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研究了稻田常用杀虫剂杀虫双、甲胺磷、扑虱灵3种农药对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 捕食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功能的影响。提出用功能减退率来综合评价农药对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24h杀虫双常用浓度540mg/L、810mg/L对狼蛛的杀伤力为12.63%、27.57%。功能减退率分别高达65.41%和81.3%;甲胺磷100mg/L24h对狼蛛的杀伤力和功能减退率分别为49.8%和68.56%。这2种药剂对狼蛛的作用机制不同,甲胺磷毒性大,狼蛛死亡率高,但对非致死狼蛛的捕食功能减退率比杀虫双处理略小,狼蛛的捕食功能恢复快于杀虫双处理。杀虫双处理的浓度越高,狼蛛的功能减退率越大、功能恢复越慢。扑虱灵对狼蛛的杀伤和功能减退均不大。2种药剂处理后狼蛛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约需7d左右。田间试验表明频繁地使用甲胺磷削弱了天敌功能导致飞虱再猖獗。  相似文献   
132.
钙荧光探剂折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33.
于2014年4月在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使用竖琴网采集到4只体形较小的雌性蝙蝠样本,其形态特征为无鼻叶结构,具漏斗状耳廓和披针形耳屏,前臂长32.30~34.11 mm,胫骨长16.47~17.72 mm;头骨较扁平,颅全长13.99~14.59 mm,脑颅高4.66~5.17 mm;齿式为2.1.3.3/3.1.3.3=38。经鉴定为泰坦尼亚彩蝠(Kerivoula titania),是广东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首次报道了该种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声波类型属于调频(FM)型,峰频(114.3±3.9)k Hz,带宽(117.8±12.3)k Hz,脉冲持续时间(1.7±0.3)ms,脉冲间隔时间(12.9±1.3)ms。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34.
毛翼管鼻蝠在广西和江西分布新纪录及其性二型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3年分别在广西北流大容山和江西井冈山用蝙蝠竖琴网分别采集到1只和9只蝙蝠标本,主要特征为:体型中型,鼻部前端呈短管状,背部毛基黄褐色,毛尖褐栗色,头骨和牙齿均粗壮。在室内使用Pettersson D500X超声波接收仪录制其静止和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其超声波为FM型,飞行状态下主频率51.3~59.0 k Hz。根据形态特征鉴定该蝙蝠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是广西和江西两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对该种蝙蝠雌雄标本进行对比发现,6项外部形态和头骨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持该种具有性二型现象。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  相似文献   
135.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单个细胞中特定物质的含量。通常在测含量的同时还要求获得单个细胞内此种物质分布的面积。对形状规则的被测物质,一般常用目镜测微尺测出长度,再算出面积。但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适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单个细胞。我们在采用双区法,在测量物质含量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测出不规则形状细胞內被测物质所占的面积。显微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含量的方法中常用的有两种——双区法和双波法。在公式推导中有一项被测物面积:B(1-F),其中(1-F)是测量光阑面积中含有被测物部份所占的百分数,B是测量光阑面积。在双区法中(1-F)=(1-T)/(1-T~*)(其中T~*是测量  相似文献   
136.
MPV_2显微分光光度计是西德Leitz的产品,可对细胞内物质作定量测量。仪器原有的测量光阑是连续可变的虹彩式光阑,测量过程中用目镜测微尺读出光阑的直径,按内接多边形或圆的面积公式近似求出光阑的面积。用双区法、双波法测定细胞内物质相对质量时,由于被测物的相对质量与测量光阑面积成正比,因此如对光阑直径的读数稍有误差,就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每测量一个细胞,都要在目镜测微尺上读光阑直径,既费时又费力。为此,我们设计  相似文献   
137.
<正>前言 1940年Verwey根据抗原性的不同,进行了葡萄球菌菌株的分类。当时分成五种细胞成份,其中之一的成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并发现有的菌株有,也有些菌株则没有这成份。 1958年Jensen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I株发现了相同的抗原,为不含糖的  相似文献   
138.
<正> 近年来,基因工程学的发展,有可能大量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纯品,有利于开展TNF的基础研究和探讨其有关生理意义。过去认为TNF仅对肿瘤细胞有作用,但是它对许多正常细胞也起作用,其生物学活性是多样的。本文概述其最新研究进展。 TNF是将脂多糖(LPS)静注于卡介苗致敏的小鼠,血清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经注入皮下移植Meth A肉瘤的小鼠体内,可使肉瘤组织出血坏死,故而得名。TNF是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由于它在体外可以直接杀伤某种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则无影响,因此有希望作为抗肿  相似文献   
139.
在粗荧光素酶液中加合成的荧光素和不加荧光素,观察其发光反应动力学,反应系统中外加荧光素后,发光强度明显增加,以适当低浓度的荧光素酶液的发光强度增加最大。在室温(20℃)下,不同贮放时间的荧光素酶液,其反应活性随贮放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外加荧光素后,反应活性可以恢复并达到最大后保持恒定。在-15℃贮放一年后的荧光素酶粉剂,反应活性下降,外加荧光素后,反应活性可以提高到原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0.
用蛋白激酶C的抑制剂Staurosporine(10nmol/L)处理HeLa细胞,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不是由于引起细胞死亡,而是因为细胞被阻断在G2期。这种阻断作用伴随着HeLa细胞多倍体的形成,提示Staurosporine抑制了HeLa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后引起的细胞阻滞,对细胞核的周期运转没有影响。进一步的探讨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干扰细胞骨架的正确分布形成的,表明蛋白激酶C对于HeLa细胞由G2到M期正确过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