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从中草药皱褶马先蒿(Pedicularis plicata Max-im)中提取的海胆苷(echinocoside)对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的修复作用.海胆苷属于苯丙素苷的多酚类化合物.根据瞬态吸收谱分析,发现海胆苷能快速有效地对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进行修复,其机理为电子自胸腺嘧啶阴离子自由基向海胆苷快速转移.通过详细的动力学计算,得出电子转移反应速率达1.45×109dm3.·mol-1·S-1  相似文献   
172.
核酸疫苗与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的疫苗不断研制和开发,核酸疫苗是其中之一。现概述核酸疫苗的发展简史,制备及应用、优点和现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3.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等杀虫剂抗性的选育及其生化机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从用药水平低的棉田采集棉铃虫Helicover pa armigera(Hubner),在室内恒温条件下以人工饲料饲养,用氰戊菊酯等4种杀虫剂和1种混合剂经点滴法分别逐代处理棉铃虫幼虫,以选育其抗药性。用氰戊菊酯选择15代,抗性达311倍;而用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分别选择13代、14代及13代,抗性仅分别达10.8倍、3.5倍及5.2倍,抗性发展较慢;甲基对硫磷与辛硫磷的混合剂选择12代,抗性也只有4.8倍。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用生测法测定酶抑制剂和生化法测定酶活性的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主要与幼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4.
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猪轮状病毒(PoR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依据GenBank上登录的PoRV VP7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6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外引物与内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和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外引物与内引物浓度比为200nmol/L∶2 400nmol/L(1∶12)、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64 U/μL、Mg2+浓度为2.5 mmol/L、dNTP浓度为1.0mmol/L,在恒温(60℃)条件下作用60min,扩增效果出现明显"梯状"条带,同时对建立的RT-LAMP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其只有PoRV获得特异性扩增条带,与其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等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分子拷贝数为1.0×102拷贝/μL,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反应结束后肉眼可见阳性扩增产物出现白色沉淀,加入SYBR GreenⅠ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判定结果。该方法适用于野外、基层部门和海关快速检测PoRV的新方法,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水母暴发给近岸人类的生活、渔业资源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带来影响。这些近岸海域暴发的水母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来维持或扩大水母种群数量。在水母生活史中,螅状体的无性繁殖是决定水母体数量的关键阶段,因此对此阶段进行研究。设置了4个温度水平(9、12、15、18℃)、3个食物水平(5个卤虫/螅状体、20个卤虫/螅状体、40个卤虫/螅状体),在12个组合条件下研究温度和食物水平对海月水母螅状体无性繁殖能力和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月水母螅状体繁殖子体的各种方式中,匍匐茎生殖是主要的繁殖方式,出芽生殖次之,纵向分裂以及足囊出现几率极低。食物对海月水母螅状体产生总子体数影响显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食物水平越高,海月水母螅状体繁殖子体的能力越强。食物和温度对螅状体发生横裂均有影响,但温度对螅状体横裂的影响更大。温度对螅状体的横裂率影响显著,食物影响不显著。碟状体的释放发生在12、15、18℃的条件下,温度是影响海月水母螅状体通过横裂生殖释放碟状体数量的最重要因素。可见在螅状体无性繁殖阶段,温度和食物对繁殖方式的影响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比较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HER2+)的患者既往接受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后再次接受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共247例(I-III期170例,IV期77例)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首次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211例(I-III期134例,IV期77例),再次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患者36例(I-III期)。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或提前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预后的临床结果,生存评估使用Kaplan-Meier法。结果:I-III期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未预先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6个月和预先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组为28个月(危害比[HR],1.45;95%CI,1.05-2.02[P=0.012]);I-IV期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未预先使用曲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7个月,客观缓解率58%;临床获益率77%;预先使用曲妥珠单抗组为25个月,客观缓解率28%;临床获益率37%;调整后的比值比为客观缓解率0.37(9%CI,0.18-0.77;P=0.010)和临床获益率0.28(95%CI,0.14-0.59;P=0.014)。单因素分析没有提前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组中位总生存率较长(P=0.012)。多因素分析发现总生存率没有显著差异(P=0.19)。结论:当曲妥珠单抗用于转移性疾病,没有提前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乳腺癌患者临床结果优于提前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h TERT活性在心衰发生进程中的变化情况和意义。方法:按照筛选要求选择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分为心衰组(49例)和非心衰组(44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及疾病情况,超声检测患者心脏功能,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用PCR方法检测端粒长度和端粒酶h TERT活性。结果: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加,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在第1、7天,心衰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长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端粒酶h TERT活性明显增强。第7天较同组第1天端粒长度有所增加,端粒酶h TERT活性有所减低,但与对照组相比,端粒长度显著缩短,端粒酶h TERT显著增高(P0.05)。结论:心力衰竭后患者端粒长度和端粒酶h TERT活性明显变化,并随心衰发病具有一定波动,提示端粒和端粒酶可能参与了心衰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8.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二科住院和门诊复查的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共25例,单一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以及HBe Ag定量。结果:治疗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HBe Ag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有效的降低HBe Ag量,促进e抗原转阴,减少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9.
目的:通过对榆林市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跟踪观察,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榆林市12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跟踪随访12个月,在就诊后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检测全部患者的血糖水平、C-肽释放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总结患者的胰岛功能变化特点。结果:随访期间,糖尿病患者C-肽释放量持续降低,且在就诊后3个月内,C-肽释放量下降明显(P0.05),与就诊后6个月时及12个月时比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放量持续降低,就诊后3个月内下降最明显(P0.05);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持续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持续升高(P0.05),且与6个月时和12个月时比较,3个月时变化幅度最为显著(P0.05)。结论:随着病程的延长,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逐渐降低,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且3个月内患者的胰岛功能下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美罗华与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自2010年-2015年常规治疗无效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共18例,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应用标准剂量美罗华(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患者8例,小剂量美罗华(每次100mg,每周1次,共4次),患者1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美罗华治疗4周后有效率较标准剂量无明显差别(P0.05);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不良反应率相对标准剂量要显著降低低(P0.05)。结论: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剂量美罗华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