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漆树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生物学方面概述了最近20多年来对漆树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漆树品种和资源,形态解剖,漆汁道的发生和发育以及生漆的产生和贮存过程等,并指出了今后在漆树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
黑曲霉pepB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ICC2773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分别扩增pepB基因中的上游约1.4kb和下游约1.3kb两段DNA序列,将此两段序列按同一方向分别插入质粒pMW1中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表达单元的5′和3′端,构建成重组质粒pMW1-pepB,用于通过同源重组靶向破坏基因组中的pepB基因。同源重组则采用原生质体-PEG方法,将酶切pMW1-pepB得到的线性片段转化A.niger GICC2773菌株,通过潮霉素选择平板得到62个Hgy抗性转化子,然后采用PCR方法从这些抗性转化子中筛选到1个由于同源重组产生的pepB基因缺失突变菌株pepB29。功能分析显示该突变株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有明显下降,外源蛋白漆酶的分泌表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3.
转几丁质酶基因黑杨的获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1黑杨幼叶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高频再生体系 ,对传统的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改进 ,用来自于菜豆的几丁质酶基因 (CH5B)进行转化 ,经PCR和PCR Southern杂交鉴定 ,证实CH5B基因已整合入G1黑杨核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4.
细胞因子Midkine(简称MK)是新发现的一类肝素结合因子家族中的一员。1988年,Kadamatsu等利用差异杂交法在经维甲酸诱导分化的小鼠畸胎瘤细胞株HM-1中首先克隆到小鼠MK基因。人MK基因则最早是从λgt10人胚肾(20-24周)cDNA库和EMBL-3人胎盘基因组库获得。成熟  相似文献   
95.
淋巴管很细、管壁又很薄,里面的淋巴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一般是不容易观察到的,现介绍下列两种可行的方法。 1.硝酸银溶液(加墨汁)局部动脉注射显现淋巴管法事先配制冲洗用的3.3%等渗硫酸钠溶液和注射用的0.5%硝酸银溶液(加0.2—0.3%墨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肝泡状棘球蚴病(HAE)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HAE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HAE病人的诊疗记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人分为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组(A组)、术中病灶绝大部分切除(90%以上)组(B组)、术中不能90%以上切除或仅引流组(C组)、肝移植组(D组)。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四组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A组死亡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曲线结果显示,A组预后生存状况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前提下,对HAE病人行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效果最好,且非移植性根治性切除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初步探讨BCAA对大鼠LDH、Ca2+-ATPase、TNFα的影响.方法:Wista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CAA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摄食普通酪蛋白饲料,BCAA实验组饲料添加BCAA,5周后处死动物取标本待测.结果:BCAA显著增加血中TNFα水平,明显增加骨骼肌LDH活力,显著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Ca2+-ATPase活性,但不影响血乳酸、肌中LDH活力和心肌及骨骼肌中糖原含量.结论:BCAA具有调节LDH、Ca2+-ATPase活力,促进TNFα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细胞分为2组:ET-1刺激组:以不同浓度ET-1刺激VSMCs不同时间;阻断剂干预组:VSMCs分别与不同阻断剂[ETAR、ETBR阻断剂BQ123、BQ788,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RK、p38MAPK、JNK及NF-κB抑制剂PD98059、SB203580、SP600125及PDTC]预先孵育30 min,再加入ET-1刺激24 h。在预定时间,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不同因素下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量。VSMCs分别与不同阻断剂(BQ123、BQ788、NAC、PD98059、SB203580及SP600125预先孵育20 min,再加入ET-1刺激5 min,免疫印迹(WB)法测定VSMCs胞浆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其各自磷酸化蛋白质的水平。各项检测均重复3次。结果:ET-1能刺激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其表达量随ET-1浓度及刺激时间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P<0.01);BQ123、NAC、PD98059、SB203580及PDTC能显著抑制ET-1诱导的大鼠VSMCs MCP-1蛋白质及mRNA表达(P<0.01),而BQ788及SP600125对此作用无明显影响。BQ123、NAC与PD98059或SB203580能分别抑制ET-1刺激后VSMCs胞浆内ERK及p38MAPK的磷酸化(P<0.05,P<0.01),而ET-1对JNK的磷酸化无明显激活作用。结论:ET-1通过ETAR、ROS、ERK、p38MAPK及NF-κB诱导大鼠VSMCs产生MCP-1。  相似文献   
100.
DTOPSIS法在草莓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本地主栽草莓(Fragaria×ananassa)品种‘丰香’和‘法兰地’为对照,应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DTOPSIS法)对11个草莓品种的产量、果实品质等11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草莓品种。其中赋予产量性状指标中的平均单株产量的权重值最大,为0.3500,赋予果实品质性状指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权重值次之,为0.1500。11个供试品种中,9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种‘艳丽’的综合性状最优,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为第1位;国外引进品种‘本妮西亚’综合性状较优,Ci值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位于第2位;而‘斯坦勒’、‘丰香’、‘甜查理’、‘法兰地’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合继续引进种植。草莓新品种‘艳丽’及引入的‘本妮西亚’具有株型适中、产量高、果实硬度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良种在广西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