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3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2.
水稻芽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ackcross-inbred lines,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芽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水稻发芽7 d,芽长5~10 cm,5℃低温处理10d,之后升温至25℃,缓苗10d,调查活苗率,并以活苗率作为芽期耐冷性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ILs的芽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4个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ative trait locus,QTL),分别位于第3、第7和第12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3-1、qSCT-3-2、qSCT-7和qSCT-12.4个QTL的加性效应分别为11.16、11.14、-8.8和-14.5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2.11%,12.66%,6.82%和15.86%.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解吉林省丽金龟科Rutelidae昆虫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在不同农业昆虫地理区域之间差异,2010-2012年连续三年对吉林省5个亚区38个取样地点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丽金龟科昆虫标本2913号,隶属6属13种,其中多色异丽金龟Anomala chamaeleon(56.7%)、黄褐异丽金龟Anomala exoleta(16.2%)和中华弧丽金龟Popillia quadriguttat(12.0%)是优势物种。吉林省不同地理区域丽金龟科昆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明显,吉东南区(A区)优势种是多色异丽金龟,吉中西区(B区)优势种是黄褐异丽金龟和中华弧丽金龟;吉林省中部的A3亚区和B1亚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吉林省最西部B2亚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A区中3个亚区之间相似性系数较高,而A区各亚区和B区各亚区间相似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24.
残基突变是提高蛋白质热稳定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本文中,我们选取一对冷休克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来自嗜温的Bacillus subtilis(Bs-CspB),另一个来自嗜热的Bacillus caldolyticus(Bc-Csp),这两个蛋白质在序列和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两者的耐热能力却相差很大。我们利用全原子模型计算残基突变前后蛋白质的自由能和氨基酸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变化,分析残基突变对冷休克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两个蛋白质对应位置上残基的能量,我们成功鉴别出对Bc-Csp的高热稳定性有突出贡献的残基。我们计算了这些残基突变前后,该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分析该残基对Bc-Csp高热稳定性的主要贡献。同时,我们分析了离子键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贡献。我们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关键在于利用该方法可以详细地说明残基突变影响蛋白质热稳定性的根本原因。本文为研究残基突变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计算思路和方法,并有助于设计具有高耐热能力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5.
不定根由非根器官发育而来,其发育已成为大多数木本植物无性繁殖和工厂化育苗的限制因素,而相关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搞清楚。本文介绍生长素与不定根形成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几种木本植物不定根发生的相关调控基因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探讨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特点,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9例,进行床旁心电图多次动态检测,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基本特点,分析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在79例患者中,发生心电图改变者72例(91.1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63例(79.74%),为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Ⅰ导联S波较深者51例(64.56%);Tv1-v3倒置者45例(56.96%);Tv1-v2倒置者31例(39.24%);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者27例(34.17%);Tv1-v4倒置者18例(22.78%)。典型的肺栓塞SⅠQⅢTⅢ心电图表现少见,仅14例(17.72%),而心电图表现为QⅢTⅢ者49例(62.02%)。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具有非特异性和复杂多变性,临床医生应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之一,仍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再给予合理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报道发现于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顶部火山凝灰岩层中的莲座蕨类植物一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标本包含有机连生的辉木型茎干,栉羊齿型营养羽片和始莲座蕨型繁殖羽片。其中营养羽片为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和末次羽片均为线形,小羽片栉羊齿型,卵圆形,中脉下延,侧脉分叉一次,属于东方栉羊齿Pecopteris orientalis (Schenk) Potonié类型。繁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成单列分布在中脉两侧,排列拥挤,由6–8个孢子囊组成,通过一个薄壁组织构成的聚合囊托与叶片相连;孢子囊呈纺锤形,无环带;孢子囊面向外的壁2–3层细胞厚,面向内的壁厚度仅1层细胞。原位孢子为三缝孢,椭圆形至圆形,表面具小刺状纹饰,可与分散孢子属Apiculatisporites对比。当前始莲座蕨属植物的发现代表其在华夏植物群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此外,这些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明显区别于以往报道中与东方栉羊齿叶型化石连生的辐射对称聚合囊类型(星囊蕨Asterotheca),表明在古植物学研究中一种化石羽片类型可能对应多种繁殖器官类型。 相似文献
128.
患者男性,60岁,因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行D-CAG方案化疗,地西他滨化疗当晚出现寒战、高热,憋气,第3 d出现咯血,胸部CT平扫提示双肺间质性改变伴双侧胸腔积液,诊断急性药物性肺损伤。停地西他滨,给予甲强龙静滴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胸部CT平扫好转,动脉血氧分压升高。 相似文献
129.
中国前晚石炭世植物群的性质——对"前华夏植物群"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以代替欧美植物群中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而且还可能包括自早志留世植物登陆以来至早石炭世,在中国大陆(或称华夏复合大陆)生长的、独立的植物群。文中以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植物群中独特的科、属、种等地方性土著分子为例,以当前古植物地理区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认为"前华夏植物群区"可以从以往的"欧美植物群"或"拟鳞木植物群"区中单独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植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30.
株高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遗传背景的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能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以8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其受体亲本为籼稻广陆矮4号(Oryzasativassp.in-dica),供体亲本为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株高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的株高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4个株高QTLs,分别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外的其它11条染色体上,其中3个QTLs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减效作用,另外21个株高QTLs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增效作用。QTLs加性效应变化范围为-6.5-31.74,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8.81%-41.96%。该研究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矮秆或半矮秆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