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三带喙库蚊体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猪场蚊虫是否能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方法】采集发生PRRS疫情的3个养猪场蚊虫样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PRRS病毒核酸,取阳性蚊虫样本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以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进行病毒的鉴定。【结果】 养猪场内的蚊虫主要有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chus、凶小库蚊Culex modest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obturbans,其中三带喙库蚊占86.76%;以PRRS病毒N基因引物进行扩增,三带喙库蚊样本呈现阳性反应,而其他蚊种均为阴性。在蚊虫接种的Marc-145细胞中可见细胞融合和空泡形成等细胞病变效应;用抗PRRS病毒N蛋白抗体和羊抗猪IgG(H+L)-FITC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感染细胞呈现黄绿色荧光;以NSP2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发现库蚊源病毒与相应猪场猪源病毒中相应基因的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猪舍优势蚊种,并能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112.
密度对缺苞箭竹凋落物养分归还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缺苞箭竹-紫果云杉原始林下,选取3个密度(D1、D2、D3)的缺苞箭竹,研究了密度对缺苞箭竹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密度缺苞箭竹的年凋落物量分别为793.2、1135.7和1458.5kg.hm-2,C归还量分别为370.7、516.2和671.5kg.hm-2,5种主要养分归还量分别为16.3、22.9和29.3kg.hm-2,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密度养分年归还量中均以Ca最高(占总量的48%~58%),P和Mg最低(3%~5%),总体排序为Ca>N>K>Mg、P.除高密度(D3)缺苞箭竹在8月有一个凋落与养分归还小峰外,10月生长季末是各密度缺苞箭竹凋落及养分归还高峰期.不同密度缺苞箭竹叶N和K的再分配能力无显著差异,P的再分配能力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强,Ca、Mg则显著积累.缺苞箭竹P的养分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高,表明P可能是缺苞箭竹生长更新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不同月份、不同密度下川西亚高山丘桦(Betula albo—sinensis)幼苗土壤蔗糖酶活性对温度升高(ET)、大气CO2浓度升高(EC)及其复合作用(ETC)的响应.结果表明:ET处理下,各月份土壤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5、6、9和10月份达到显著水平(P〈0.05);EC处理下,各月份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各月份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高密度根际土壤(HR)〉低密度根际土壤(LR)〉高密度非根际土壤(HN)〉低密度非根际土壤(LN);不同月份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对ETC和遮荫(CS)处理的响应不同,其响应动态与季节变化、植物密度以及蔗糖酶在土壤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一个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原始林下不同密度缺苞箭竹凋落物及其生物元素含量的动态,比较了凋落物与新鲜叶中生物元素含量的差异,探讨了生物元素在缺苞箭竹体内的潜在内转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内,缺苞箭竹凋落物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凋落物中C、N、P、K含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减小,但Ca、Mg含量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凋落物和新鲜叶中的C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二者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凋落物的N、P、K含量表现为在5、6、7月依次升高,7月以后逐渐下降的格局,且凋落物中的含量明显低于新鲜叶;凋落叶的Ca含量明显高于新鲜叶,但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凋落叶的Mg含量在缺苞箭竹指数生长期最低,而新鲜叶中Mg含量在缺苞箭竹指数生长期最高。缺苞箭竹密度对生物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影响。内转移率表现为K>N>P,且P的内转移率随着缺苞箭竹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缺苞箭竹密度对K、N的内转移能力影响较小;C在缺苞箭竹植株体内的内转移现象不明显;Ca在凋落物中的积累率随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而增大;Mg元素的积累率随着缺苞箭竹密度增加越来越高,而内转移率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15.
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热带树木的生长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预测全球变化下热带森林固碳能力的变化。目前对热带树木径向生长以及木质部发生季节动态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微树芯和生长环法对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落叶树种楝(Melia azedarach)2021年的年内径向生长和木质部发生季节动态进行监测,结合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楝的径向生长过程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21年楝的扩大细胞在3月1日(年积日(DOY):60.2±1.6)开始出现,细胞壁加厚在12月11日(DOY:345.4±3.1)结束,年生长量为7.76 mm,最大生长速率为0.039 mm/d。生长环监测显示,楝在3月18日(DOY:76.6±8.6)左右开始生长,10月13日(DOY:286.4±6.8)生长结束,年径向生长量为(6.25±2.35)mm,最大生长速率为(0.056±0.02)mm/d。楝的径向生长速率与降水(r=0.77,P<0.001)、平均温度(r=0.61,P<0.05)和最低温度(r=0.67,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r=-0....  相似文献   
116.
117.
氨,乳酸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8.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株假丝酵母全细胞长链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处理数据,对菌株进行分类。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中共含有38种脂肪酸,其中软脂酸(C_(16:0))、棕榈油酸(C_(16:1))、硬脂酸(C_(18:0))、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和亚麻酸(C_(18:3发))等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它们占总含量的90%以上。对脂肪酸的主分量分析将35株假丝酵母分为两个类群,分群结果与表观性状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似,根据脂肪酸对一些菌株亲缘关系的测定也有与表观性状分析类似的结果。酵母菌全细胞脂肪酸的分析为探索酵母菌系统分类关系提供了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昆明种小鼠肺肿瘤短期诱发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兔胃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兔体及其它某些哺乳动物的重要生理细菌,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autochthonous flora)。它是一属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形性厌氧杆菌。该菌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