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属光合细菌,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光合微生物之一,具有多种代谢方式。不仅能够产生类胡萝卜素、辅酶Q10、超氧化物歧化酶、5-氨基乙酰丙酸和氢气,而且能够降解农药残留、有机废水和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综述了类球红细菌在食品、医药、农业、环境、氢气生产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类球红细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2.
【目的】Cry1A和Cry2A类Bt蛋白通过特异性地与昆虫中肠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发挥杀虫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Cry2A类蛋白的作用机制和Cry1A受体蛋白在Cry2A发挥毒力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首先提取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BBMV,制备了钙粘蛋白(CAD)、氨肽酶N(APN)和碱性磷酸酯酶(ALP)3种受体蛋白的抗体和抗血清;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BBMV上这3种受体蛋白后,利用抗体封闭技术比较了敏感棉铃虫和Cry1Ac抗性棉铃虫(BtR)中3种受体蛋白的抗血清对Cry1Ac和Cry2Aa毒力的影响。【结果】对敏感品系棉铃虫,这3种已知的Cry1Ac受体蛋白抗血清显著地降低了Cry1Ac和Cry2Aa的毒力。其中APN抗血清对Cry1Ac毒力的影响最大,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降低了84.44%;ALP抗血清对Cry2Aa的毒力影响最大,棉铃虫幼虫死亡率比对照降低了71.04%。Cry1Ac对Cry1Ac抗性棉铃虫(BtR)的毒力显著降低,Cry2Aa的毒性也减弱。在Cry1Ac抗性棉铃虫(BtR)中,3种受体抗血清对Cry1Ac的影响比在敏感棉铃虫中的影响小,尤其是CAD和APN抗血清对Cry1Ac毒力的抑制率显著低于在敏感棉铃虫中的抑制作用;CAD和ALP抗血清对Cry2Aa毒力的影响与在敏感棉铃虫中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APN抗血清可以显著降低Cry2Aa对Cry1Ac抗性棉铃虫(BtR)的毒力。【结论】棉铃虫CAD,APN和ALP不仅参与了Cry1Ac的杀虫过程,也对Cry2Aa毒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3种蛋白可能与棉铃虫对Cry1Ac和Cry2Aa产生抗性及交互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3.
气象因子对宁夏枸杞果实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主产区银川、白银和德令哈三地5年生宁杞1号为实验材料,探讨各地枸杞果实(横径、纵径和百粒重)生长及多糖含量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地果实生长类型均属双"S"型,即包括第1次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2次快速生长期;各产区宁夏枸杞的果实在不同生长期的发育时间和整个生长期的时间均存在差异。三产地枸杞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多糖含量始终呈现银川白银德令哈的趋势。多糖含量随枸杞果实发育成熟度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缓慢升高和快速升高2个阶段。平均气温和平均昼夜温差是影响枸杞果实生长发育的主导气象因子。枸杞果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银川地区枸杞果实的横、纵径和百粒重的增长首先随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分别达到23.71°C、23.93°C和23.55°C时最大,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白银地区枸杞果实横、纵径和百粒重一直随平均气温的增加而增加,到温度分别为22.99°C、22.16°C和21.35°C时接近最大;德令哈枸杞果实横、纵径和百粒重一直随平均气温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平均温度分别为19.55°C、21.01°C和20.64°C时接近最大。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rs4905A/G多态性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对168例广西壮族人群EBI3 rs6613 A/T和EBI3 rs4905A/G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 Map)公布的中国北京人、日本人、非洲人和意大利人的SNP分型数据,分析5个人群rs6613 A/T、rs4905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EBI3基因rs6613 A/T位点AT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9.4%;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2.1%;rs4905A/G多态性位点AC基因型最常见,约为48.2%;C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约为50.9%。EBI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广西壮族人群EBI3基因rs6613A/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日本人、意大利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13基因rs4905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人和日本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洲人和意大利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BI3基因rs6613 A/T和EB-13 rs4905A/G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和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软毛猕猴桃的早期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软毛猕猴桃的早期胚胎发生的研究:——1.子房上位,具34—45个心皮,每心皮含11—45个胚珠。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孢原为1—3个细胞组成,仅有一个转变为大孢子母细胞,其余的退化。2.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胚囊蓼型。在大多数胚囊中,两个极核受精前合并为次生核,少数到受精时仍不合并。一个助细胞为花粉管所破坏,另一个在受精期间解体,个别的保持到初生胚乳核分裂时期。3.根据观察,在北京地区,软毛猕猴桃的双受精大多发生在授粉后30—72小时内。受精时,一个精子同卵细胞核融合,另一个同次生核融合,其融合过程较卵核和精子融合结束的早。4.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116.
电刺激鹌鹑中脑对鸣叫及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现有文献所知,电刺激鸟类中脑可引起鸣叫及植物性反应,并伴有呼吸状态的改变(蓝书成,1958,1962;Wild et al.,1987)。为探讨中脑对鸣叫及呼吸的调节功能,我们对鹌鹑中脑给予电刺激,试图确定鸣叫与呼吸调节中枢的定位关系以及二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7.
 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糖蛋白,我们用Sephadex G-100和SE-Se-phadex C-50二步柱层析从人尿hCG粗品纯化了hCG,样品经三氟甲烷磺酸(TFMS)处理,得到在非还原条件下SDS-PAGE单带纯的DG-hCG。初步研究表明DG-hCG与天然hCG具有相似的圆二色性谱,但它们体内的代谢清除率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林分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系,为昆嵛山赤松纯林的营林措施和昆嵛山腮扁叶蜂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昆嵛山区域选取林龄相对一致(34±2 a)的赤松纯林为对象,调查林分密度、郁闭度、草本盖度、树高、枝下高、胸径、冠幅7个林分因子以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巢数。依据虫情指数的分布范围,将样地分为4组,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了4组样地中各项林分因子的差异性。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偏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阐明关键因子与虫情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个林分因子在4组样地中均存在极显著的组间差异。逐步回归筛选出冠幅、枝下高和林分密度为影响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因子,根据关键因子建立了虫情指数的线性预测方程。冠幅和枝下高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1),林分密度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虫情指数的影响为极显著负相关(P0.01)。影响虫情指数的关键因子可能会因林分的不同而不一致,因此要根据关键因子调整林分结构,以达到控制虫害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Hela细胞的生长调控作用以及对claudin-3和claudin-4基因的表达调控。方法:通过Hela细胞株培养,并以浓度为10-6、10-8、10-10和10-12 M的生长抑素(SST)作用于Hela细胞,未经药物处理的细胞设为对照组。在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laudin-3和claudin-4 m 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SST加入Hela细胞孵育12 h小时后,10-10 M、10-8 M和10-6 M浓度的SST对Hela细胞有显著性的诱导凋亡作用。不同浓度的SST作用于Hela细胞12 h后,claudin-3和claudin-4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都出现不同水平的增加。结论:在Hela细胞中SST可以促进claudin-3和claudin-4的基因表达,从而对宫颈癌的发展和扩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0.
郑国琦  张磊  王俊  胡正海 《广西植物》2012,32(6):810-815
研究了宁夏枸杞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和种子形态的变化特征及种子内胚的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果实的生长发育曲线为花后8d以前为其第一次快速生长期,花后8~24 d为缓慢生长期,花后24~34 d是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属于典型的双“S”型.宁夏枸杞种子的生长曲线既不属于单“S”型,也不属于双“S”型,表现为果实的第一次快速生长期同样也是种子的快速生长期,但种子完成的生长比例快于果实完成的生长比例,此期种子内的胚乳生长快;当果实进入缓慢生长期,种子也表现出缓慢生长的特性,且种子长度和宽度的增加速率均显著低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种子的生长速率,此期种子主要进行胚的分化;在果实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而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增加很少,此期种子内仅胚进一步增大,从而反映出宁夏枸杞果实的发育与种子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