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乳酸菌作为传统食品级微生物,长期应用于食品工业、生活保健、临床医学领域中。随着人们对乳酸菌特殊功能需求的提升,传统筛菌方法由于其技术繁复、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缺点,逐渐成为制约乳酸菌行业发展的瓶颈。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电路网络导入细胞基因组中,让细胞来完成设计者设想的各种任务,可为解决乳酸菌功能菌株开发难题提供新的机遇。探讨了乳酸菌的菌种特点及其作为合成生物学底盘的优势,综述了乳酸菌合成生物学中元件设计、载体选择、转化方法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并展望了工程化乳酸菌在疾病诊断治疗、食品改善品质和生物能源等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合成生物学在乳酸菌领域进一步应用所需实现的技术突破,旨为乳酸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12.
运用Grimelius银染法对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消化管内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观察,并根据嗜银细胞的分布特点统计其分布密度。消化管除食道外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细胞染棕色或黑色;嗜银细胞基本位于上皮细胞之间和固有层内,主要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和长条形等多种形态;部分细胞胞突明显,细胞内可见黑色分泌颗粒。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为颚片最高,嗉囊次之,直肠最低,食道内未检测出嗜银细胞。消化管各段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可能与其食性和消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13.
鸡冠花食用色素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卫生毒理学原理,对鸡冠花(Gelosia cristata L.)色素的食用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色素中有害微量元素As、Pb、Hg和Cu进行检测;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等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鸡冠花色素粗品、鸡冠花红色素和橙黄色素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鸡冠花色素粗品属于无毒级物质;鸡冠花红色素和橙黄色素为实际无毒级物质。而且毒理学试验检测表明:均呈阴性,无致突变性。结论:鸡冠花色素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可以作为天然食用植物色素使用。  相似文献   
514.
热应激环境下蛋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热应激环境下蛋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旨在揭示热应激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为探索炎热环境下家禽肠道菌群定植规律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16周龄济宁百日鸡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1)℃,Ⅰ]和热应激[(38±1)℃]组,分别在2个人工环境气候舱中饲养,各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持续14 d。采用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以及多变量统计(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分析等手段,分析热应激2d(Ⅱ)、7d(Ⅲ)和14 d(Ⅳ)时,对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以及菌群数量变化。PCA分析结果显示,热应激暴露过程中十二指肠部位菌群组成与对照组保持相似的趋势,但热应激2 d时空肠部位菌群组成有分开趋势;到7 d时空肠与回肠部位菌群组成分开明显,而14 d时菌群组成具有明显差异;热应激7、14 d时空肠和回肠部位末检测到敏感乳杆菌(Lactobacillus agilis),回肠部位也末检测到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等芽孢杆菌纲,而热应激不同时间段空肠和回肠部位可检测到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Escherichia sp)、溃疡拟杆菌(Bacteroides helcogenes)、卵形拟杆菌(Bacteroides ovatus)和索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等拟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其中约氏乳杆菌、敏感乳杆菌数量变化在空肠部位减少最明显(P0.05),空肠和回肠卵形拟杆菌、不可培养的拟杆菌数量明显上升(P0.05)。热应激环境下蛋鸡空肠、回肠部位菌群多样性较为丰富,其抑制乳杆菌属、不可培养细菌的增殖,促进卵形拟杆菌的繁殖,而促进卵形拟杆菌的繁殖,导致消化道菌群平衡的破坏。  相似文献   
515.
【背景】苹果树腐烂病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对该病高效、安全的防治措施。【目的】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盐碱土中分离筛选的芽孢杆菌进行拮抗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筛选,并对优良拮抗效果菌株进行离体组织防效测定、发酵培养基选择以及结合培养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初筛阶段菌株7-2-1-2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6.18%,复筛试验中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73.2%;在离体枝条创面涂抹菌株7-2-1-2发酵原液后,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长可被完全抑制;菌株7-2-1-2的最优生长培养基为NBY培养基;经初步鉴定,菌株7-2-1-2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pizizenii)。【结论】菌株7-2-1-2对苹果树腐烂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为该病生防菌剂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516.
中国蒺藜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等方法,对中国蒺藜科5属的代表性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其它分类学性状进行了初步讨论,我们同意:(1)支持Engler(1931)骆驼蓬亚科(Peganoideae)地位;(2)支持Takhtajan(1987)白刺科(Nitrariaceae)的恢复;(3)支持EI-Hadidid(1997)刺蔟藜科(Tribulaceae)的建立。  相似文献   
517.
光动力疗法治疗细菌和病毒性疾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控制细菌和病毒疾病的方法很多,但尚无良方,本文介绍了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性和常用的防治方法,着重对一种有希望的新疗法--光动力疗法的研究现状,尚存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18.
从实验感染猪水泡病病毒(SVDV)的乳鼠组织中提取RNA,利用长距离的RACE技术,扩增出覆盖SVDVHK′1/70株全基因组的2个忠实性的cDNA重叠片段(3′PCR片段和5′PCR片段),分别克隆进pGEM-T Easy载体。利用AatⅡ和BssHⅡ酶切含5′PCR片段的重组质粒,回收目的片段,定向克隆于含3′PCR片段的重组质粒,构建出了SVDV HK′1/70株全长cDNA重组质粒,然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K′1/70株基因组全基因组序列长7 401 nt(poly A除外),其中5′NCR长743 nt,该毒株蛋白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为6 558 nt,编码一个长2 185个氨基酸的聚合蛋白,3′NCR长102 nt,其后是至少含有74个A碱基的poly A尾。在HK′1/70株全长cDNA序列的5′端引入了T7启动子序列,在poly A3′端引入了Psp1406Ⅰ识别序列。通过序列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K′1/70属于第Ⅱ抗原遗传群,SVDV与CB5的遗传关系最近,且位于CB5遗传进化树的分支上。HK′1/70株全长c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为拯救SVDV和在分子水平进一步深入研究SVDV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19.
探究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C3H10T1/2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成脂诱导组和Y-27632处理组(Y-27632+成脂诱导). 利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异丙醇萃取法检测细胞成脂分化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iated receptor γ, 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 C/EBPα)基因表达. 结果表明,Y-27632能够显著抑制C3H10T1/2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高浓度Y-27632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成脂诱导处理组PPARγ和C/EBPα表达量在第3 d、5 d和7 d显著低于成脂诱导组(P<0.05). 综上所述,Y-27632能够抑制C3H10T1/2细胞增殖与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520.
不同苗龄伊贝母根系分泌物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苗龄伊贝母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连续收集法收集伊贝母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结果表明:一、二、三、四年苗龄伊贝母幼苗根系分泌物化合物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醛酮类化合物含量最多,分别为57.90%、74.15%、59.66%、59.32%.脲类、苯酚类、醇类含量较小,均在0.5%以下.但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在种类和组成上相似,连续捕获系统获得的根系分泌物种类丰富,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烷烃类、酯类、醚类、烯烃类、苯酚类等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