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构建携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黏附因子p97 C末端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研究其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反应,为研制新型Mhp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从Mhp基因组中扩增p97 C末端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中,该重组穿梭质粒经Pme I线性化后电转化到BJ5183-AD-1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DNA,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 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以获得重组腺病毒。对该重组腺病毒进行RT-PCR、间接  相似文献   
102.
以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 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量化和评价; 对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进行了量化和评价; 从6个类别10个评估指标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指数(BI)为21.01, 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P)为25.26、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PT)为10.58、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A)为33.82、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VAT)为28。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为239.46亿元·a–1。其中, 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7.84 亿元·a–1; 水文调节功能价值量为22.33 亿元·a–1; 防风固沙价值为111.20 亿元·a–1; 土壤保育价值量为70.45亿元·a–1; 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量为25.64 亿元·a–1; 生态旅游价值为2.00 亿元·a–1。  相似文献   
103.
霞雨  蒋文灿  王亮  程平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0):4557-4567
【背景】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造成禽养殖业损失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鸭等多种禽类浆膜炎和败血症。疫苗存在反应弱、免疫原性低、使机体产生抗体水平低等问题。【目的】探究pUC18-CpG佐剂的免疫反应及保护作用,为CpG佐剂疫苗预防鸭浆膜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确定最优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UC18-CpG,并与CpGODN进行免疫原性比较。以灭活RA-GH5为抗原,pUC18-CpG重组质粒为佐剂,分别皮下免疫雏鸭2次,检测其血清抗体滴度和细胞因子水平;以RA-GH5肌肉注射攻毒,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结果】筛选出免疫刺激活性最佳序列CpG-3,含CpG-3的pUC18-CpG重组质粒与CpG-3的免疫原性无明显差异。与RA疫苗相比,添加pUC18-CpG重组质粒组显著提高了血清抗体滴度以及IL-2和IL-4细胞因子水平。80μg pUC18-CpG佐剂疫苗对鸭的免疫保护率为70%,20、40μg pUC18-CpG佐剂疫苗均为60%。【结论】pUC18-CpG佐剂与RA-GH5灭活...  相似文献   
104.
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胶原蛋白是动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分子蛋白,在哺乳动物中的含量是整个生物体自身总蛋白含量的1/4。胶原蛋白除了具有生物力学方面的作用以外,还具有诸如信号转导、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运输等功能;此外,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胶原蛋白也具有很广泛的用途。随着对胶原蛋白需求的日益增加,原先从屠宰的动物体的皮革、骨骼中提取胶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胶原蛋白的需求,而且还可能有致病之虞,于是新的生产胶原蛋白的方法——利用生物反应器,尤其是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胶原蛋白就为人们所瞩目。本文就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利用生物反应器研究开发Ⅰ型胶原蛋白的现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经颅磁刺激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调控认知功能和脑活动的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中经颅磁刺激模式、刺激靶点和疗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借助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定位、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结合新的记忆理论探索具有长期临床改善效果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