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通过对西双版纳景洪曼仰广的“龙山”片断热带雨雨林30年前后植物区系组成和样方调查资料的对比研究,探讨了30年来该“龙山”片断热带雨林植物区系组成、生活型及群落生态成分和乔木树种的种群变化规律。在植物区系组成上,已确认有种子植物7科53属55种从该片断雨林中消失。在消失的这55种植物中,属于群落顶级成分的有18种,属于耐阴的林下和层间植物有30种,喜阳种类有2种,广生态幅的随遇种有5种。初步得出该龙山热带雨林随着30多年的片断化,8.8%的科,26.8%的属和22.4%的种类消失或被后来的成分替换了。在生活型及群落生态成分变化上,群落中小高位芽及一年生植物相对增加,阳性植物明显增加,阴生(耐阴)植物明显减少,亦即雨林固有成分减少,非雨林成分增加。在乔木树种的种群变化上,过去该片断雨林的优势成份,绝大多数现在仍存在,多数仍在优势种之列,少数优势种衰退了,少数变得更优势。首先消失的种类,或为先锋树种(短命)或为种群数量很少的树种。  相似文献   
162.
田间试验表明 ,氨基甲酸酯新杀虫剂灭蚜威单剂与生物农药阿维菌素混剂对美洲斑潜蝇Liro myzasativae防治效果优良。 5 0 %灭蚜威可湿粉使用剂量 2 5g(a .i.) 667m2 的 3~ 1 1d校正防效为85 2 8%~ 86 3 9% ,1 8 75g(a.i.) 667m2 相应药效为 83 0 1 %~ 84 0 4%。 3种不同配比的灭蚜威与阿维菌素混剂使用剂量 1 0g(a .i.) 667m2 ,药后 3~ 1 1d防效为 85 90 %~ 90 3 3 % ,7 5g(a .i.) 667m2 相应药效为 83 48%~ 88 5 2 %。  相似文献   
163.
李保贵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3):193-196
四籽柳群落是西双版纳山地沟谷常绿阔叶林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群落结构简单,分层明显,林相相对整齐,虽有落叶现象,但季相变化不明显。上层树种以四籽柳占优势,形成单优势的四籽柳群落;幼灌层种类较少,不发达;草本层种类较多,但无明显优势种类;无大型木质藤本;大型附生植物不发达,但树干上有较多的苔藓附生植物。该群落是在云南南部山区特定的气候、特殊的立地、加上充分的水湿条件及适宜的土壤下发育形成的一种单优势的群落类型。该群落虽然有一定的四籽柳的预备种群,但缺乏更新苗,它是一种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次生性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64.
元江干热河谷植被数量分类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方炎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1):22-25,92
基于43个代表性样地调查资料,用系统聚类方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将元江干热河谷的主要植被分为7个群落类型, 并采用Gleason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了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与群落的分布地点、小生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茜草科粗叶木属Lasianthus 16种2亚种、1变种及相关的5属5种的花粉形态。粗叶木属的花粉属于广孢型, 单粒。一般中等大小, 绝大多数为圆球形, 少数为近长球形或长球形。花粉形态特征, 特别是在萌发孔和外壁纹饰上表现出多样化。根据孔沟的数目或是否具有内孔, 可以将萌发孔分为(3-)4-(-5)孔沟和3孔。在所观察的这些种中, 萌发孔以3-4孔沟为主要类型, 比例为62.4%。外壁纹饰可分为细网状、粗网状和穴状。有部分种的花粉极面有穴状纹饰, 其余均为网状纹饰。网眼一般椭圆形、近圆形、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少数外壁纹饰网脊上有颗粒状雕纹或模糊的颗粒, 网脊轮廓线呈波浪形, 一般凸出且平滑。大部分种的花粉具有沟膜, 沟膜上具有瘤状突起或小颗粒状, 沟边缘一般较平滑, 或粗糙, 有的种具有沟桥。  相似文献   
166.
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动物模型脑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的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取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冠状切面中1/3部位,脱水、包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大脑皮层、小脑及海马的神经细胞有Aβ沉淀形成。APP转基因鼠早老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表达量多于对照鼠。刚果红染色可见大脑皮层间有淀粉样物质形成。结论从病理学角度验证此模型的表型与人类病变的相似性,并证明早老素-1可加速淀粉样沉淀的形成,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167.
朱华 《植物科学学报》2016,34(5):715-723
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海拔1800~3400 m的山地,这类常绿阔叶林在生态外貌上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但其分布生境却是暖温带-温带气候,且植物区系组成与热带植物区系有古老的渊源。该文以研究得比较深入的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例,对其植物区系与其气候条件的不协调进行剖析。哀牢山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记录了种子植物110科386属821种。在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上,无论是含种数多的科,还是所有科的分布区类型,都是以热带分布科为主,体现了它的远古热带起源背景。在该种子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47.75%,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33.45%,在近代演化上仍体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特征。按照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的暖温带-温带气候条件,它相当于中国东部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在中国东部地区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带性植被的植物区系中,热带分布属通常只占总属数的25%~27%,云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与所在地的温带气候明显不协调。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笔者认为结合哀牢山地区曾经是低海拔夷平面,在第四纪以来才迅速抬升形成的地质历史,可能这里曾经在第四纪以前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常绿阔叶林随着地形的迅速抬升,逐渐适应了因海拔上升而形成的温带气候,成为在云南高海拔山地存在的所谓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及常绿阔叶生态外貌并未因气候改变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8.
李保贵  朱华  王洪  许再富   《广西植物》1997,17(1):69-78
油朴(Celtiswighti)为榆科常绿大乔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油料植物。它在中国仅产于西双版纳,并几乎只生长在石灰岩山森林群落中,而常为该森林群落的建群树种。根据野外调查及萌发裁培试验,我们从生物学、生态学及种群等方面对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为了探讨油朴与石灰岩山钙基质的相关性,我们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中,均采用了不同土壤基质,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在其种群的调查中,对株高5m以下的幼苗、幼树及株高5m以上的成年大树均进行了样方调查及高度级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这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特性;幼苗生长的规律;种在石灰岩山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及它们在各群落的种群结构状况等。通过本文,基本上可了解油朴在西双版纳的生长、分布规律及生态、种群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9.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高度富集的地区,其植物种类占中国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几乎包含了欧亚大陆的各种主要植被类型,其错综复杂的生物区系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这个基本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解决。本文结合云南的历史地质事件,从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上对云南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进行了介绍。研究发现,云南植物区系具有一个远古的热带起源背景,在第三纪热带、亚热带性质的东亚植物区系基础上,随着喜马拉雅的隆升,世界性和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在北部地区渗透、迅速形成大量物种,使北部地区演化成为现今以世界性和北温带分布的科、属占优势的温带植物区系;在南部地区,因印度支那地质板块向东南亚逃逸,热带亚洲成分渗透、发展,演化成为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的热带植物区系;云南中部地区第三纪东亚植物区系成分有更多的保持与承袭。对云南南部、中部和北部植物区系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发育结构和β多样性格局)的研究支持了植物区系地理学上的推论。此外,思茅-兰坪(印度支那)地质板块自晚始新世以来发生顺时针旋转可能导致了云南西北部与云南东南部一些物种对应分布格局的形成;云南南部与东南部热带地区的植物区系可能因具有不同的地质背景和演化历程而发生了显著的生物地理分异。在晚第三纪各地质事件的影响下,云南植物区系在一个热带、亚热带性质的第三纪东亚植物区系基础上发生了歧化,演化成为现今的南-北、东-西生物地理分异明显的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70.
六例性腺发育不全症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3年1月至1978年6月用G式显带技术共诊断了6例,其中4例核型为45,XO(其中1例陆××曾于1974年作过报道);1例为45,XO/46,XX;1例为46,X,dcl(X)(pter→q21∶)。为了查明病例46,X,del(X)(pter→q21∶)这一异常X染色体的起源,取其父母的外周血细胞作了显带分析,并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研究了本患者及其母亲的外周血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频率,结果查明其父母X染色体的结构均属正常,患者及其母亲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均在正常值以内。据此,我们推论这条结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