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3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国红  刘兴平  曹彬 《昆虫知识》2013,50(4):928-933
本文通过保护地放蜂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放蜂比例、不同茄科蔬菜植物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系等因子对瓢虫柄腹姬小蜂Pediobius foveolatus Crawford寄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蜂虫比例下,随放蜂比例的增加,寄生蜂的寄生率在10 d内相应增加。当蜂虫比为1∶1时,寄生率高达97.63%,明显高于蜂虫比为1∶3和1∶5的寄生率(分别为62.58%和56.11%)。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蔬菜、同一蔬菜的不同品系及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对寄生率也有影响。在茄子上,不同放蜂比条件下寄生蜂对害虫的寄生率均大于在西红柿上的寄生率,表明茄子作为寄主植物更适于寄生蜂的产卵寄生;而且香毛簇多的品系比香毛簇少的品系寄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离自健康茶树叶片组织中的2株内生真菌,长枝木霉CSN-18和曲霉CSN-3,研究了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条件下培养原液与培养原液乙酸乙酯萃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与2菌株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茶花褐斑病菌Phyllosticta camelliaecola和茶云纹叶枯病菌Guignardia camellia等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混合培养原液的乙酸乙酯萃取液对茶花褐斑病菌、稻瘟病菌和茶云纹叶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9.48%±1.46%、76.99%±0.91%和71.51%±4.93%;对茶花褐斑病菌、茶云纹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100.00%、90.90%±2.59%和84.00%±5.29%。混合培养原液对茶花褐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比两菌株的单独培养液有明显增强;在低浓度下,混合培养原液对茶花褐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超过40%,则明显抑制茶花褐斑病菌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优洛姬小蜂属Eulophomorpha1新种,即蛛卵优洛姬小蜂E.clubiona,sp.nov.该属系我国首次记载,雄虫在世界上属第1次描述,标本采用江苏无锡和湖北大悟,寄生于管巢蛛(刺足蛛)的卵巢(寄主新纪录)中。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15.
茶树品种、叶片生育期和茶叶化学成份对内生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茶树品种、叶片龄期及叶片化学成份对茶树内生真菌分布影响的研究,发现:(1)在供试的4个茶树品种中,黄旦的内生真菌分离频率达100%,而福云六号只有7.5%,表明茶树品种不同或遗传背景不同,其叶片中内生真菌的发生存在明显差异。(2)随着茶树叶片的成熟,叶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多,与叶片龄期呈正相关,叶片龄期影响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3)不同龄期叶片水浸提液对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Guignardia三种茶树上的主要内生真菌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添加15%的茶多酚,对此3种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程度有所不同,表明茶树叶片的化学成份是影响内生真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极具危害性的入侵生物,已在我国多个省份地区扩散成灾。近年来,国内外在红火蚁觅食行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为红火蚁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回顾了红火蚁觅食行为的相关研究,综述了红火蚁觅食的过程、行为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觅食行为与防治的联系。红火蚁可广泛地采集和利用不同类型、大小和成分的食物。其觅食过程分为食物搜寻、搬运与处理等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着食物埋藏、铺路越障和工具利用等行为。目前已报道多种跟踪信息素和关键基因可以调控红火蚁的觅食行为。此外,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红火蚁的觅食行为和策略。基于红火蚁特殊的觅食行为模式,有望开发出专一性更强、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监测和防控技术。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红火蚁觅食行为的模式及其分子和化学机制,更好地将理论研究与防治实践相结合,控制红火蚁疫情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7.
王国红 《昆虫知识》2002,39(5):374-376
茄子不同品种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及瓢虫柄腹姬小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海紫茄、呼杂 3 4# 、托塔姆 3 # 、洋红茄 4个品种中 ,取食上海紫茄的瓢虫发育历期明显短于取食其它 3个品种的瓢虫。其幼虫-蛹历期比在托塔姆 3 # 上取食的瓢虫发育历期快 5 69d。瓢虫柄腹姬小蜂在取食上海紫茄的瓢虫幼虫内发育出蜂数多、性比高 ,但寄生率稍低。而在托塔姆 3 # 上取食的幼虫内发育出蜂数少、羽化率低、蜂体小、但寄生率稍高。该蜂喜在 3 ,4龄幼虫内寄生 ,在其上寄生蜂出蜂多、性比高、蜂的个体大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回族,15岁,永靖县回民中学初一年级学生。2008年10月27日县疾控中心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永靖县回中开展正常学生体检时使用成都生物所生产的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批号为20080523(1-4),有效期:2009.05.04,按常规给患者做了PPD试验(结素试验)。  相似文献   
19.
粉蝶盘绒茧蜂中国和荷兰种群学习行为及EAG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红  刘勇  戈峰  吴开拓 《生态学报》2012,32(2):351-360
昆虫的取食危害可导致植物释放的挥发物发生质和量的变化,天敌利用植物在受到植食性昆虫的危害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来寻找寄主,这种植物挥发物在寄生蜂寻找寄主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是菜粉蝶(pieris rapae)主要的内寄生蜂,是优良的蜂种,在生物防治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别以中国种群和荷兰种群的粉蝶盘绒茧蜂为研究对象,利用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技术,比较了不同地理种群粉蝶盘绒茧蜂雌蜂的学习行为和触角电生理反应差异。旨在明确虫害植株释放的挥发物在两个地理种群中的作用。Y型嗅觉仪试验结果表明,雌蜂不同的学习经历会影响其对寄主植株的趋性行为。没有学习经历的中国种群雌蜂对虫害甘蓝挥发物较虫害紫甘蓝和虫害羽衣甘蓝挥发物表现出更强地趋性行为,无学习经历荷兰种群对虫害甘蓝挥发物同样表现出更强地趋性行为,中国种群3次间隔产卵和3次间隔气味学习使其对经历过的寄主植物挥发物趋性明显提高。荷兰种群3次间隔气味学习也会提高该蜂对经历寄主挥发物的趋性。EAG试验结果显示,两个地理种群雌蜂对所测定三类挥发物(体积比10-1)的反应强弱依次为:C6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且在所测定的6种化合物剂量范围内,两个地理种群雌蜂均与trans-2--己醛和乙酸己酯(体积比10-4—10-1),壬醛、月桂烯和里那醇(体积比10-4—10-2)化合物的活性成正相关。结果表明,中国和荷兰种群雌蜂均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学习能力和电生理反应。研究显示粉蝶盘绒茧蜂雌蜂可能利用甘蓝挥发物作为利它素而寻觅适宜的寄主,学习经历会明显提高该蜂对经历的寄主挥发物的趋性的行为。实验结果为菜粉蝶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国红 《昆虫知识》2002,39(5):373-376
茄子不同品种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及瓢虫标腹姬小蜂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紫茄、呼杂34^#、托塔姆3^#、洋红茄4个品种中,取食上海紫茄的瓢虫发育历期明显短于取食其它3个品种的瓢虫。其幼虫-蛹历期比在托塔姆3^#上取食的瓢虫发育历期快5.69d。瓢虫柄腹姬小蜂在取食上海紫茄的瓢虫幼虫内发育出蜂数多、性比高,但寄生率稍低。而在托塔姆3^#上取食的幼虫内发育出蜂数少、羽化率低、蜂体小、但寄生率稍高。该蜂喜在3,4龄幼虫内寄生,在其上寄生蜂出蜂多、性比高、蜂的个体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