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ATP酶活性、ATP和AB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选用鲁薯7号和徐薯18号为材料,对甘薯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及其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ATP含量、ATP酶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呈一双峰曲线,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50-70d,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栽秧后120-165d;(2)块根膨大高峰期,块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ATP含量则较低;(3)块根中ATP酶活性和ABA含量变化动态与块根膨大速率变化动态相似。讨论了ATP酶和ABA在块根膨大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2.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盛铃期以后,低密度6万株·hm-2的群体光合速率仍为最低,高密度30万株·hm-2群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中密度18万株·hm-2则保持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似,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株型变紧凑,但密度过大,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冠层结构不良,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增加密度能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但密度过高削弱了棉株个体发育,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早,造成单铃重降低。群体总光合物质累积与群体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呈显著正相关,籽棉产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仅在盛铃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超高产,应使棉花生育前期群体光合速率稳定上升,至盛铃期达到高峰值,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3.
 选用千粒重大小不同的小麦品种,研究了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对两类品种(大粒品种和小粒品种)穗部性状、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单穗平均增重速率、植株光合速率及14C同化物运输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两个小穗后,两类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单穗平均增重速率(分别表征籽粒库容活性和穗粒库容活性)相应提高,穗粒重表现为补偿性增长。两类品种比较,小粒品种的增长幅度大于大粒品种。穗粒库容活性增强使得小粒品种灌浆中后期的植株光合速率提高,使两类品种分配到籽粒中的14C同化物比例增加。从而表明,无论是植株光合速率还是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皆受库容活性的调控,调控方式和幅度因品种类型而不同。  相似文献   
24.
冬小麦拔节期不同茎蘖对低温胁迫的反应及抗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济南17和山农8355为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茎蘖功能叶和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抗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拔节期不同茎蘖功能叶和叶鞘中SOD、POD和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上升,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不同程度地上升或下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济南17不同茎蘖分为3类:主茎和一级分蘖Ⅰ、Ⅱ属强抗冻蘖组,一级分蘖Ⅲ、Ⅳ和二级分蘖Ⅰp属中度抗冻蘖组,二级分蘖Ⅱp属弱抗冻蘖组;将山农8355不同茎蘖分为3类:主茎和一级分蘖Ⅰ、Ⅱ、Ⅲ属强抗冻蘖组,一级分蘖Ⅳ和二级分蘖Ⅰp属中度抗冻蘖组,二级分蘖Ⅱp属弱抗冻蘖组.表明冬小麦拔节期不同茎蘖存在抗冻性差异,且低位蘖较高位蘖抗冻.
  相似文献   
25.
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径分布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蛋白大聚合体(GMP)是决定小麦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GMP以球形颗粒形式贮藏在小麦籽粒胚乳中,其含量及颗粒大小受亚基组成及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施氮水平与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及其颗粒粒径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40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中GMP的含量,施氮量继续增加则不利于小麦籽粒 GMP积累。小麦籽粒GMP颗粒粒径分布范围为0.375—256 μm;GMP颗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在0—240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10μmGMP颗粒数目百分比和体积百分比,表明施氮能促进大颗粒GMP的形成。不同品种对施用氮肥的反应呈现差异。大穗型品种泰山9818籽粒GMP含量及颗粒粒径分布对氮肥的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6.
花后高温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耐热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济麦20和鲁麦21为材料,分别于花后5~9d(T1)和15~19d(T2)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小麦花后不同阶段高温对籽粒淀粉积累、淀粉粒分布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高温显著降低籽粒淀粉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但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直/支链淀粉比例。处理间比较,他处理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程度较T1处理大。品种间比较,高温对济麦20的影响程度较鲁麦21大。高温使A型淀粉粒的体积、数量和表面积比例显著增加,B型淀粉粒的体积、数量和表面积比例显著降低。T1处理后,两品种籽粒蔗糖含量、蔗糖合酶(S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均略高于对照;但济麦20、鲁麦21上述指标分别于花后15、20d开始低于对照。他处理后,两品种籽粒蔗糖含量、SS、AGPP、SSS、GBSS和SB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济麦20上述指标的降幅较鲁麦21大。与其它淀粉合成相关酶相比,高温对籽粒GBSS活性的影响程度较小。两品种处理间籽粒蔗糖含量、SS、AGPP、SSS、GBSS及SBE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淀粉积累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灌浆期高温使籽粒淀粉积累量降低,一方面是由于籽粒蔗糖供应较低引起糖源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灌浆中后期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下降使淀粉合成受抑所致。  相似文献   
27.
种植密度与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8-2010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以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喷施多效唑对冬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抗折力和抗倒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藁城8901的抗倒伏能力高于烟农21,但籽粒产量低.与低密度(基本苗为180×104株·hm-2)条件相比,同一品种高密度(基本苗为240×104株·hm-2)使茎秆抗折力和抗倒指数下降,尤以烟农21表现更为明显.喷施多效唑可明显降低株高和基部节间长度,显著提高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增强其抗倒伏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抗倒伏指数与基部第2节间长度、基部(1+2)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的比例和表观倒伏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并结合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可作为半湿润地区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8.
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骨除了含有羟基磷灰石无机成分外,还有胶原、糖蛋白等少量的有机成分,这种混杂结构使骨具有独特性能。因此模拟天然骨的形成机制,采用仿生的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材料以再生骨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势在必行。本就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方法及体外模拟天然骨生物矿化和材料自组装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齐319携带的南方玉米锈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初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翠霞  杨典洱  王振林  金德敏  王洪刚  王斌 《遗传学报》2002,29(10):903-906,T002
我国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齐319高抗南方玉米锈病。通过用病原菌接种齐319分别与5个不同感病自交系的杂交,回交4个世代的P1,P2,F1,F2,BC1F110个分离群体和抗病感病参数的调查结果表明:F1整齐一致,表现抗病;F2和BC1F1抗感分离,经x^2-检验分别符合3:1和1:1的分离比例。据此,齐319携带的南方玉米锈病抗性基因是由显性单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30.
在灌溉和旱作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源库关系对小麦籽粒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农8355(大穗型)各处理A型淀粉粒体积分布、表面积分布百分比成熟期较灌浆中期明显提高,灌溉栽培条件下增幅分别在17.65%~22.88%、35.8%~39.05%,旱作栽培条件下增幅分别在1.46%~2.82%、7.05%~8.12%;山农8355各处理B型淀粉粒体积分布、表面积分布百分比成熟期较灌浆中期明显降低,灌溉栽培条件下降幅分别在34.78%~40.47%、11.73%~13.77%,旱作栽培条件下降幅分别在5.08%~7.67%、2.52%~3.43%.济南17(多穗型)各处理下成熟期与灌浆中期的A、B淀粉粒体积分布、表面积分布百分比,其变化趋势与山农8355相同,其中A型淀粉粒灌溉栽培条件下增幅分别在1.56%~5.98%、2.96%~9.92%,旱作栽培条件下增幅分别在1.76%~4.52%、1.28%~8.63%;B型淀粉粒灌溉栽培条件下降幅分别在3.46%~12.27%、1 02%~4.18%,旱作栽培条件下增幅分别在5.31%~9.87%、0.58%~3.13%.在灌溉和旱作栽培条件下源库调节对两品种A、B型淀粉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趋势表现为,减源处理A型淀粉粒较同期同品种对照处理的体积分布、表面积分布百分比显著提高,减库处理较同期同品种对照处理显著降低,B型淀粉粒粒度分布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