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山东省的长肢林蛙种组物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前人报道天津和山东有日本林蛙的分布,但也有学者表示怀疑。本文报道采集于山东徂徕山的该类物种。从成体量度和蝌蚪唇踟式来看,与现报道的镇海林蛙和峨眉林蛙有一定差异。该物种体型大小与峨眉林蛙相近似,唇齿式为1:2-2/111  相似文献   
492.
一般研究中,通常将类似澄江动物群或关岭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软体印痕化石保存归因为与缺氧环境等有关的特异条件。本文关注到通常与化石降解和埋藏有关的缺氧环境推测并没有表达机理和成立条件;生物体内自身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能对生物的降解作用需要得到重视。为证实水体中氧气含量与生物非矿化组织印痕保存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设计条件控制(太湖银鱼,30℃,无菌纯净水、无外界微生物)进行有氧和缺氧环境的对比实验。该条件下的模拟对比实验研究证实:1)总体来说生物降解过程在有氧和缺氧环境下具有相似的降解速度;2)两者的降解实验在前期有短暂的差异,而144小时(6天)后有氧和无氧环境具有基本一致的降解速度和程度,其中较多样本6天后在缺氧环境的降解速度略高于有氧环境,短时间(6天)的降解差异是否会造成矿化差异有待研究;3)生物体本身携带的以肠道微生物为主的好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足以使生物以蛋白质为代表的器官结构产生相似的破坏性降解,在本研究中是主要的降解因素;4)实验中所检出的生物体肠道内普遍存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可能是导致有氧和缺氧环境具有相似降解过程的主要原因;5)生物降解过程早期由于蛋白质的降解,微环境趋向于弱碱性而非一般推测的酸性;6)在实验设定条件下的有氧环境和缺氧环境对化石的形成和保存的早期过程相似,其他理化条件下的降解过程和结论需要进一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493.
王伟  孙蒙祥 《植物学报》2021,56(2):147-150
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柱头间的识别作用是确保亲和花粉萌发、完成受精并保持后代遗传稳定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生产上杂交育种的一个障碍。相关研究历来备受关注。然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亲和花粉如何被识别仍是未解之谜。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李超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花粉外被B类小肽PCP-Bs与柱头分泌的RALF23/33小肽竞...  相似文献   
494.
药用植物基因组及ES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nBank的生物信息为基础 ,对包括《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新编中药志》第 1~ 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分册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写的《中草药现代研究》及《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中所涉及的 2 30 0多种药用植物的基因组、蛋白质及表达序列标签 (EST)的注册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 ,就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到 2 0 0 3年 9月底截止的数据分析表明 ,66%的药用植物没有核酸序列报道 ,77%的药用植物没有蛋白质序列注册。进行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植物与国家十分有限 ,而进行药用植物EST研究的国家相对较多 ,涉及的植物也相对集中 。  相似文献   
495.
低等鲤科鱼类RAPD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通过对鲤科鱼类30个个体所代表的18个种的随机扩增,作者得到了大量有系统发育信息的DNA多态片段。通过Rapdplot程序将DNA的多态片段转换成遗传距离(d=1-S,S=2NxNy/Nx+Ny)。该遗传距离的矩阵经PHYLIP软件包中的Neighbor(option=NJ)程序处理后,生成了低等鲤科鱼类代表属种的分支系统图。从该系统图中以看出:RAPD分析方法在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496.
野生和近交稀有鮈鲫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RAPD技术对稀有鮈鲫近交10代及3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无论从多态位点的比例、个体间的共带率还是从多样性指数来看,近交10代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在226个RAPD位点中,野生群体有近半数的位点是多态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2911~0.3235间,表明自然群体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近交10代与野生群体间遗传差异十分明显。野生群体间在11~19个位点上的表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总遗传多样性的91.33%来自群体内,8.67%来自于群体间。  相似文献   
497.
真鲷自然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采用RAPD技术对真鲷野生群体及人工繁殖群体各23个个体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实验选取OPK组16个10 bp随机引物用于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野生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中分别获得131和123条扩增片段,两群体的多态片段比例分别为62.60%和54.47%,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4786和0.3633,可见真鲷野生群体及人工繁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选择育种和遗传改良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人工繁殖群体的多态片段比例和平均杂合度都低于野生群体,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以避免或减少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降低,确保真鲷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8.
转基因棉花高效定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伟  朱祯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0):1072-1075
通过根癌土壤杆菌介导法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4个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栽培品种。对转基因再生植株的移栽和嫁接研究发现,不同的定植方法对成活率和植株生长状态有显著的影响。直接移栽法、蛭石炼苗法和水培法的定植成活率均较低,缓苗时间也相对较长。而嫁接能够极大地提高再生植株的定植成活率并有效地缩短了缓苗时间,从而克服了棉花再生植株不易定植成活的困难,为基因工程乃至其他生物技术能够顺利地应用于棉花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9.
干旱条件下,不同叶位的大豆叶片的弹性调节表现出明显差异:初生叶和顶端幼叶(顶叶)不存在弹性调节,而第一、第三、第五复叶均存在弹性调节,弹性调节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第五复叶>第三复叶>第一复叶;各叶位叶片的水势值(ψw)干旱时均下降,但降低值无明显差异;各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干旱时的变化为:初生叶和顶叶的下降值较大,三种复叶的下降值较小,其顺序为:第一复叶>第三复叶>第五复叶。细胞壁弹性调节的存在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弹性调节能力的大小与抗旱能力的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500.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3月,我国已建立40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野生动物类型105个。尽管国家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目前仍不清楚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如何,故很有必要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开展评估。基于保护目标物种,以10a为时间尺度,采用集成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示范研究法,率先构建了我国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保护对象为候鸟的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指标进行赋分。评估框架包含1个目标层、2个系统层(生态有效性评估,分值占60%;管理有效性评估,分值占40%)、9个因素层、36个指标层,另增加人为影响赋分区(-12分—+8分)。其中,生态有效性评估包含代表性、适宜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共5个因素层及15个指标层;管理有效性评估包含管理对象、管理行动、管理保障、管理效果共4个因素层及21个指标层。为进一步验证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近10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保护目标物种种群动态与生境的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野外巡护、社区共管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快速发展的生态旅游对候鸟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生态旅游管理;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针对候鸟的宣传教育、野外巡护方面的保护成效较好,但土地管理权属的混乱使候鸟的生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建议进一步争取土地所有权和落实管理权,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达到减少人为影响与恢复候鸟生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