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亚洲兰茂牛肝菌Lanmaoaasiatica为云南珍稀的食药用真菌,属于外生菌根类真菌,在纯培养基上其部分菌丝能扭结形成原基。为了揭示调控原基发育的潜在物质,本研究运用核磁共振(1H-NMR)、气相质谱(GC-MS)和液相质谱(LC-MS)3种代谢组学技术,结合SMICA-P软件,定性及定量分析了纯培养35 d后菌丝体与原基的差异物质。结果表明,菌丝体与原基比较,3种方法共检测到谷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4-氨基丁酸、甜菜碱和海藻糖等96个显著或极显著上调的差异物质;调控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物质在原基发育中可能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丁酸等22个通路;KEGG富集分析表明,谷氨酸涉及P<0.05的所有调控通路,推测谷氨酸在原基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0.16 g/L谷氨酸可促进原基的萌发与生长。上述研究为亚洲兰茂牛肝菌的人工繁育技术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通过二甲基亚砜(DMSO)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为DMSO的降解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肠道菌群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批发酵、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DMSO的降解量与肠道菌群结构间的关系。结果 发酵液中主要检测到甲硫醚、二甲基砜、二甲基二硫醚及甲基硫代磺酸甲酯等DMSO相关代谢产物;与其他他汀相比,生理浓度氟伐他汀组菌群的DMSO降解效果最佳,可能与Proteobacteria及Solobacterium和Escherichia-Shigella等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有关。不同肠道菌群产二甲基硫醚(DMS)水平差异明显,DMS分解可能与硫代谢途径相关,涉及的微生物主要是Desulfovibrio。结论 人体肠道菌群可降解DMSO,其降解效率可能与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有关,降解产物对人体肠道菌群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223.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养殖业的益生菌。该菌可通过降低畜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减少畜禽粪便中钙及磷等物质的排出量并降低畜舍空气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等方式来改善畜舍环境。同时解淀粉芽孢杆菌能促进细胞免疫因子的分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缓解畜禽的免疫应激。此外,该菌还能分解难以降解的纤维素,中和抗营养因子,促进饲料在肠道内的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本文就解淀粉芽孢杆菌在上述几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该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弃耕地草本植被演替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不同年限的退耕弃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草本植被恢复阶段的群落学特征,用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的方法对各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其自然演替规律,并对弃耕地植被恢复的一般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草本植被恢复演替过程可明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群落(退耕1年);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 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群落(退耕2年);艾蒿(Artemisia argyi) 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 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群落(退耕3~6年);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牛尾蒿(Arternisia subdigitata) 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群落(退耕7~12年^ )。退耕3年时群落已经趋于稳定,草本植被基本上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25.
银杏叶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及多性状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全国86个银杏叶单株无性系、随机区组设计(RBE)对7个数量性状的直接、间接和多性状选择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表明,叶面积系数(Lai)和小区叶产量(Y)的遗传力(h^2)较高,直接选择Lai、NL(叶数/株)和Y的ΔG′(相对遗传增益)分别为81.94%、29.60%和26.17%。关系分析表明,长枝上的叶宽(Lw)-叶干重(Ld)、短枝上叶宽(Sw)-叶干重(Sd)、叶数/株(NL)-小区产  相似文献   
226.
为了解河南地区群体染色体畸变发病率情况,研究可能与染色体畸变有关的 因素及再现风险。综合运用多种现代细胞遗传学技术对3068例新生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染色体核型异常者进行家系分析、再现风险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新生儿染色体畸变发生率为2.74%;其中13.1%由亲代遗传,86.9%为子代新生突变;病例组84例中有46例再次生育,再现染色体畸变8例,染色体畸变再发生率为17.39%;孕妇高龄、异常妊娠史、妊娠期间致畸因素接触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可能是新生儿染色体畸变的高危因素。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and recurrence risk in Henan and inqure into the risk factors resulting in newborn chromosomal aberrations,3 068 newbors were karyotyped with several advanced cytogenetic methods.The result showed the incidence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was 2.74%(84cases),only 13.1% out of 84 aberrations were transmitted from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and 86.9% arose de novo.Within 46 second babies being born after their sibling with chromosomal aberrations,8 were abnormal karyotypes,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7.39%.The case-control study showed mothers with advanced age,mothers exposure to detrimental factors in pregancy and mothers with abnormal reproductive histories,intranter growth retardation may be the risk factors resulting in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相似文献   
227.
缺苞箭竹密度对其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个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原始林下不同密度缺苞箭竹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缺苞箭竹群落生物量、净生产量、平均单株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缺苞箭竹地上部分净增长率却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相关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除指数生长期(7、8月)外,缺苞箭竹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在生长季节内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但在缺苞箭竹生长的指数生长期,中等密度有较大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比.缺苞箭竹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取决于密度和生长时期,密度对缺苞箭竹的生物量分配格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8.
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预测误差估计方法,称为组块3×2交叉验证估计.通过基于人造与真实癌症生物数据的多个分类器上的模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均方误差意义下优于文献中常用的2折和随机5×2交叉验证估计,对于5折,10折和Bootstrap交叉验证,在大多数情形下,本文方法也具有更小的均方误差.且比10折和随机5×2交叉验证有更小的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229.
【目的】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Ivanov)是广泛分布的草原蝗虫之一,但其基因资源缺乏。为了获得大垫尖翅蝗的基因数据,对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方法】利用Illumina公司paired-end转录组的测序技术进行从头组装。【结果】总计获得了63 03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772 bp,N50为1 589 bp。通过BLAST搜索,确定有25 132条(39.87%)unigenes与NCBI数据库已知的蛋白质相匹配,其中有24 841,16 490,11 558和8 013条unigenes成功注释到Nr,Swiss-Prot,GO和COG数据库中。KEGG数据库中,7 218条unigenes形成218条代谢或信息通路。其中,189条unigenes参与外源性物质或药物的代谢通路。进一步分析显示,213条unigenes被确认为可能参与外源性物质的解毒作用,29条unigenes被确定为编码杀虫剂的目标蛋白。此外,检测到5 696条简单重复序列。【结论】该转录组测序分析将为进一步研究大垫尖翅蝗的基因功能分析及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分析奠定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30.
<正>2014年8月3日,赤峰市鸟类摄影爱好者赵国君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拉沐沦河上游的上弯子水电站(42°56'57.46″N,117°13'58.75″E)湖岸边树上发现一只黑白花斑鸟种,使用佳能EOS-1DX,佳能800 mm定焦镜头拍摄了照片。笔者随后到现场调查,于8月11日和13日又在上述区域2次发现该鸟,并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取证,查阅有关文献(常家传等,1995;颜重威等,1996;马敬能等,2000;郑作新,2002),鉴定为冠鱼狗Megaceryle lugubris。经检索文献和观鸟记录,未见其在内蒙古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