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9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器患者(111例),起搏器平均植入时间(4.52±3.65)年,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完全起搏时QRS波时限分为四组:A组为QRS≤120ms(21例);B组为120ms180ms(26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NT-proBNP),分析起搏QRS波时限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D组患者LAD、LVEDD、LVESD、IVST及IVPWT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大,同时LVEF显著下降,NT-proBNP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随起搏QRS时限的不断增宽,不同组别的LVEF是依次降低(中位值分别为66.5%、60.3%、52.7%和45.8%),而血清NT-proBNP水平是依次增大(中位值分别为143.7 pg/ml、261.8 pg/ml、599.4 pg/m和971.2 pg/ml)。直线相关性分析示起搏QRS波时限与LAD(r=0.141,P<0.05)、LVEDd(r=0.678,P<0.05)、LVEDs(r=0.439,P<0.05)、IVST(r=0.165,P<0.05)及LVPWT(r=0.189,P<0.05)有显著线性关系,呈正相关。起搏QRS波时限与LVEF负相关(r=-0.684,P<0.05),起搏QRS波时限与NT-proBNP的对数正相关(r=0.368,P=0.029)。结论:对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患者,起搏QRS波时限是一个可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其起搏QRS波时限延长可能会恶化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可结合NT-proBNP进行动态观察,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恶化和心衰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30只C57BL/6J小鼠分正常饮食对照组(10只),高脂膳食组(对照组,10只)和高脂膳食加2%木犀草素组(木犀草素组,10只),干预16周,观察体重、血脂水平、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小鼠在给予高脂膳食16周后,体重水平、血脂水平、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木犀草素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与木犀草素组比较,P<0.05或P<0.01。而木犀草素组则可显著抑制体重、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升高,与胰岛素敏感性未见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预防高脂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长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组(简称联合组,N=90)和单用利培酮组(简称单用组,N=110),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84.44%vs.64.54%,P<0.05);两组治疗后BPRS、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如,联合组BPRS评分(23.02±6.26)vs.(45.01±5.78),PANSS评分(54.42±10.11)vs.(84.71±10.31),P<0.05;单用组BPRS评分(25.86±6.59)vs.(44.78±5.47),PANSS评分(57.70±10.15)vs.(85.96±10.13),P<0.05];治疗后,联合组BPRS、PANSS评分低于单用组[如,BPRS评分联合组(23.02±6.26)vs.单用组(25.86±6.59),PANSS评分联合组(55.42±10.11)vs.单用组(57.70±10.15),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4.
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l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并考察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各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M组)与局部阻滞组(B组)各60例,其中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加阿托品治疗,局部阻滞组采用布比卡因行痛区局部阻滞,两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镇痛起效时间、缓解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局部阻滞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也比药物治疗组少。疼痛起效时间及缓解时间,局部阻滞组均明显短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以杜冷丁加阿托品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粘液菌群(包括需氧菌和真菌)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儿童AR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糠酸莫米松进行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后鼻腔粘液的菌群分布情况,同时与对照组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经糠酸莫米松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著减轻。细菌检出率和真菌检出率方面,对照组为90.0%和3.3%,观察组治疗前为86.7%和16.7%,治疗后为93.3%和20.0%,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鼻腔粘液菌群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为寻求新的食用油资源,发展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植物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葡萄籽、南瓜籽和猕猴桃籽等七种植物籽油中的棕榈酸、十八烷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普通葡萄籽油、国外葡萄籽油、南瓜籽油、枸杞籽油和西番莲籽油均具有相似的脂肪酸谱,尽管其中它们所含上述五种脂肪酸含量不同,由于均存在人体所必需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故可以用作替代食用油。猕猴桃籽油因为其存在高含量的α-亚麻酸成分,可能是更好的食用油和营养油资源。本文首次对枸杞籽油、西番莲籽油和猕猴桃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绝对含量分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绵羊胚胎附植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附植是哺乳动物复杂的生殖生理过程,是妊娠建立的标志和首要环节。早期胚胎发育、母体妊娠识别、胚胎附植和妊娠维持都严格依赖于孕体和中间的信号联系。大量研究证明,在绵羊胚胎附植过程中,来源于胚胎、母体子宫及宫外组织的多种生殖激素、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细胞活素物质和生长因子通过极其精密的协调共同参与和维持了孕体的发育、子宫内膜的重塑、分泌功能和子宫生长。综述了近年来绵羊胚胎附植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胚胎附植分子调控信号的掌握将有助于诊断和确定那些引起妊娠失败的原因,为提高家畜和人类妊娠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调查桃儿七根茎内生放线菌对鬼臼毒素的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些鬼臼毒素的结构类似物或衍生物。利用表面消毒法分离内生放线菌;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筛选转化鬼臼毒素的内生放线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HPLC分离纯化生物转化产物;应用波谱技术解析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内生放线菌进行初步鉴定。从桃儿七根茎中分离出20株内生放线菌,经筛选发现其中1株放线菌能转化鬼臼毒素,其产物为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初步鉴定该内生放线菌为Streptomyces sp.。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能对鬼臼毒素进行去甲基和异构化修饰,推测其可能具有O-去甲基化酶和异构化酶。  相似文献   
1000.
在晚新生代大型食肉目动物中,鬣狗科动物地史分布广、种类和数量多,在中国出现于中中新世至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形态功能学家将鬣狗科的60多个化石种分为似豺、似狼和似灵猫等生态类群,这些生态类群和现生仅存的3个食骨和1个食虫类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态形态学是基于生物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研究不同物种形态所代表的生态位的一种方法;研究者依靠化石鬣狗类与现生种类牙齿和头骨整体形态的相似度进行了生态形态(ecomorphology)的分类,但尚未对这些已定的生态形态进行过多变量的头骨形状分析。本文拟采用平面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对晚中新世临夏盆地的鬣狗类进行研究,并探讨以头骨形状划分其生态形态类型的可行性。几何形态测量法是以生物形态的轮廓作为数据的计算方法,虽然目前尚未被国内古生物研究者广泛采用,但自20世纪30年代多变量统计学的理论成熟以来,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软件算法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近代生物学(neontology)和古生物学形态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工具。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也因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普及而变得更简单和直观。然而,化石标本由于埋藏和保存的关系通常会出现变形或残缺不全,使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古生物学的应用仍主要以平面数据分析为主。平面数据采集的第一步是从与标本某一平面相垂直的角度拍摄数码照片;虽然拍摄平面的选择通常由研究者自定,但一般会选择待研究类群形状变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如,鱼类一般选取侧视)。第二步是形态的数字化,即使用某一种形态测量软件来标出地标点(landmarks;或称界标点、标志点、标点)。地标点的选择对于分析的结果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一般会选择Bookstein分类中的I型或II型作为地标点的标准。这两种地标点的共同点是可以从解剖学特征上准确地在每一个标本上找到,而无不明确或复现困难的可能性。数字化后的数据在软件中用数学算法叠加起来(superimposition,或称叠合,重叠),以去除原始图片数据中标本位置、角度及其他与几何形态无关的冗余信息。所有的数字化数据叠加起来后,利用软件计算所有标本之间的几何距离。现在常用的软件中都会以平均几何形状作为中心,而且利用类似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多变量计算来呈现相对扭曲(或称相对反卷)轴(relative warp axis),后者即是可以用来把形态差异视觉化的多变量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平面坐标图来看不同形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所谓的薄板样条曲线图(thin-plate spline grid)来表示相对形态上的变化。相对扭曲轴所代表的形状数据还经常被拿来与代表几何物体大小的距心值(或称重心距离,centroid size)做回归曲线分析,以便发现种群中某些形态的异速生长模式(allometry)。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的方法对产自和政地区的鬣狗科Hyaenictitherium,Ictitherium,Adcrocuta和旁鬣狗科Dinocrocuta的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这4个属保存完好的头骨标本的侧面形态。与东非大草原现生食肉动物的头骨整体形态分布的比较和分析表明,和政的鼬鬣狗(Ictitherium)和鬣型鼬鬣狗(Hyaenictitherium)的头骨形状分布介于现生斑鬣狗(Crocuta crocuta)、犬科猎狗(Lycaon pictus)和金豺(Canis aureus)之间,为二者似豺生态形态的解释提供了几何形态测量证据。再者,上述两属化石鬣狗的形状分布与现生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重叠,表明现生斑鬣狗头骨的发育机制可能是在鼬鬣狗祖先类型的异速生长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育,进而演化出现有的粗壮形态。此外,巨鬣狗(Dinocrocuta)和副鬣狗(Adcrocuta)的头骨形状与现生的斑鬣狗在几何形态测量空间内有普遍重叠的现象,指示了这些异时出现的种类具有相似的生态形态,因而可能占据相近的生态位。结果还显示巨鬣狗和斑鬣狗的幼年个体形状相近,以及两者从幼年到成年发育的形状变化过程也具有相似的规律。因而,巨鬣狗和斑鬣狗之间的趋同演化不仅表现在成年头骨的粗壮程度上,而且在幼年发育模式中也存在平行演化现象。现生发育学与行为生态学已经证实,相对其他大型食肉动物,现生斑鬣狗发育粗壮头骨形态的机制不是以增速生长,而是以延长发育期来实现的。由此推断,巨鬣狗的发育期有可能和现生鬣狗相当(35个月),也可能由于具有相对粗壮和巨大的头骨形态,其发育期会延长些。当然,这个新解释仍需要更多的化石数据和发育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