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GIS和RS确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布的环境范围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对遥感数据进行景观分类和对环境因子进行空间表达基础上,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确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布的环境(包括年均温、年降水量、坡度和坡向)范围.结果表明。从苔原、岳桦、云冷杉到阔叶红松林,最适海拔高度范围依次为1780-2212、1705-1956、1042-1625、823-1184m;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4.75~-2.40℃、-3.42~-2.07℃、-1.49-1.39℃、0.71-2.37℃;最适降水范围分别为1034~1110、1014-1060、883-1017、824-925mm;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平、缓坡地上,并与坡向关系密切。苔原在各个坡向上均有分布。且在各个坡向上分布面积的变化不大;岳样、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山杨白样林主要呈现北、西北向分布,其次为东北、西向分布;落叶松林主要为东北向分布。其次为东和北向分布;疏林主要为西向分布,其次为西南、西北和南向分布;风倒区主要为西、西南、西北向分布。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贮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0~ 40cm土壤有机碳(SOC)贮量,以及原始兴安落叶松林皆伐后营造人工林过程中SOC碳源/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SOC贮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在林龄15 ~26 a.与原始落叶松林相比,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库初期(10 ~26 a)表现为碳源,之后逐渐转变为碳汇,林龄61 a时SOC贮量达158.91· hm-2.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库的垂直分布表现为初期下层SOC贮量高于上层,26 a后上层高于下层,说明人为干扰对该地区森林土壤碳库垂直分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主伐年龄以>60 a为宜.  相似文献   
13.
栗斑腹在吉林省为留鸟 ,一年可繁殖两次 ,其雏鸟为典型的晚成鸟。 4月末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 ,5月中旬产卵。雌雄鸟筑巢时间分别是 43 min/d和 3 6min/d(筑巢第 4天 )。平均窝卵数为 5 .0 9± 0 .5 8枚 /巢 (n=3 1 ) ,孵卵前、中、后期雌鸟孵卵占白天活动时间的 3 5 %、74.5 %和 67.6% ,孵化期为 1 2 d,孵化率为 3 6.3 % ,2、8日龄喂雏分别为 4.5次 /h和 9.0次 /h。雏鸟的体重及外部器官的发育除嘴峰外 ,生长曲线均符合 Logistic方程 ,而嘴峰长的生长近似直线 ,栗斑腹雏鸟生长发育体重的生长模型为 :W =1 4.95 /1 +(e- 0 .552 ( t- 3.6 3) ) ,雏鸟 1 1日龄后出飞 ,繁殖成活率为 2 7.7%。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是21世纪生态系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之一.简单实用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理论和方法需要可操作性的概念和一个全面、简明、易操作且规范化的指标体系,它们是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基础.以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为例,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解和评价出发,通过引入模式生态系统集的思想,提出了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解的独创看法,并以此提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新方法--健康距离(HD)法,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同时,针对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和面临的各种具体健康问题,提出了基于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属性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并具体到各度量指标,为下一步的健康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树木年轮分析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树木年轮的宽度、密度、图像分析、同位素含量等都与气候因子温度、湿度以及大气成分的变化成复杂的相关关系。本文总结了树木年轮分析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以及重建大气CO2浓度中的应用,同时利用树木年轮分析对全球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争议等作了简要的探讨,并对未来全球变化中的年轮年代学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简易森林土壤容重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在评述流域生态学定义、来源及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流域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文章认为流域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是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尽快地系统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采伐强度与森林病害的发生袁志文,王庆礼,代力民,钟兆康,赵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DifferentCuttingintensitiesandIncidenceofForestDiscasesinBroadL...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一般性途径探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成为21世纪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核心内容.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测度、评估和管理开始做出积极的探讨和实践,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应用上的评价方法、评估途径和框架,为解决陆地生态系统危机甚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概念和一系列研究手段.但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仍然没有通用有效的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一般模式.文中简要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问题,提出有效评估森林健康的3个前提:1)清晰明确的概念框架;2)充分有效的数据信息;3)正确合理的研究途径和技术手段.并分别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阐述了可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的途径:长期研究和定位监测、时空互换、历史研究途径、经济价值评估及其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王惠  代力民  邵国凡  郎庆龙  杨宝山  邓红兵  王庆礼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149-2149,2152,2151,2150
通过5年连续调查研究,发现辽宁丹东地区天然次生柞林中及部分柞树经济林中柞树菌根菌种类共有36种,隶属于7个科13个属,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柞树菌根菌的生态分布与共生树种、树龄及季节的关系,结果表明,与蒙古栎共生的菌根菌种类最多,达29种;红菇属种类与柞树共生的树龄范围最广,鹅膏属种类偏重于与树龄较大的柞树共生;夏季的7、8月份为菌根菌发生的高峰期,75%的种类在7月份发生。100%的种类在8月份发生,8月中下旬菌根菌发生的相对密度最高,分别为19.5%和1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