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前纤维素乙醇成本偏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达到淀粉质乙醇发酵水平的"三高"(高浓度、高转化率和高效率)指标,提高水解糖液浓度和避免发酵抑制物来实现浓醪发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中以常压甘油自催化预处理麦草为底物,尝试采用不同发酵策略,探讨其浓醪发酵产纤维素乙醇的可行性。在优化培养条件(15%底物浓度,加酶量30 FPU/g干底物,温度37℃,接种量10%)下同步糖化发酵72 h,纤维素乙醇产量为31.2 g/L,转化率为73%,发酵效率0.43 g/(L·h);采用半同步(预酶解24 h)糖化发酵72 h,纤维素乙醇浓度达到33.7 g/L,转化率为79%,发酵效率为0.47 g/(L·h),其中(半)同步糖化发酵中90%以上纤维素已被糖化水解用于发酵;采用分批补料式半同步糖化发酵,补料到基质浓度相当于30%,发酵72 h时纤维素乙醇产量达到51.2 g/L,转化率为62%,发酵效率为0.71 g/(L·h)。在所有浓醪发酵中乙酸不足3 g/L,无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等发酵抑制物。以上结果表明,常压甘油自催化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基质适用于纤维素乙醇发酵;分批补料式半同步糖化发酵策略可用来进行浓醪纤维素乙醇发酵;未来工作中提高基质纯度和强化酶解产糖是浓醪纤维素乙醇达到"三高"指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63.
2013年3~10月,使用红外监控设备对哈尔滨市松北区某狗獾养殖场的24只笼养东北亚种狗獾(Meles meles amurensis)的繁殖行为进行全天候观察记录。狗獾3月末至5月初交配,翌年3月末至4月初产仔,妊娠期长达11~12个月。以往国内文献报道狗獾交配时间主要分布于7~8月,这种交配时间的变化表明其延迟着床的时间可能也存在较大变化。对交配期内全天各时段交配频次的观察发现,交配可在全天任一时间段发生,昼、夜差异不大。交配时长10~110 min,多数交配的时长为60~80 min。观察还发现,狗獾交配期内交配频次和时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Apocynin)对双酚a(Bisphenol a,BPA)诱导的成年雄性小鼠精子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小鼠给以BPA刺激,给以Apocynin(1 mg/kg/day和10 mg/kg/day,分别处理7 day)进行治疗,观察其对BPA诱导的成年雄性小鼠精子损伤的作用。结果:BPA处理组小鼠附睾精子数目和活力明显降低,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减少;Apocynin治疗明显增加BPA处理组小鼠附睾中精子数目和活力,但是对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没有明显影响。另外,BPA处理组小鼠睾丸中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明显增加;Apocynin治疗明显抑制了BPA处理组小鼠睾丸中MDA水平。结论: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减轻BPA诱导的成年雄性小鼠精子损伤。  相似文献   
65.
采用氧化铝柱色谱法以95%乙醇-氯仿为洗脱剂分离纯化了肝源性磷脂酰乙醇胺(PE),并采用GF254硅胶板薄层色谱法以氯仿-甲醇-水(65:25:4,体积比)为展开剂检测PE.结果表明,以95%乙醇-氯仿顺序洗脱氧化铝色谱柱中的磷脂时,PE与磷脂酰胆碱(PC)可实现完全分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了在不同时间点25 μmol/L PE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与子宫颈癌细胞Hela、正常人肝细胞HL7702做比较,发现肝源性PE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至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 500例育龄期妇女阴道分泌物,分别对霉菌、滴虫、清洁度进行生理盐水涂片的检测与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三项联合测定。结果应用湿片镜检发现霉菌性阴道炎1 274例,阳性率为19.6%,滴虫性阴道炎195例,阳性率为3.0%。应用BV三项联合技术测定6 5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V阳性1 612例,阳性率为24.8%,其中BV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感染465例,占BV发病的28.9%,BV合并滴虫感染79例,占BV发病的4.9%。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功能学分别反映阴道正常菌和致病菌的指标,可与白带常规镜检互补,建议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对阴道感染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饮食对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术后早期禁饮食组和术后早期进食组,共处理4天,第5天脱颈椎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回盲部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以及禁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抗生素组与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比较,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均明显增加,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减少,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进食组与术后禁饮食组相比,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有所减少,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有所增加,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有所提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禁饮食均可引起S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大;并且术后早期进食对肠道菌群失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对治疗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门诊共120例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术后给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8周,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晚用药一次,对照组仅给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每两周复查一次,共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的3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60例患者中治愈53例,复发7例,治愈率88.33%,复发率11.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治愈41例,复发19例,治愈率68.33%,复发率3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7,P<0.01),治疗组60例患者中3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1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P<0.01),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及烧灼感,但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氧化碳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于尖锐湿疣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预防治疗后复发.  相似文献   
69.
虫草素作为药用真菌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理功能。现阶段虫草素主要通过蛹虫草液体发酵生产,但发酵周期长、生产强度低,制约了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文中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288C中异源表达虫草素合成关键基因ScCNS1和ScCNS2,成功构建了产虫草素的酵母工程菌SHC16,发酵240 h虫草素产量可达67.32 mg/L;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发酵后期磷酸戊糖途径、嘌呤代谢及虫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ZWF1、PRS4、ADE4、ScCNS1及ScCNS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进一步地,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确定以50 g/L葡萄糖为初始底物结合一次补料、添加5 mmol/L Cu2+和1.0 g/L腺嘌呤为最适培养基组成。基于此在5 L搅拌发酵罐中开展补料分批发酵,144 h虫草素产量达到137.27 mg/L,生产强度达0.95 mg/(L·h),较未优化发酵体系提高240%。  相似文献   
70.
2009年在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黑顶麻雀Passer ammodendri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所发现的92个黑顶麻雀只营巢于沙枣Elaeagnus angusifolia上,巢位于营巢树树高的1/3处。分析表明,黑顶麻雀偏好在胸径较大且较高的树上营巢,以减少环境的影响,同时选择枝条数最多的位置,增加巢的稳定性和隐蔽性,减少被天敌捕食的机率。黑顶麻雀对巢址特征的选择是其对大风天气环境的适应和减小捕食压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