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PCR技术和SOE技术扩增牛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65、mpb64基因和ag85b-esat-6、hsp65-esat-6和mpb64-esat-6融合基因,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A、pCE6、pCH、pCM、pCAE、pCHE和pCME。转染SP2/0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以各重组质粒和pCDNA3.1(+)及PBS免疫BALB/c小鼠后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七种重组质粒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 pCDNA3.1(+)对照组和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其中pCA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六种DNA疫苗免疫组 (P<0.05);三免两周后,融合基因免疫组的刺激值(SI值)与单基因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pCME组的SI值最高;PPD刺激后融合基因DNA疫苗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分泌的IFN~γ高于单基因DNA疫苗组(P<0.05),而两对照组则未检测到IFN~γ的产生。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牛分枝杆菌ag85b、esat-6、hsp65、mpb64单基因和ag85b-esat-6、hsp65-esat-6、mpb64-esat-6双价融合基因DNA疫苗,从而为牛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5个叶片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1.04 Gb的高质量数据,从中鉴定出全长非嵌合序列563 180条,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27 269条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在27 269条全长转录本中预测到2 035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检测出14 8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和1 856个转录因子。(2)基因注释结果表明,NR、GO、COG、KEGG 等8个数据库共注释了24 857条转录本,KEGG数据库共获得了124个条代谢途径,主要有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在类黄酮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分别有49和71个转录本参与。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枫香叶片变色期转录组信息以及功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枫香叶片变色分子机制、色素代谢合成途径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以及叶色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3.
纳米粒子PCR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粒子PCR作为纳米技术与生命科学交叉的成果备受关注,对于推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纳米粒子PCR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用机理,以及纳米粒子PCR应用的具体方面。  相似文献   
24.
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合成途径的基因工程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人员为探索利用长春花大量生产抗肿瘤药物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的合成途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克隆和鉴定了多个编码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基因,并研究了相关转录因子对该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另外,一些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已被用于长春花吲哚生物碱代谢途径的遗传改造,相关研究显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长春花药用成分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败血症大鼠晚期炎症介质HMGB-1血清浓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败血症大鼠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尼古丁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等炎症因子,比较浓度变化情况.Kaplan-Meier法对各组大鼠存活率经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尼古丁,不同时间点给药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浓度在模型建立后即开始增高,空白对照及生理盐水组较其它3组增高明显(p<0.05),在建模后第2天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各组HMGB-1浓度在模型建立后第2天开始显著增高,尼古丁组及假手术组较其它3组增加缓慢(p<0.05),到第5天达最高值后均开始下降.尼古丁的最佳作用浓度为200ug/kg体重,最佳给药时间为模型建立后24h.与其它四组相比,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的血清HMGB-1浓度(p<0.05),对败血症大鼠存活率的影响,尼古丁组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古丁能显著降低败血症大鼠血清HMGB-1浓度,提高败血症大鼠的存活率,对败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连作对三七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三七的连作效应,以不同种植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栽培基质,研究了连作对三七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使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快速发芽期则呈明显降低或变短的趋势;与根区外土相比,根区土和根区下土使三七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降低,对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也有降低的作用;种植1年三七的土壤(1年土)对后茬三七种苗的生长并无明显障碍效应,2年土比3年土具有更强的抑制三七种苗生长的作用。连作对三七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均会产生明显的障碍效应,自毒作用可能只是造成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
<正>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T.Wang),隶属于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本属分布最北缘的种,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叶7~12枚,具长或短柄;叶片草质,宽卵形、菱状卵形或近圆形,长0.7~3cm,宽0.7~2.8cm,顶端圆形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浅波状或有不明显圆齿,两面疏被贴服短柔毛。花序2~6,顶生1花。花萼5裂达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外面疏被贴服短柔毛,内面在上唇被白色柔毛;花冠筒长约2.8mm,上唇长约4.8mm,2深裂,下唇与上唇近等长,3深裂,所有裂片近长圆形,顶端圆形。  相似文献   
28.
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 W.T.Wang),隶属于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本属分布最北缘的种,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叶7~12枚,具长或短柄;叶片草质,宽卵形、菱状卵形或近圆形,长0.7~3cm,宽0.7~2.8cm,顶端圆形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浅波状或有不明显圆齿,两面疏被贴服短柔毛。花序2~6,顶生1花。花萼5裂达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外面疏被贴服短柔毛,内面在上唇被白色柔毛;花冠筒长约2.8mm,上唇长约4.8mm,2深裂,下唇与上唇近等长,3深裂,所有裂片近长圆形,顶端圆形。  相似文献   
29.
渤海海域渤东凹陷沙河街组四段内发现了丰富的孢粉、藻类和轮藻类化石组合,孢粉组合与渤海湾沿岸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的E phedri pites-Ulmoidei pites tricostatus-Pterisis porites组合特征一致,沟鞭藻类见有Luxadinium elongatum,Cangaianella e...  相似文献   
30.
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转化体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条件分别为抗菌素为350 mg/L的羧苄青霉素(Carb);卡那霉素(Kan)筛选的浓度为60 mg/L;基因型为WL-323;外植体为下胚轴;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4-0.6;侵染时间10 min;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