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已建立的抗破伤风类毒素和抗狂犬病病毒的抗体半定量检测ELISA试剂,建立检测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半成品和成品效价的可靠方法,依靠统计分析技术,推算出抗体ELISA效价,发现其与小鼠血清中和试验(SNT)检测的抗体效价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极好,可用于ELISA对SNT的稀释范围的确定,提高其准确性,还可部分替代SNT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缩短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122.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酶学生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界中筛选出可分泌高产木聚糖酶的黑曲霉,并对其产酶条件和酶学特性进行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培养48 h后,所产的木聚糖酶比酶活最高,达到1645.66 U/g;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其比酶活达到了2 698.28 U/g.最优培养基组成(质量分数):麸皮75.0%、玉米12.5%、豆粕12.5%.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4.5.  相似文献   
123.
中华竹鼠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贵波  王平 《兽类学报》1996,16(4):303-308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AP法)对10种GIEC在中华竹鼠(Rhizomyssinensis)15个胃肠段中的分布作了观察和统计分析,以探讨中华竹鼠胃肠内分泌细胞与其特殊食性的适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华竹鼠胃肠中可能至少有7种免疫反应活性内分泌细胞。与大熊猫相比,尽管都以竹类为主食,但由于取食行为不同,它们GIEC的分布型不尽相同.这些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表明GIEC的分布不仅与食物组成相关。也可能与取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24.
一株锰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锰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孟佑婷  方瑶瑶  杨素玲  王平 《微生物学报》2016,56(11):1699-1708
【目的】获得锰氧化细菌,对锰矿周边土壤中生物所参与的锰氧化过程进行初探。【方法】依据细菌是否能氧化Mn(Ⅱ),形成棕褐色锰氧化物进行筛选。利用染料LBB对生成的锰氧化物进行检测。通过考察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特征和16S r RNA基因、gyr B基因、gyr 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筛选菌与所在属已知锰氧化菌的亲缘关系。利用LBB显色法检测氧化锰的动态生成,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生物氧化锰的表征。【结果】获得1株锰氧化细菌菌株,命名为CP133,综合形态、生理及分子分析结果,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离菌株与多株分离自海洋及土壤的芽孢类锰氧化菌在进化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与其他菌株比较菌株CP133具有较强的锰氧化能力,进入稳定期后可生成紧密结合在菌体周围的无定形态生物氧化锰。【结论】从锰矿周边土壤分离出1株具有较强锰氧化功能的蜡样芽孢杆菌,丰富了土壤芽孢类锰氧化菌的资源,同时也为锰矿周围土壤与锰氧化菌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线索及材料。  相似文献   
125.
摘要 目的:探讨复发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GCT)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复发A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14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共收治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的患者97例,复发AGCT患者24例,复发率24.7 %。初次复发距离初次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69个月(24月-144月)。24例复发AGCT初发平均年龄42.8岁(24岁-60岁)。初诊时肿瘤最大直径<10 cm 15例,肿瘤最大直径≥10 cm 9例。初次FIGO分期:I期14例,占58.3 %,II期3例,占12.5 %,III期7例,占29.1 %。I期患者中肿瘤破裂8例。所有病例初次治疗时均接受手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手术8例,接受非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16例。初次手术后14例患者接受了化疗,其中I期患者14例,有4例接受辅助化疗,有10例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复发后有7例患者发生多次复发。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I期患者肿瘤破裂为导致复发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GCT为低度恶性肿瘤,有远期复发和多次复发的风险,FIGO分期是影响复发的因素,晚期的患者更易复发。对于部分临床早期患者,肿瘤破裂也会增加复发的风险。AGCT患者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6.
127.
植物地上竞争与地下竞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王天慧  周道玮  张红香 《生态学报》2007,27(8):3489-3499
植物地上光竞争和地下水分与营养的竞争过程十分复杂,并且与竞争机制密切相关。从地上和地下竞争理论、两种竞争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分离地上和地下竞争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指标等几个方面综述和分析目前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国内研究者在本领域进一步展开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设计参考。总结了与地上、地下相对竞争强度有关的优化分配理论,地上、地下竞争随生产力梯度的变化,资源异质性对地上、地下竞争机制的影响。介绍了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相互作用类型以及目前提出的两种作用机制。对常用的3种分离地上、地下竞争的方法:盆分隔、间植分隔和目标植分隔法以及表达竞争强度和竞争重要性的指标和公式进行了归纳。提出未来的研究内容,认为在开展此类研究时,应考虑到实验植物的生理学特性、发育状况、立地生产力跨度范围以及竞争持续时间等方面因素,并认为发展地下竞争研究、深入探讨根系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子和过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8.
以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的4块样地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这2种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状况和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通过分析4块样地"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同一组分的C、N含量差异显著,P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样地各组分间C、N含量差异显著,均为叶片凋落物土壤,P含量则为叶片土壤凋落物;(2)不同样地叶片C∶P、N∶P比值和凋落物与土壤C∶N比值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同一样地叶片、凋落物、土壤的C∶N、C∶P、N∶P比值差异显著,均为凋落物叶片土壤;(3)黄背栎林叶片-土壤C含量、C∶P比值和凋落物-叶片N∶P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巧家五针松林凋落物-叶片C、N含量和叶片-土壤P含量、C∶N、N∶P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4)土壤N元素缺乏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P元素主要源于土壤矿物风化释放,而非生物小循环。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红海榄及其支柱根的定位,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最小距离3个参数对特呈岛不同群落的红海榄支柱根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海榄纯林、红海榄+白骨壤、红海榄+木榄混交林3种不同群落中红海榄支柱根的平均角尺度分别是0.772、0.692和0.636,大于均匀分布的取值范围[0.475,0.517],属于聚集分布格局;支柱根的直径大小比数和高度大小比数均接近0.5,从直径大小比数来看,在参照支柱根与相邻支柱根的结构单元中,径级分布较均匀;高度大小比数和直径大小比数在描述红海榄各参照支柱根与相邻根之间的生长优势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3种群落中红海榄支柱根的最小距离分别是2.83、1.00和2.24 cm,平均距离分别是10.54、9.07和8.63 cm。3个结构参数量化了参照支柱根与其相邻根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红海榄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0.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蒙古高原黄耆属属下部分争议类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用11条ISSR引物对8个种的45份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条带18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7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4.7%。用NTSYSpc2.10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3处,45份材料被划分为7大类群,其中,科布尔黄耆(Astragalus koburensis)与乳白花黄耆(A.galactites)聚为一支,表明前者可能仅是后者的生态型,应当处理为后者的异名;不同产区的糙叶黄耆(A.scaberrimus)和变异黄耆(A.variabilis)分别聚为一支,其各自的形态变异得以区分,但均应属于种内变异的范畴;莲山黄耆(A.leansanicus)与长管萼黄耆(A.limprichtii)分别聚为一支,支持将二者处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种。在相似性系数为0.66处,45份材料又被划分为4大类,类群的划分与黄耆属属下"组"的划分接近,但又存有差别。PCoA分析的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基本一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组为单位划分黄耆属植物具有合理性,但部分组的设立以及部分种的归属仍需调整,准确地揭示黄耆属植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材料采用多种分子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