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概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常用的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镜检法、熏蒸系列方法、底物诱导系列方法、成分分析法和比色法。对这些具体测定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指出了应用这些方法须注意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
赣西北食(药)用菌的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晔  罗敏  许祖国  李军  方亮 《菌物研究》2004,2(2):31-37
报道了赣西北地区的食 (药 )用真菌 12 4种 ,其中 7种为江西的新记录种。为本地区大型野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3.
水稻不育系安农S-1育性转换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自然环境和高温温室内对安农S-1的不同部位进行高温、低温诱导处理,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诱导部位进行了研究。总共进行了8种处理,结果表明:安农S-1的育性转换时期是从花粉母细胞形成到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之前。在育性转换时期,处于高温的条件下,根部低温处理不能诱导安农S-1可育,穗部低温处理可以使安农S-1保持可育,可见安农S-1的温度敏感部位在幼穗。aprz基因和育性相关,用RT-PCR方法研究了aprt基因在安农S-1不同部位和不同温度环境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幼穗中aprt基因的表达在高温环境中被大幅度下调,而在叶中和根中的变化比较小,这说明幼穗对温度最敏感,从侧面验证了引起安农S-1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部位是在幼穗。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鸡胚胎生殖细胞(EG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可能性.EGCs经类胚体(EB)阶段,以维生素A酸(RA)等进行诱导,在NSCs选择性培养基中筛培养扩增7 d,观察形态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nestin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estin等NSCs特异性标志物,并对其扩增及分化能力进行观察.结果显示:EGCs经初级诱导,NSCs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7 d后,形成大量神经球样结构,可扩增传代;绝大部分神经球样结构呈nestin抗原阳性,表达nestin基因,且可分化为神经上皮样及少突胶质细胞.研究结果表明:RA等诱导的EGCs,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培养可获得NSCs,有望为眼部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对虾病毒病的诊断 ,只根据患病对虾群体的表现症状 ,是不能确诊的。目前最基本又广为采用的诊断技术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来找到病毒包涵体 ,或应用细胞病理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在组织切片检查中 ,对虾病毒核酸 DNA的 Schiff's反应已有报道。但对于稳定可能的快速显示对虾病毒 DNA成分的改良染色技术还未见报道。我们采用龚志锦等 (1994 )研究的改进染色液配制方法 ,首次进行中国对虾病毒核酸DNA显示实验 ,得到了较好的 DNA染色结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用 取患病或室内感染的中国对虾 ,分别进行冰冻切片和 3种不…  相似文献   
87.
人脐带血有核细胞冷冻干燥保存实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之而产生的保存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有低温保存的研究,但未有冻干成功的报道。实验试图用冻干的方法来长期保存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冻干过程中选用PVP、HES和各种糖类作为保护剂,一次干燥阶段搁板温度控制在-30℃,二次干燥时搁板温度控制在 15℃,整个冻干过程为52.5h。冻干后复水性能极佳,能够在30s内完全复水,用显微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完整;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I染色和CD34^ 抗体跟踪检测,测得有核细胞存活率为55.67%,CD34^ 抗体跟踪检测得到CD34^ 细胞占淋巴细胞的3.61%。  相似文献   
88.
记述了中国新纪录属,锥瘿蚊属Pseudoperomyia Jaschhof et Hippa一新种:鹦铗锥瘿蚊Pseudoperomyia psittacephala Li et Bu,sp.nov.,(正模产地:福建武夷山桐木),及1中国新纪录种:小锥瘿蚊P.humilis Jaschhof et Hippa.(云南云龙)。新种与分布于马来西亚的Pseudoperomyia platystyla Jaschhof et Hippa相近,主要区别为新种生殖基节内突的根部很长;生殖端节形似鹦鹉头的外形;阳茎基钟罩形,中部不缢缩;生殖杆更长。模式标本4均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早标本室。  相似文献   
89.
新疆晚奥陶世晚期管状体及其古植物学物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自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晚期的管状体,包括2属8种,其中一个新种。通过对比研究,本管状体组合与Burgess和Edwards(1991)的下组合相当。根据本组合的研究,对Burgess和Edwards的组合进行了补充,其组合由不同类型的光壁管、低分异度的内壁加厚管组成、未见外壁加厚管和丝状体,组合的时代从中奥陶世到早志留世(晚Llandovery)。根据植物学的对比研究,管状体主要产自Nematophytales Lang.  相似文献   
90.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摘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