0倍,在初生根和不定根皮层形成典型的通气组织。非耐渍种质中未检测到乙烯变化,不定根数量增加了0.79~1.8倍,根中无明显的通气组织发生,但是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可增加4.2~9.3倍,高于耐渍种质。分期淹水试验以四对真叶期和初花期处理产量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终花期一次性淹水产量损失最大。综合分析认为,不定根增生和根皮层通气组织的形成是芝麻耐渍性的重要机制,根中内源乙烯的增加与结构适应变异有关。淹水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芝麻品种耐渍能力为结构适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