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各种金属离子对大腸杆菌RNase活力的影响不同,Mg~++不仅沒有抑制作用而且是大腸杆菌RNase表現活力的必需因素。Ca~(++)与Ag~(++)相似,Co~(++)对酶活力影响較小,而Ni~(++)則有抑制作用。(2)在Mg~(++)、Ca~(++)或Na~+等存在下,大腸杆菌RNase和牛胰RNase降解SRNA的速度远比HRNA为慢;利用Mg~(++)对这两种RNase活力的影响不同,在Mg~(++)存在与否下,比較SRNA与HRNA降解速度的結果指出,SRNA的二級結构是其酶解緩慢的主要原因,而Mg~(++)等金属离子对稳定其二級結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60℃仍然存在。(3)SRNA影响RNase对HRNA的降解。这种現象可能用酸溶性核苷酸与RNA一起沉淀的作用解释,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两个結构相似底物(SRNA与HRNA)同时存在相互竞爭的可能性。(4)对SRNA不能为其他核酸降解酶完全降解或降解速度緩慢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62.
组建了一个仅含PR启动子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RC,它同时含有cⅠ调控基因、多酶切位点和两个强的转录终止序列.现已成功地用于表达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hIL-3)和抗溶菌酶(HEL)抗体Fd基因,表达量均占菌体总蛋白的36%以上.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宿主菌和原核增强子序列等因素对PR启动子载体表达的影响.此外,还比较了分别以PR、PL或PRPL作为启动子时表达hTNF-α的情况,结果表明,单用PR或PL启动子可获得与使用PRPL串联启动子一样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3.
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活性筛选法从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ST7833 (Aeromonas puctata subsp.puctata ST7833)的基因组中克隆了脯氨酰内肽酶 (Prolyl Endopeptidase,简称apPEP)的基因,测定了含有PEP基因的33kb DNA片段的序列,第202092bp编码了690个氨基酸组成的脯氨酰内肽酶,经检索是一种新的PEP基因。并构建了一株组成性高效表达PEP的基因工程菌BL21/pGEMPEP。BL21/pGEMPEP在 YH培养基中apPEP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活力是野生菌的112倍,表达产物主要为可溶性的胞内蛋白,约5%分泌到胞外。非还原SDSPAGE显示为单体,分子量为76kD,与基因序列预测的分子量一致。试管培养后纯化得到了纯度大于90%的重组脯氨酰内肽酶,比活力为67U/mg。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tRNATrp 与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 的相互识别及其结构、功能关系, 纯化了枯草杆菌TrpRS并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 将TrpRS固定化, 固定化TrpRS的蛋白质回收率为95 .5 % , 活力回收率为31.3% 。研究了固定化TrpRS的酶学性质, 其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方面均比液相TrpRS有了较大的提高, 最适温度、最适pH 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工作稳定性良好。以固定化TrpRS为亲和层析介质, 对含有20 个核苷酸随机序列、长度为56 个核苷酸的单链RNA 随机库进行了3 轮筛选,RNA 群体亲和固定化TrpRS的比例从4 .3 % 上升至14 .7 % 。筛选得到了与tRNATrp 氨基酸接受茎类似的RNA二级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TrpRS可以作为SELEX 亲和层析介质, 进行模拟tRNATrp 分子的RNA 随机库的SELEX 筛选。  相似文献   
65.
本工作观察到在清醒、麻痹大鼠,电刺激黑质致密部(SN_C)或网状部(SN_R)均明显抑制中缝大核(NR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的同时,电刺激SN_C或SN_R可完全翻转电针对NRM神经元的兴奋效应,NRM神经元放电受抑制。将谷氨酸钠微量注入黑质,对中缝大核神经元亦具有抑制作用,电解损毁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腹外侧部或将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注入该处,均可阻断此抑制效应。提示黑质对抗电针镇痛机制之一是通过其DA能投射纤维作用于PAG内的DA受体,进而抑制PAG-NRM系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酵母tRNAAla的3′半分子与一个11聚的DNA片段(5′GGAATCGAACC3′)杂交后用RNase H酶解,该酶能在Ψ55的3′侧定点剪切,这样就制备得片段C3655该片段经1~2个高碘酸氧化和β-消去得片段C36-T54和C36-G53机器合成了3个酵母tRNAAla的片段,分别j是片段C56-A76,U55-A76(以U替代Ψ55)和U54-A76(以UU替代T54Ψ55).合成和制备的片段以适当的组合用T4RNA连接酶连接,产物是酵母tRNAtRNAAla的3′半分子或其类似物.3种3′半分子或其类似物分别与天然5′半分子连接得重组天然酵母tRNAAla(tRNAr)和2个酵母tRNAAla的类似物:(1)tRNAa(以U替代Ψ55),(2)tRNAb(以UU替代T54Ψ55).体外测定了它们的丙氨酸接受活力和参入活力,发现酵母tRNAAla的类似物tRNAa和tRNAb与天然重组酵母tRNAAla相比,它们的氨基酸接受活力分别降低了25%和55%,参入活力分别降低了35%和30%.说明酵母tRNAAla中的修饰核苷酸T54和Ψ55对该tRNA的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了脑啡肽基因下链二十六核苷酸中九核苷酸d-GATCCTAGA的合成。合成系采用改良的三酯法,即先合成和三个片段,然后由脱去5'-Dmt基后依次同和向5'端延伸缩合得到产物和是通过和分别同过量的d-T缩合,然后再用对氯苯磷酰双三唑对产物的3'-OH进行磷酰化得到。则是由同反应得到。在所有的缩合反应中,都采用2,4,6-三甲基苯磺酰硝基咪唑为缩合剂,缩合产物都以硅胶短柱层析分离纯化。除保护的九核苷酸未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之外,各中间片段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后的收率都在75%以上。合成的全保护九核苷酸用浓氨水和80%醋酸相继脱去全部保护基后,以DEAE-葡聚糖凝胶A-25柱层析(含7M尿素)分离纯化,经去盐后得到d-GATCCTAGA,收率31.7%。产物的5'-OH用~(32)P标记后,同系层析均一,蛇毒磷酸二酯酶部分酶解后,作电泳-同系层析双向图谱,证明核苷酸排列顺序正确。  相似文献   
68.
干扰素是一类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机体有关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能抗病毒、抗癌肿、及免疫调节等功能。pppA_(2′)p_(5′)A_(2′)p_(5′)A(简称2′-5′P_3A_3)是由干扰素作用于细胞以后诱导产生的一种寡聚腺苷酸,它能表现干扰素的许多生物学功  相似文献   
69.
生命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许多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无机盐类等的协同作用。Crick用他修改过的中心法则高度概括了生命现象的根本规律。中心法则不仅指出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并且认为DNA、RNA和蛋白质是生命规律的核心。DNA储存遗传信息并决定物种的遗传和变异。RNA不仅可以储存遗传信息并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表现功能。蛋白质表现遗传性状。由此可见DNA、RNA和蛋白质都是非常重要。要深入了解生命规律必须全面研究三者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偏废都是有害的。近年来发现RNA还具有酶的催化功能。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的传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caspase-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不同表达核酶的载体在体内的表达效果,本研究对比了3种表达核酶的真核质粒,包括RNA聚合酶Ⅱ启动的p1.5RZ107(自我剪切)和pRZ107及RNA聚合酶Ⅲ启动的嵌合于U6中的pU6RZ107在体外和在肝细胞BRL-3A内的活性,以期获得细胞内切割活性较高的的核酶载体方面的信息.结果显示,具有自我剪切功能的质粒p1.5RZ107在体外切割靶RNA的效率最高,几达80%;而体内caspase-3在RNA,蛋白水平及蛋白功能活性上均显著下降,证明核酶在体内均可有效地表达并切割底物,以pU6RZ107切割效率最高,约达65%,pRZ107次之,p1.5RZ107最低.结果表明,U6嵌合型核酶pU6RZ107体内可有效地表达核酶及下调靶RNA水平,这不仅为探讨caspase-3在凋亡途径中的作用,也可为今后的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