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溶碳汇过程中石灰石溶解将大气/土壤中 CO 2转移到水体形成 HCO -3促进水生藻类的生长.该文为了研究水生藻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的效率,采用从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筛选出的念珠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封闭体系中藻细胞光合作用时对典型岩溶水中 Ca2+、HCO -3利用、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与 Ca2+、HCO -3的利用关系以及体系 pH、DO 的变化.结果表明:念珠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利用岩溶水中27.38%的 Ca2+,同时将29.54%的 Ca2+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以“藻体-CaCO 3”复合体形式沉淀而返回到无机环境.pH 漂移实验表明念珠藻光合作用过程中先利用水体中游离 CO 2,然后以岩溶水中 HCO -3为碳源.由于水体中岩溶作用产生的 HCO -3不断被光合作用利用而引起体系 pH 和 DO 的升高.念珠藻光合作用将岩溶水中65%的 HCO -3转化为稳定化合物,其中18.46%以胞外 CaCO 3形式被沉淀,81.54%被藻类转化为有机物,表现为净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2.
对三种不同生育条件的冬小麦的花药培养进行了比较,观察到它们对培养的反应有明显的和稳定的差异。经春化处理的冬小麦顶凌春播,5月中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比适时秋播,4月下旬进行离体培养的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提高约一倍;比冬天温室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提高约二倍。1978年接种顶凌播种的28个杂交组合的冬小麦花药100%的组合诱导出了花粉愈伤组织,92.3%的组合分化出花粉绿苗。分析讨论了冬小麦顶凌播种诱导频率高的原因和它在冬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果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法从地果Ficus tikoua根茎的90%甲醇粗提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hydroxyalpinum isoflavone(1),佛手柑内酯(2),β-豆甾醇(3),齐墩果酸(4),β-谷甾醇(5),香草酸(6)和2,6-二甲氧基-1,4-苯醌(7)。其中,化合物1、3、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TGF-β1及Smad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应用不同剂量的异甘草酸镁和INF-γ处理,于实验第16周末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的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Smad7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甘草酸镁各剂量组血清HA,LN,PC-III,C-IV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脏TGF-β1、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则有所上升。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理与抑制TGF-β1、Smad3mRNA的表达,上调Smad7mRNA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群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群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某一时刻老芒麦不同植株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似性,7月6日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5054;6月16日、7月31日以及8月10日的分形维数较小,分别为0.7001、0.4675和0.3428。2)虽然在整个生长季内,老芒麦地上生物量与株高的对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仍然存在许多细节问题,3)老芒麦株高在20-59cm尺度范围内,双对数半方差图存在明显的2个线性区域,反映出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异质性。4)高度间隔为4cm以下的分形维数为1.63465,高度间隔大于4cm时的分形维数为1.0407。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利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研究了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膜的动态变化. 线粒体的分裂与融合是线粒体膜动态变化的主要方式,也是维持线粒体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 线粒体分裂的机制研究以往是基于荧光标记的光学显微成像,由于分辨率的限制并不能直接观察到线粒体分裂过程中的超微结构特征.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通过尽可能保持样品生理状态从而获得更真实的结构信息. 本文通过对原代海马神经元中的自发性线粒体膜动态变化的成像,发现中央分裂和外周分裂的线粒体都与内质网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内质网通过缠绕在线粒体分裂位点来参与分裂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部分线粒体会出现线粒体外膜与内膜分离的现象,形成“无基质”的特殊区域. 这些可能都表明了线粒体质量控制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王培陈  玉蓉 《遗传》1982,4(2):31-33
近几年来我国农作物花粉单倍体育种的研 究工作进展较快,但冬小麦花粉植株的诱导频 率还不高,除受接种材料的遗传特性、培养基、 花药离体前的栽培环境及物化处理等因素的影 响外,培养温度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 这方面的报道一般认为18-25℃ 较合适[1,2] 在1978-1980年间,我们对培养温度对冬小麦 花粉植株诱导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 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玉蒙  王培 《遗传》1979,1(6):31-33
在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建立花粉 单倍体育种法的研究中,如何不断改进培养基、 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间题。1977-1978年我们对一个小麦花药合成 培养基— 麦基一号培养基[cal做了一些改进试 验,获得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简要 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