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元江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1990,12(3):301-310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KLF基因家族成员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我们利用GEPIA对KLF家族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出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家族成员;在Oncomine数据库中分析前面筛选出的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KLF家族成员;采用c Bio Portal筛选出与患者预后有关的KLF家族成员共表达基因;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识别网络模块,再用STRING对网络模块进行聚类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LF家族成员中KLF13和KLF15与乳腺癌预后显著相关(p0.05);Oncomine分析显示只有KLF13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c Bio Portal中筛选出KLF13共表达基因274个;Cytoscape软件中的MCODE插件识别出网络模块3个,STRING进行GO分析发现,网络模块中基因主要参与线粒体内的翻译和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发现网络模块中涉及基因主要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场所核糖体及其氧化磷酸化等信号通路有关。以上表明KLF13可能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来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可作为一个候选的乳腺癌临床预后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3.
滇南片断热带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群落样方(50×50m)调查分析法,探讨滇南西双版纳曼仰广龙山片断热带雨林群落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1959~1991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片断森林经30多年的演化,物种数变化不大,但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24%。在片断热带雨林中,物种的消失率与新增率虽相对平衡,但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不同,呈现明显的消长变化趋势,即:在群落的不同层次中,物种消失率和新增率都是乔木(A.B.C)<灌木(D),在乔木层中则是A<B<C;就物种的不同确限度而言,消失率和新增率都是特征种<适宜种<随遇种>外来种。此外,本研究认为群落内小气候由“凉湿效应”向“干暖效应”转化,是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王跃峰  冯旭  苏健  傅鹏  邱骥鹏  朱华 《广西植物》2018,38(5):577-582
为了对广西产拳卷地钱药材进行质量控制,采用HPLC指纹图谱法对8批药材进行了研究,色谱条件为安捷伦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水溶液(D),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建立了参考指纹图谱,共有峰6个,8批广西产拳卷地钱药材HLP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75,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均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HPLC指纹图谱分析,数据稳定可靠,方法简便高效,可为广西产拳卷地钱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基于RS和GIS的长沙市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提出了基于城市、城郊生态过渡区及其周围自然生态支持系统为统一体的城市生态功能分区思想,并建立了长沙市生态 社会 经济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参数选取与权重确定,进行生态适宜度、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依据生态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功能单元内部均质性,将长沙市划分为5类城市生态功能区:Ⅰ类区占总面积的29.47%;Ⅱ类区占总面积的32.5%;Ⅲ类区占总面积的25.95%;Ⅳ类区占总面积的9.63%;Ⅴ类区占总面积的2.45%.分区结果对长沙市发展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方法优点有:制图过程定量化、自动化;可在短期内产生最新专题图产品;结合GPS和RS,可以通过监测区域边界类型的变化,进行生态环境监控,为RS数据实时进入GIS系统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06.
朱华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1):184-186
该文针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原文所依据的6个调查样地, 从其分布海拔、生境、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植物区系组成及单位面积植物种数的统计上反映出它们并非都属于同样的植被类型,即原文所称的热带山地雨林,而可能分别属于《云南植被》中所应用的热带季节雨林的次生林群落(样地I和II)、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样地V和VI)及类似于苔藓常绿阔叶林(样地III和IV)的群落类型。由于这些样地代表了不同的植被类型, 导致在对这些样地的植物多样性特征的比较上出现较大差异。对原文在资料分析和与其它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比较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作了讨论。原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西双版纳不同海拔高度上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但并不能全部运用于该地区的热带山地雨林这一特定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针对2013年3月中国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体内进行致病性及传播力的研究,并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比较。方法对新发H7N9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道排毒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等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H7N9毒株在雪貂群体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结果雪貂模型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病毒传播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H7N9病毒的致病性低于H5N1,与2009年起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当。新发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雪貂的呼吸道、心脏、肝脏以及嗅球进行复制。值得注意的是H7N9禽流感可以通过飞沫在雪貂间进行低水平的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较H5N1禽流感病毒低,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相当,H7N9禽流感病毒可在雪貂间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小鼠感染模型。方法 1×108,1×107或1×106TCID50H7N9禽流感病毒原液(A/Anhui/1/2013)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主要观测指标:临床症状、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载量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被感染的小鼠表现为竖毛、弓背、体重下降;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感染后第2天开始在呼吸道脱落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免疫组化或病毒分离方法在肺、肾、脑、肠、脾等组织检测到病毒;感染后14 d在小鼠血清中血凝抑制试验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160;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结论 H7N9感染BALB/c小鼠模型与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相似,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五种鲟鱼线粒体控制区异质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保守引物得到五种鲟鱼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全长,长度在795~813 bp。序列中包括了CBS(conserved sequence block)和TAS(termination-associated sequence)区域。利用最大似然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育树分成两枝,呈现明显的生物地理分布。分析表明,现有的鳇属鱼类不是单系群起源。五种鲟鱼D-loop序列都存在长度和数目不等串联重复序列,长度在78~82 bp之间,重复序列拷贝数在4~6次不等,因此造成了mtDNA广泛的异质性现象。不同种类的重复序列单元十分相似,达氏鳇和史氏鲟重复序列单元相似度为82.93%,西伯利亚鲟和俄罗斯鲟重复序列单元相似度为90.59%。在串联重复序列后是一段不完全重复序列。通过与已有同种的重复序列比对发现不同鲟鱼重复序列相同,不同地理区域相同物种的重复序列可能发生过分子内重组。这些表明重复序列在鲟鱼进化上具有相关意义,推测重复序列可能产生在种分化前,重组发生在种分化后。  相似文献   
110.
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红壤丘陵区是中国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支持下,以湘中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长沙市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长沙市1986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资料分析表明,湘中红壤丘陵区现状景观格局以林业景观为主,农田是景观类型中的重要组分;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的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逐年明显的增加,景观格局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应用马尔柯夫模型对于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表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的模拟预测中;对长沙市2005~2020年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居民地景观面积将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