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黑龙江林口林业局森林景观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龙江林口林业局1∶50000林相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景观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和平均最近距离等方面,对该林业局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业局以森林景观为主体(56.74%),居民点和农田景观也占有较高比例,而沼泽、灌木、荒山荒地、河流、迹地和裸地等景观零星分布于森林景观中;该林业局的森林景观主要以人工针叶纯林(40.47%)和天然蒙古栎林(20.96%)为主,斑块分布集中、形状复杂、边缘褶皱度高.人工林与天然林的面积基本相等,但破碎度较大、斑块形状相对简单、斑块分布较集中,软阔叶林及硬阔叶林斑块分别占11.89%和7.38%.研究表明,该林业局的森林景观受人为干扰程度过大,景观结构不合理,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景观斑块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红松ISSR-PCR 实验系统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对红松的鲜叶、干叶、胚和胚乳4种材料进行了DNA的提取和PCR扩增,证明4种取样方式都是可行的。另外分析了模板的纯度和浓度、dNTP浓度以及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尝试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 筛选出17个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建立了红松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行红松种群间遗传分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浙江大、小长涂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标本34种,其中包括软体动物21种,节肢动物10种,脊索动物2种,腔肠动物1种。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842.68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186 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小长涂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范围分别在0.900—1.861、0.433—2.053和0.531—0.956,平均值分别为1.405±0.414、1.208±0.663和0.678±0.191。估算得出,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值为108.98 g·m–2。  相似文献   
14.
生物有机肥料对人参重茬栽培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人参重茬栽培地施用人参重茬剂和生物有机肥料,以改善其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人参的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人参重茬剂可以抑制人参锈斑和腐烂现象,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改善人参重茬栽培地的微生物数量、pH值、有机质及速效N、P、K等微生态指标,使人参的产量提高10—30%,品质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取样技术。通过对三个群落类型的取样研究,认为所应用的无样地方法适用于该植被类型。研究结果指出,应用无样地方法中的中点象限法,其最小点数是16—18个点,点间距为15m,样线间距为20m。16—18个样点的数据,相当于 600m2的样地资料。林下植被的最小面积是28—32m2,为7—8个2×2(m)随机或均匀分布的样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