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正> Rb基因即视网膜母细胞瘤敏感基因,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它在正常细胞中存在,而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有缺失。将正常的Rb基因导入有Rb基因缺失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骨肉瘤细胞内,可以抑制上述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如骨肉瘤、纤维肉瘤、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发现有Rb基因的缺失。胃癌组织中Rb基因丢失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使用Southern杂交方法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进行Rb基因缺失和重排的研究,探索Rb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黑龙江立克次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益民  王冰 《微生物学杂志》1996,16(2):31-34,17
本文应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不同角度探讨与比较SFG立克次体种间的差异,为黑龙江立克次体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micro—IF、IE及micro-BAPS试验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的血清反应模式和国际参考株及国内分离株不同,具有独特的抗原结构。进一步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该立克次体结构多肽的数量与分子量和其它立克次体有明显差别,并具有两种特有的主要抗原多肽(215KD与66KD),提示在抗原结构上的差异性。DNA限制片段分析证明该立克次体的酶切图谱有明显的特征性,易与己知斑点热毒株相鉴别。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立克次体可能是SFG立克次体一新的血清型式种。对人的致病力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抗草鱼出血病病毒多肽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冰  田波 《Virologica Sinica》1998,13(4):358-363
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873)颗粒与随机噬菌体九肽库在体外作用,三轮筛选后,从300个转化的单菌落中获得16个与病毒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接着经过抗病毒试验获得6个能强烈抑制病毒复制的阳性噬菌体克隆,能使病毒TCID50下降5个数量级。通过对阳性噬菌体克隆随机插入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推导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6个能强烈抑制病毒复制的阳性克隆中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NH2LeuTrpValGlyGlyGlyArgAsnAla),该结果提示多肽的抗病毒能力与多肽特异性氨基酸组成及结构有关。因此,抑制GCHV873复制特异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的确定及结构分析,不仅为人工合成抗草鱼出血病病毒的多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病毒多肽制剂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
通过液液萃取、薄层层析分离出香蒲叶浸提液中化感活性最高的组分,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感物质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来探究香蒲(Typha orientalis)不同组织部位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香蒲不同部位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强弱不同,抑制活性为叶浸提液根浸提液蒲黄浸提液,其中叶浸提液最高抑制率72.35%;香蒲叶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浓度(≤5 g·L-1)促进、高浓度(≥10 g·L-1)抑制现象(低促高抑效应),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GC-MS结构表征结果表现为香蒲叶中主要化感物质为酚酸、脂肪酸、酯、酮和酰胺类等物质。该结果为香蒲应用于爆发水华的水生态系统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给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遮荫条件下(30%自然光)生长的三叶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观测了两种不同氮肥形态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对其叶片光合特性、能量利用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形态氮素处理对三叶青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能量分配的特性影响并不显著;而硝态氮处理下光合参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铵态氮处理。综上所述,显著低于长期施用硝态氮更有利于三叶青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6.
灰喜鹊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喜鹊(Cyanopica cyana pallescens)在森林内是消灭害虫的能手,而且是松树林内主要害虫的天敌。一对灰喜鹊可以控制100亩松林有虫不成灾,因而我国山东、安徽、江西等省都在驯养灰喜鹊防治森林害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东北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驯养灰喜鹊还未见到成功报道。我国1984年以来对驯养灰喜鹊的人工饲料进行了研究,提高了雏鸟的成活率,加速了驯养灰喜鹊的效果,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67.
顶端优势是指侧生分生组织的生长被主茎或主花序所抑制.最近的研究通过分离和鉴定顶端优势发生改变的突变体开始揭示顶端优势的分子机制.通过T-DNA标签法分离了拟南芥矮小丛生(bushy and dwarf 1, bud1 )突变体.突变体植株的表型包括顶端优势丧失、株型矮小,表明bud1 突变体存在生长素代谢、运输或信号传导的缺陷.一个对生长素特异反应的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在bud1 中表达模式改变.生长素敏感性和运输能力的测定表明这两个过程在 bud1中均正常.以上结果显示bud1 表型是生长素代谢缺陷的结果.遗传分析表明BUD1 为半显性突变且与一个T-DNA插入共分离,可通过iPCR方法分离.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和鉴定具有抑制病原真菌活性等生防效果的菌株,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良好定殖能力的生防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对峙试验筛选拮抗菌并评价其拮抗性能,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及Gen Bank序列相似性分析进行分离菌株的分类鉴定,并通过福林酚法测定该菌株的蛋白酶活力。【结果】从山东泰安各种类型土壤中分离得到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保藏编号为AMCC100017。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尤其是对镰刀菌属致病菌拮抗效果明显。另外,本试验还初步验证该菌能产生较高活性的胞外蛋白酶。【结论】侧孢短芽孢杆菌AMCC 100017在作物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方面,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并可望应用于线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9.
王冰  李炳蔚  苑晓晨  李爱玲  修瑞娟 《生物磁学》2014,(8):1580-1582,1586
微循环的异常,包括微血管的稀疏和(或)微血管结构的改变,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造成终末器官缺血和功能障碍直至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文献报道,微血管自律运动调控血流动力学的同时还参与信息传递并适时作出反应,改善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缓解外周压力。已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微血管自律运动频率和振幅呈现复杂的变化,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不足、细胞间缝隙连接减少、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增多及钙池功能异常引起膜电位改变等有关,本文将从微循环的角度阐述高血压状态下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变化并对其机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0.
生长素调控植物株型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高等植物通过调节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活性建立地上株型系统,分生组织的活性受环境信号、发育阶段和遗传因素的综合调控,植物激素参与这些信号的整合。顶端优势是植物分枝调控的核心问题,而生长素对顶端优势的形成和维持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植物地上部分株型形成相关的生长素合成代谢、极性运输及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