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自发现以来,由于具有自发荧光等特性,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FP作为一种报道分子,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检测蛋白质表达、蛋白质和细胞荧光示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绿色荧光蛋白特性的分析.介绍其作为荧光标记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2.
炎症反应是宿主重要防御机制之一。慢性炎症或过度炎症反应可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如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新近研究表明炎症消退是一个主动过程,炎症的及时消退是防止炎症过强及走向慢性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调控炎症消退的内源性介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促进炎症消退内源性介质的发现不仅为肺部疾病研究提供新视野,也为全新的促炎症消退治疗策略防治肺部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是伴随着基因工程、系统生物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一种宿主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讲,合成生物学的每一次进展都离不开大肠杆菌。从大肠杆菌的角度出发,对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合成生物学在中圉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24.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红颖  王倩  黄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Z2):5168-5170,5167
蛋白质作为生命物质基础之一,存在于自然界中复杂的混合体系中。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含量极低,将其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并保持其活性,难度较大,因此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受到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蛋白质的预处理,其次阐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各种方法如沉淀、层析、离心等,重点阐述了蛋白质新纯化的各种原理,以及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有助大家更全面、更彻底的了解蛋白纯化技术的发展,以期为今后开展蛋白质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25.
遂渝铁路边坡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倩  艾应伟  裴娟  刘浩  李伟  答竹君  郭培俊 《生态学报》2010,30(24):6892-6900
以遂渝铁路边坡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自然边坡为对照,分别于2008年9月、12月、2009年3月和6月对其进行植物调查。采用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标评价不同季节、坡位和植被类型条件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铁路边坡坡中物种丰富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P<0.05),以秋季最大为2376;铁路边坡各坡位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也呈现显著季节性变化(P<0.05),且变化规律一致: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与铁路边坡不同,自然边坡草本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在空间分布上,坡位对铁路边坡物种丰富度影响显著(P<0.05),其中,夏季坡上植物丰富度最大为2.164,春季、秋季和冬季丰富度最大值均在坡中最大,分别为2.261、2.376和1.983;坡位仅对自然边坡秋季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影响显著(P<0.05),其中,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坡上>坡下>坡中,而均匀度为坡中>坡上>坡下。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也有较大差异,自然边坡物种多样性明显大于铁路边坡,总体上自然边坡植被恢复优于铁路边坡。因此,加强对植被恢复的管理是铁路边坡生态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稳定表达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CK1)转录水平的影响,并分析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HCV感染致2型糖尿病机理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反转录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稳定表达HCV CORE的Huh7-lunet-core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Huh7-lunet-core细胞系中PCK1、FOXO1以及PGC-1α转录水平变化,并结合Western blot分析FOXO1的活性变化。【结果】HCV CORE的稳定表达显著增强PCK1的转录水平,HCV CORE不影响FOXO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但降低FOXO1的磷酸化水平,激活了FOXO1的转录活性,并增强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HCV CORE在Huh7-lunet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激活FOXO1的转录活性,并与PGC-1α协同作用,上调PCK1的转录,从而导致肝糖异生过度发生,对HCV CORE调控PCK1转录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能为HCV感染相关的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7.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分别给予维生素E、亚硒酸钠或两者合用干预5周,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UCP2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从而探讨维生素E和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解偶联蛋白2(UCP2)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维生素E和硒两者合用组大鼠血清中TG、TC含量明显降低,SOD活力升高显著,肝组织中UCP2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维生素E和硒合用降低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下调UCP2表达水平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8.
AcMNPV ORb-9编码病毒核衣壳蛋白P78/83,该蛋白在宿主细胞内以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两种形式存在,能够与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相互作用,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与WASP蛋白类似的结构,推测可能在病毒粒子的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P78/83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重组AcMNPV,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12h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质中,24h及以后绿色荧光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感染试验表明,超表达P78/83对病毒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后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结果:菌群失调后小鼠血清IL-3和GM-CSF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与IL-3和GM-CSF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从病理学和组织化学角度观察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和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镜、还原型辅酶 - -黄递酶 (NADPH- 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和肺内小血管、细小支气管、肺泡的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30分钟组 (I3 0′组 )与内毒素注射后观察 1周组 (Iw 组 ) ,肺内小血管、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增多 ,细小支气管和肺泡则减少。 I3 0′组与 Iw 组分别与 C组比较 :(小动脉 :I3 0 vs C,P<0 .0 1;Iwvs C,P<0 .0 0 1;小静脉 :I3 0 vs C,P<0 .0 1;Iw vs C,P<0 .0 5 ;细小支气管 :I3 0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2 ;肺泡 :I3 0 vs C与 Iwvs C均为 P<0 .0 1)。电镜结果显示 ,I3 0′组部分肺毛细血管内见有大量红细胞集聚 ,毛细血管内皮变薄 ,微细结构不甚清楚 ,Iw组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状况较 I3 0′组更显严重 ,除较多见红细胞渗入肺泡腔外 ,尚见部分肺泡上皮结构不甚完整而呈泡状改变。结论 内毒素性肺损伤 ,肺内 NOS阳性染色细胞数在小血管明显增加 ,在支气管内 ,肺泡内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