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u胁迫对紫背萍的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重金属铜(Cu)胁迫下的紫背萍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Cu对紫背萍的生长有低浓度(≤1.8mg.L-1)促进、高浓度(>1.8mg.L-1)抑制作用。紫背萍的植物体数(Y1)、叶绿素含量(Y2)均与Cu浓度(X)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1=-0.53X 34.47、Y2=-0.035X 0.90;Cu对紫背萍的植物体净增殖量、叶绿素含量的4天半数抑制浓度(4d-IC50)分别为5.48mg.L-1和12.12mg.L-1。紫背萍体内的SOD活性(Y3)和CAT活性(Y4)与Cu浓度(X)之间均呈曲线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3=-5.367X2 140.56X-59.25、Y4=-7.146X2 123.65X 1101.03。POD活性在Cu浓度不超过10mg.L-1时,较之对照相差不大,但在18mg.L-1时则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32.
白车轴草病原菌链格孢菌及其症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白车轴草无性系病叶样本的病原菌分离、接种、鉴定及致病力测定,并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安徽铜陵铜尾矿区白车轴草叶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Nees)的致病、发病状况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研究表明,不同白车轴草无性系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根据寄主植物发病情况,以及病斑大小、形状、颜色等,将白车轴草无性系分为抗病型(R)和感病型(S)。  相似文献   
33.
镧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水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稀土元素镧对水稻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mg.L-1La3+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提高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能促进水稻茎、叶和根系的生长,其中10mg.L-1La3+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mg.L-1时,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此外,镧对水稻植株地下部分(根系)生长的影响比地上部分(茎叶)生长的影响要明显。镧对水稻种子萌发期间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相似文献   
34.
珍稀濒危植物小花木兰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基于定株观测,对小花木兰(Magnolia sieboldii)野生种群和人工栽培种的开花物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木兰花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下旬,花期20d左右,单花花期一般为5~7d,盛花期为6月1~5日;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变化明显,花粉在花开时不成熟,但雌蕊已经成熟,花开后雌蕊柄伸长,约20h后下柱头依然湿润,上柱头已萎缩变褐色,再过约40h下柱头也萎缩失去活力.此时花粉成熟,花药裂开;花的柱头接受到的花粉量由下往上依次减少。检测花粉活力、萌发率发现,小花木兰花粉在散发6d后基本失去活力和萌发能力。重力玻片法观测表明,小花木兰为虫媒传粉;花柱的授粉率不高,为65%;柱头上平均花粉量为3.5个;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低,为13.5%,人工栽培为20.1%;外轮花被片全部去掉,结果率下降至11.3%;去掉雄蕊,结实率下降至10.7%;再辅以人工授粉,结果率上升至25.0%。小花木兰的访花昆虫种类较少,访花频率低,其中蜜蜂和一种蚜科(Aphididae)小昆虫对其传粉影响较大。同花期灯台附(Cornus controversa)等植物对其传粉产生昆虫竞争作用。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阴雨、海拔等均对其传粉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5.
自然植物种群中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种群中,作物和菌病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已为人们所广泛研究,但对自然植物种群中病原菌与其寄主相互作用体系的某些重要现象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论述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遗传学本质;寄主抗性基因和病原菌毒性基因的获得代价及对各自适应力的影响;简单介绍了寄主-病原菌作用体系在种群水平上的遗传学内容及共进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旅游开发对芜湖市森林公园植被与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芜湖市各森林公园为例,采用游览频率、植被景观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旅游影响系数、环境质量重要值、伴人植物比例以及管理力度系数7项指标,对该市植被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游览频率与植被景观重要值和丰富度指数成负相关;旅游影响系数、伴人植物比例与环境质量重要值及管理力度系数成负相关。同时探讨了旅游对环境质量及植被影响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7.
黄山花楸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登义  沈浩  杨月红  张杰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141-2144
利用RAPD技术,对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自然分布区的13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产生稳定多态性标记的引物14个,共扩增出10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0个,占28.6%,应用UPGMA法和Neighbor-Joining法对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系图。结果表明,黄山花楸自然种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其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与其地理分布有关;黄山花楸自身的特殊进化历史和人为砍伐以及自然灾害(火灾、病虫害等)和小种群的遗传漂变作用是黄山花楸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安徽铜陵五公里铜尾矿废弃地的植被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调查安徽钢陵五公里铜矿废弃地的植被及植物区系,结果显示:该地定居植物49种,隶属22科46属,其中禾本科12种、菊科8种、豆科4科、蓼科4种。废弃地据复垦情况分为复垦边缘区、复垦中心区和未复垦区,定居植物在三区内形成4种相对稳定的演替群落类型:狗牙根 白茅植物群落,白茅 三叶草 狗牙根植物群落,天蓝苜蓿 三叶草植物群落和小飞蓬 一年蓬植物群落。计算分析各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计算综合优势比,找出群落的优势植物。  相似文献   
39.
Cu、As对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Cu、As污染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s污染明显抑制黄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作物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u、As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负相关;而POD活性则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0.
安徽宿州大方寺林区植物种类及其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方寺位于淮北平原萄丘陵地带,天然次生林属于暖温带叶阔叶林。由于自然条件复杂,植物种类丰富,木本植物130余种,草本植物100余种;植被类型多种多样,主要群落为:青檀(Pterooeltis tatarinowii)、牡荆(Witex negundo)、华隐子草(Cleistogenes chinensis)群落,栓皮栎(Quercus wvriabilis)、五角枫(Acer mono)、牡荆(Vitex negundo)裂稃草(Schizachyrium brevifolium)群落和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五角枫(Acer mono)、扁担杆(Creuia biloba)、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vi)群落等三种。大方寺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用材经济植物的约60余种,药用植物200余种,香料及密源植物10余种,纤维植物30余种,庭园观赏植物40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