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为研究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methyl-CpG binding domain protein 2,MBD2)在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通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未孕小鼠(d0)和不同孕天小鼠子宫MBD2的表达情况。qPCR结果显示,d0至d7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均有MBD2 mRNA表达,在d5至d7高表达。MBD2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与qPCR结果相符。MBD2蛋白在孕d1到d4中度表达于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在d5至d7基质细胞表达增强,主要表达于蜕膜区。假孕小鼠子宫内膜中,MBD2在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中中度表达,d5至d7基质细胞表达明显减弱。动物模型中,宫角注射MBD2基因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可抑制MBD2的表达,降低人工诱导蜕膜化反应和蜕膜化标志物PRL的表达。MBD2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模式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蜕膜化过程。  相似文献   
22.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钙网蛋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印迹及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未孕(d0)和妊娠d1、d2、d3、d4、d5、d6、d7天小鼠子宫内膜中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的表达规律, 探讨CRT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RT mRNA在妊娠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孕小鼠(P <0.05), 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间接免役荧光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RT表达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腺上皮以及腔上皮, 并在妊娠第4、5天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呈现高峰.实验结果提示, CRT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的持续表达, 可能通过调节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而调节胚胎滋养层细胞的黏附、侵袭, 参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23.
建立RNA干扰 (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nm23-M1基因表达的骨髓瘤SP2/0细胞株, 初步探讨nm23-M1基因对小鼠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针对 nm23-M1 mRNA序列设计3个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序列, 分别构建表达这3个序列及阴性对照序列的pGenesil-1重组质粒, 再转染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并经G41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印迹检测3个重组质粒对nm23-M1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抑制效果, 然后用MTT法观察抑制nm23-M1表达对SP2/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设计的3条siRNA不同程度地特异抑制骨髓瘤SP2/0细胞nm23-M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 其中siRNA-2抑制作用最强, 其对nm23-M1 mRNA和蛋白质的抑制率分别为74.4%和62.1%; 且siRNA-2抑制nm23-M1基因表达后SP2/0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P < 0.05).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enesil-1-nm23-M1 siRNA重组质粒, 筛选出稳定抑制nm23-M1基因表达的SP2/0细胞株, 提示抑制nm23-M1基因表达有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nm2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nm23家族除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它还参与调节正常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nm23-M1/NDPK A的表达,以未交配鼠作对照,为进一步阐明胚泡着床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RT-pCR结果显示,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nm23-M1/NDPK A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着床点明显高于着床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m23-M1/NDPK A蛋白表达,也得到一致的结果。提示nm23-M1/NDPK A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5.
生理性低氧在胎盘发育及滋养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HIF1α是响应低氧诱导的关键因子之一,但生理性低氧通过HIF1α影响胎盘发育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HIF1α的下游靶基因和绒毛外滋养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筛选出两者交集基因作为HIF1α调控绒毛外滋养细胞分化的潜在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26.
正常人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们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首次对正常人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Cd)变异作了研究,并将绒毛细胞染色体Cd变异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染色Cd变异进行了对比。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某些染色体存在Cd迟滞复制现象,并对此作了讨论。 Abstract:Centromeric dots(Cd)variation of chorion tissue chromosomes were studied by a simultaneous silver staining of both NOR and Cd.Comparison analysis of Cd variation for the chorionic villus samples and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We observe an event of Cd delaying reproduction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vent and X chromosome delaying reproduction as well as chromosomeal nondisjunction.  相似文献   
27.
为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的死亡受体(mouse killer,MK)对小鼠子宫基质细胞蜕膜化进程的影响,构建MK基因过表达和siRNA干扰重组腺病毒.原代培养的小鼠子宫基质细胞感染MK过表达或者干扰重组腺病毒并诱导蜕膜化,72 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蜕膜细胞的标志物催乳素(prolactin,PRL)与蜕膜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妊娠d4小鼠子宫角注射MK重组腺病毒,观察胚胎植入点的数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诱导的蜕膜细胞中过表达MK使得催乳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蜕膜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而siRNA干扰之后催乳素的含量显著升高,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但是,宫角注射MK基因过表达和siRNA干扰重组腺病毒之后,胚胎植入数量均显著减少(P<0.01).提示MK基因通过参与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蜕膜化进程,调节蜕膜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从而影响胚胎的植入.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人绒毛外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确定DEHP的作用浓度,Transwell小室检测DEHP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Rea;-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侵袭与迁移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00μmol/L及以上浓度的DEHP可促进HTR-8/Svneo细胞侵袭、迁移及MMP-2、MMP-9的表达,并上调p38、JNK的磷酸化,而DEHP的作用受p38与JNK的抑制剂拮抗。由此证明DEHP可通过p38、JNK信号通路上调MMP-2、MMP-9的表达,进而促进HTR-8/Svneo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29.
该研究探讨了孕早期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暴露对卵巢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将SPF级健康成年雌雄昆明小鼠交配合笼,次晨查得阴栓则记为孕第1天(D1)。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B(a)P组(n=60),每日称重后以0.1 m L/10 g动物体重分别灌胃给予玉米油和0.2 mg/(kg·d)浓度B(a)P。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孕D4小鼠血清雌激素(estrogen,E2)、孕激素(progesterone,P4)和褪黑素水平;q RT-PCR检测孕D1~D4小鼠卵巢组织雌孕激素合成限速酶17β-HSD1(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和P450SCC(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m RNA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卵巢组织褪黑素受体MT1(melatonin receptor 1)、MT2(melatonin receptor 2)蛋白质水平。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B(a)P暴露导致孕早期小鼠血清中E2、P4明显降低;同时,卵巢雌孕激素合成限速酶17β-HSD1和P450SCC m RNA水平下调(P0.05)。B(a)P组小鼠血清中褪黑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卵巢黄体细胞MT1、MT2蛋白质水平下降(P0.05)。综上所述,褪黑素及其受体可能参与了B(a)P诱导的孕早期卵巢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0.
蛋白质组技术在鼠胚胎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揭示基因组精细结构的同时,还显示出基因数量的有限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随分析仪器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创立了与基因组相对应的蛋白质组学,将精力集中于从生命功能的执行体---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生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人们对生殖尤其是人类生殖的分子机制了解仍很贫乏。鼠胚胎发育过程蛋白质组的研究,为了解人类生殖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