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7篇
  3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通过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实验探索,筛选出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和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2种藓类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采用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对6种藓类植物孢子的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将测得的生活力结果与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的藓类植物孢子平均生活力百分率与孢子平均萌发率最为接近,且染色效果明显,可用于苔藓植物孢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得的孢子生活力(x)与其离体萌发率(y)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976),其回归方程为y=-8.547+1.069x(P<0.01),可通过孢子生活力方便预测萌发率。  相似文献   
172.
中性粒细胞属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其表面可表达CXCR1和CXCR2.IL-8是其共同配体,它们彼此结合激活后续级联信号传导,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介导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维持中性粒细胞稳态等起重要作用.Reparixin是非竞争变构的CXCR1和CXCR2阻滞剂,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过度趋化、迁移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3.
根据重组工程原理,建立了一种用于构建重组质粒的“neo/E”(抗生素/单酶切位点)选择与反选择新方法。首先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线性打靶分子:然后进行两步体内同源重组,(1)neo/E基因敲入,重组子呈现neo抗性表型;(2)目的基因替换M/E基因。用限制酶E消化时,发生第二步重组的DNA分子不能被消化,能够转化大肠杆菌受体菌DH5α。应用该方法构建了重组质粒pGL3-Basic PC1900T。PCR及测序鉴定证明:外源片段重组率为20%,所建立的重组工程选择与反选择新技术为质粒构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4.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来磁共振成像领域出现的两种新的成像技术,它们各具特色。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对人脑相关任务激活区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并提供相关皮层区域的磁共振信号改变特征信息,但时于脑白质相关改变则不能提供任何信息;扩散张量成像则是目前能够在体呈现人脑解剖连接的唯一手段,采用它能对人脑组织,包括灰质和白质的扩散特性进行定量研究,并且能够形象显示人脑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纤维束形态、走行等,但扩散张量成像不能提供皮层功能情况信息。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联合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也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的原理、特点,二者结合应用的具体方法以及目前二者在神经科学各基础及临床学科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5.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域出现斑块及神经元纤维缠结 ,斑块以淀粉样肽 (β amyloidpep tide ,Aβ)为核心成分。近年来研究证明Aβ与AD的发病直接相关。1 .淀粉样蛋白质前体与Aβ结构和生物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星形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均能表达淀粉样蛋白质前体 (amyloidpeptideprecursor,APP)。APP基因位于 2 1号染色体的长臂中段部分 (2 1q2 1 .2 ) ,它编码一组…  相似文献   
176.
对100%、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Chun)幼树茎干液流密度(SFD)以及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并对SFD与Tr、Gs及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Tr和Gs均随光照的减弱而降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均呈昼高夜低的日变化规律,且SFD日均值和日峰值均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最高、在8%自然光照条件下最低。在10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SFD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在液流启动时即达到峰值;而在40%自然光照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则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9:15至13:30。除春季外,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SFD日均值和日峰值总体上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夏季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他季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Tr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在40%和8%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季节Gs的日变化曲线也呈"单峰型",且其峰值出现时间与Tr基本相同;而在100%自然光照条件下,冬季Gs的日变化曲线也为"单峰型",但在其他季节则呈"双峰型",并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的SFD与叶片Tr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Gs的相关性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一年四季观光木SFD与叶片水汽压亏缺、大气温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呈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PAR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PAR是影响观光木SFD四季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13 年8 月~2014 年2 月呼吸内科病区治疗的AECOPD 患者30 例,目前仍在吸 烟或患有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对照组选取18 例健康的体检老年人。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先测定FeNO、 FEV1 值及完成CAT 评分,并进行病情分组。治疗后再次测定FeNO、FEV1 %值。结果:治疗前实验组FeNO、FEV1 %水平与对照 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实验组FeNO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前后两组间FEV1%变化有统计 学差异(P<0.01)。实验组不同亚组治疗前后FeNO、FEV1 %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前FeNO与FEV1 %呈负相关(r=-0. 098,P=0.042),治疗后FeNO与FEV1 %无明显相关(r=-0.248,P=0.784)。结论:FeNO可反映COPD急性期患者气道慢性炎症控制 情况,且对提示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8.
1989年元月在四川某养熊场随机选用人工饲养的健康黑熊Selenarctas thibetanus20头,年龄1—4岁,体重80—150kg,雌雄各半,无用药史,无既往病史,粪检虫卵阴性,进行了8项血液常值测定,结果如下:1方法与结果受试黑熊经盐酸氯胺酮(ketamini)麻醉保定后,自颈静脉采全血约5ml,分别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白细胞总数(WBC)、血小板(BPC)、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C),白细胞分类(DC)、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红细胞脆性(RFT)测定。操作步骤按东北农学院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方法进行〔1〕。2结果见表。各年龄组(1—2岁与2.5—4岁)和…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最大强度投影(MIP)测量肩胛孟斜倾角的价值。方法:收集成人肩关节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MIP测量肩胛孟斜倾角。取MIP重建肩胛骨前后两种冠状位层面,测得两组肩胛盂斜倾角度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肩胛盂斜倾角最小值95.86°,最大值117.78°,两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6.91°±6.30°,106.60°±6.57°,两种层面肩胛盂斜倾角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最大强度投影测量肩胛孟斜倾角层面选择对测值没有影响;多层螺旋CT MIP测量肩胛盂倾斜角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0.
采用硅藻土、活性白土、膨润土系列作吸附剂,对经过诱导的E.coliBL21(pQHP)发酵液经离心、破碎,制备成的蛋白备用液吸附后,离心分离出的上清液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以此来计算发酵液上清中蛋白质的残留量,即吸附后的蛋白损失率。筛选出能充分吸附大肠杆菌破碎液中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物质的吸附剂并优化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控制在6%~8%,pH值控制在4.0~4.5之间,对蛋白质的活性影响不大,蛋白备用液中蛋白质的回收率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