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77篇 |
免费 | 527篇 |
国内免费 | 2246篇 |
专业分类
77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202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226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234篇 |
2014年 | 356篇 |
2013年 | 200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213篇 |
2000年 | 190篇 |
1999年 | 170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45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69篇 |
1992年 | 193篇 |
1991年 | 157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78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75篇 |
1983年 | 57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50篇 |
1980年 | 39篇 |
1979年 | 23篇 |
1978年 | 16篇 |
1976年 | 12篇 |
1965年 | 11篇 |
196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将R338A点突变引入人凝血因子Ⅸ基因,并构建于AAV载体上,以rHSV/AAV杂合辅助病毒系统介导制备rAAV-hFIX重组病毒,然后,经肌肉注射对血友病B小鼠进行治疗实验,观察该突变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活性以及机体对该突变衍生物的免疫反应与治疗效果.结果显示:(i)治疗小鼠体内可检测到hFIX-R338A突变衍生物的存在,并持续15周以上;(ii)突变衍生物hFIX-R338A在小鼠血浆中的凝血活性达(34.2±5.23)%,显著高于野生型Ⅸ因子凝血活性((14.27±3.4)%);(iii)治疗小鼠体内未检测到抗Ⅸ因子突变衍生物抗体的存在;(iv)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及全身性毒副作用.提示:以AAV介导人凝血因子Ⅸ高活性突变衍生物hFLX-R338A基因治疗可能成为替代野生型Ⅸ因子进行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一个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与颅脑损伤(TBI)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CC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并计算非ATC患者与ATC患者、非CCS患者与CCS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水平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TAT/PIC比值;并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TBI后ATC和TBI合并CCS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凝血与纤溶指标对TBI合并CCS的预测效能。结果:80例TBI患者的ATC发生率为27.50%;与非ATC组比较,ATC组PT、APTT、D-D水平较高,TAT/PIC比值较低(P<0.05)。PT、APTT、D-D与颅脑损伤后ATC呈正相关性,TAT/PIC与ATC呈负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AT/PIC是颅脑损伤后AT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80例TBI患者的CCS发生率为20.00%;与非CCS组比较,CCS组PT、APTT、D-D水平较高,TAT/PIC比值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T、APTT、D-D、TAT/PIC是TBI合并C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BI合并CCS预测中,PT、APTT、D-D的ACU均>0.70,TAT/PIC>0.85。结论:TAT/PIC与TBI后ATC存在一定关联,同时还能预测CCS的发生,在TBI患者预后预测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引种栽培红松(pinus Koraiensis)已有20多年,本通过对大兴安林区70年代以来引种栽培并保存下来的红松人工幼林自然地理特点、气候和立地条件以及生长善的调查分析,阐述了红松跨分布区引种栽培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南部引种红松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土壤有效水份供应,在局部地区的小气候使红松的引种栽培获得基本成功,进一步以适当规模开展红松的引种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5.
尽管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具有重大的治疗价值,然而在实际应用却受到体内半衰期过短因而需要频繁重复注射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两种不同分子量(5 kD和 20 kD)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PAL)对rhG-CSF的N端氨基进行了定点PEG化修饰.通过正交实验的统计学方法得到了最适修饰条件.研究发现,PEG化后的rhG-CSF具有了更高的体外稳定性,其体内活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体内作用时间得到很大延长.因此,对于rhG-CSF的N端氨基定点PEG化修饰,可以显著提高rhG-CSF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的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为国家II级保护植物。基于4种生态位模型(GARP、Bioclim、Domain和Maxent)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Kappa统计量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表明金钱松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以及江西北部表现为高度适生,并以这些地带为中心向外延伸至北纬24.43°-33.35°和东经106.41°-123.42°之间,4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r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平均值均大于0.9,Kappa平均值亦大于0.75,精度较高。通过"刀切法"分析得出年均温是预测金钱松潜在适生区的关键影响因子,可能为当前金钱松分布格局形成的决定因素。模拟金钱松在末次盛冰期和2070年气候条件下的分布,结果表明其分布格局随气候变化由"南扩北缩"变为"南缩北扩",未来分布面积将大幅减小,气候变化是导致其"南缩北扩"的主要驱动因子。建议在当前金钱松高适分布区域内(江西铜鼓县、湖南张家界和衡阳)建立自然保护区或种子园,并在未来气候条件下高适分布区域内(如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地)通过人工引种辅助金钱松的北向迁移。 相似文献
18.
生态适应是物种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解析物种的生态适应分子机制可以为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景观基因组学从基因组水平来研究物种的遗传变异与景观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明确量化环境变化引起的遗传变异在基因组水平的响应,为生态适应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比经典的种群遗传学方法更进一步.本文首先总结了生态适应研究的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竹子化学计量特征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对于了解其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适应策略至关重要。对武夷山沿海拔分布的五种典型竹子叶、枝、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H)进行两个生长阶段的测定。结果显示不论生长阶段的变化,各器官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C含量,且秆的N、P含量变异系数要显著大于叶片和竹枝,但不同生长阶段并未改变秆的N∶P (12∶1)。毛竹4月份枝和8月份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降低,而箬竹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和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竹秆N含量对生长阶段变化的响应。竹叶N和秆的N、P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内稳性调控机制,但竹枝N、P的内稳性特征表现不明显。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武夷山五种竹子偏向于选择维持叶N含量的内稳态机制,另一方面调节秆N、P含量的协变来应对海拔和生长阶段变化中养分的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