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诊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78例作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7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BNP、h-FABP水平并进行诊断价值判断。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组患儿的血清BNP、h-FABP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川崎病组中,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h-FABP呈显著正相关性(r=0.782,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BNP与h-FABP诊断川崎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45,诊断灵敏性、特异性与准确性都在70.0%以上。结论:血清BNP、h-FABP在川崎病患儿中呈现高表达状况,对川崎病也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北京陶然亭湖水质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评估了2011年城市典型富营养化景观湖泊——北京陶然亭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陶然亭湖水质在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与北京地区的雨季、平水期和枯水期相对应,说明陶然亭湖水质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5个采样点可划分为2类,反映了不同的污染程度和水质水平.温度、pH、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总固体悬浮物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是陶然亭湖水质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陶然亭湖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受叶绿素a浓度、温度、总磷和总氮控制,同时,总固体悬浮物浓度和有机物污染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基础上,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双染方法显示胰腺等组织中的特征性病变。方法健康恒河猴5只,小剂量(30mg/kg)多次静脉注射STZ,濒死状态时将动物安乐死。取胰腺、心脏、肾脏、脾脏、肝脏、眼球、脑等器官制成石蜡切片,用HE、PAS、Masson、天狼星红和甲苯胺蓝等方法进行特殊染色,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同时显示胰岛A、B细胞。结果模型动物的胰岛萎缩,数量减少。Masson染色见外分泌部间质内纤维增生。局灶性慢性肾炎,病变区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部分肾小球及肾小管萎缩。天狼星红染色见脾脏中央动脉管壁增厚。免疫组化双染见胰岛A胰高血糖素表达增多,胞浆呈棕褐色。B胰岛素表达减少,胞浆粉红色。结论HE染色结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可较好地对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组织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利用人工合成小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多肽制备特异性抗HDAC2抗血清,用于相关疾病的体内外诊断。方法根据HDAC2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与载体偶联后免疫动物,所制备的抗血清用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可同多肽抗原发生阳性反应,效价1∶4 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抗血清可与多肽抗原及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脑组织发生反应;免疫血清1∶100,1∶200,1∶400,1∶800四个稀释度均能与小鼠脑组织中的HDAC2反应。结论所制备的多肽抗血清可识别组织及血清中的HDAC2,可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体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在病毒的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免疫缺陷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差异。方法使用六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分析其在病毒感染后存活率、体重变化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异同。结果感染H1N1病毒的6种小鼠在观察的14d内,野生型的C57BL/6小鼠感染开始体重缓慢下降,感染后期有所回升,有半数存活;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体重随病情发展快速下降,死亡率均为100%。野生型C57BL/6小鼠感染初期为较弥漫的间质性肺炎,后期病变逐渐局限;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出现弥漫的中重度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上皮有变性坏死,但炎症细胞明显少于C57BL/6小鼠。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次感染中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分别在感染的初期和后期起主要作用,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影响着甲型H1N1病毒感染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microRNA29c(miR-29c)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了microarray芯片检测3月龄、6月龄APPswe/PSΔE9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中microRNA表达情况并利用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可靠性,通过microRNA靶基因数据库预测选出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靶基因,构建miR-29c表达载体,将其转染SH-SY5Y及HEK-293T细胞,在高表达miR-29c的SH-SY5Y及HEK-293T细胞系中验证miR-29c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将靶基因APP mRNA的野生及突变3’UTR序列克隆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检测miR-29c与靶基因的结合位点。结果根据microRNA芯片结果筛选出在3、6月龄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大脑表达均有差异的miR-29c,通过实时定量PCR证实miR-29c在3月、6月、9月龄小鼠中表达明显升高。通过microRNA靶基因数据库预测miR-29c可以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的靶基因APP,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到高表达miR-29c的SH-SY5Y细胞及HEK-293T细胞中APP蛋白表达减少。将miR-29c表达载体与带有野生及突变APPmRNA的3’UTR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未找到miR-29c与APP mRNA 3’UTR的结合位点。结论 miR-29c对APP表达的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但其调控位点可能不位于其3’UTR区域。  相似文献   
117.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干扰素-γ(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gamma,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观察组采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94 %明显高于对照组70.59 %(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O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gM、IgA和IgG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FN-γ,IL-4,TGF-β1,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8.
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他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它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在世界上,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19.
KM突变小鼠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免疫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红  刘颖  黄澜  徐艳峰  朱华  马春梅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2):54-58,I0004,I0005
目的 观察KM突变小鼠皮肤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该小鼠皮肤免疫学改变.方法 通过外部特征、常规HE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染方法对3月龄、6月龄KM突变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进行检测并与KM野生小鼠皮肤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进行比较.结果 KM突变小鼠皮肤毛稀、皮屑、皮皱等;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坏死,上皮角化过度或不全,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结缔组织炎细胞浸润等,皮肤CD3+、CD4+T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增多,同时炎症因子IL-6、IL-22、TNF-α、IFN-γ等增多;且这些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浸润3月龄较6月龄增多.结论 KM自发突变小鼠皮肤组织出现自发的慢性炎症病变,与人类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变有相类似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分子改变,有望培育成为一种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0.
姚志刚  梁良  刘羽  王响  朱华  黄澜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2):16-20,36,I0002
目的 研究中药Ⅰ号方( 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以同窝阴性的C57B 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绘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同时模型组及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前称量小鼠初始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期间,每两周逐只称量体重一次,同时称量并计算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3个月后(8月龄)依次进行社会互动行为检测、旷场实验、Rota-rod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来观察PN-1对APP/PS1小鼠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作用.结果 给药期间,相同月龄下各组小鼠间的体重、摄食和饮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互动行为检测发现PN-1显著减少模型小鼠异常增多的攻击、追逐和嗅闻次数(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PN-1能够减少转基因小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P<0.05)和高速运动时间(P<0.05),同时减少其进入中心区域的探究次数(P<0.05)并增加其修饰次数(P<0.05).Rota-rod实验结果发现,PN-1能够增加转基因小鼠在滚轴上停留的时间(P<0.05).蔗糖饮水实验结果显示,给予PN-1的转基因小鼠蔗糖偏嗜度有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1能够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社会互动行为、减少过度增强的运动能力和探究行为,提高其耐力和平衡学习能力,并减轻其焦虑、烦躁、易激惹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