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经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处理的小麦幼苗中H2O2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总酚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低分子量壳聚糖处理的效应高于高分子量壳聚糖的。  相似文献   
112.
用NANO3作氮源,分别作了氮浓度的5个水平对球等鞭金藻H29的相对生长速率、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H29的相对生长率和总脂含量随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897.6mg/L时总脂含量达到最关值(23.4%):而DHA(22:6n-3)和PUFA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含量随氮浓度的改变有较大变化,DHA含量总体随N浓度增加而下降,在较低氮浓度(74.8mg/L)时含量达到最大值12.11%。  相似文献   
113.
一种高效而经济获得长片段基因突变体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组PCR方法的发展为体外突变技术提供了更快捷、准确的方法.通过改进引物设计和PCR保真性等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的原理成功地实现了对BA基因的定点突变,并构建了其含有m1,m2,m3和m4的突变体.实验证明通过这种改进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长片段基因的突变,并且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捷、经济、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4.
以紫萼玉簪(Hosta ventricosa)盆栽苗为材料,研究了50%遮荫条件下控释氮肥对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1处理(4 g控释氮肥)和N2处理(8 g控释氮肥)能够提高或显著提高玉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量;能够显著提高形态建成期叶绿素b(Chlb)含量,抽葶期和开花期叶绿素a(Chla)、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且显著提高各生长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在抽葶期和开花期,N1处理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显著高于对照, 在形态建成期和开花期,N2处理Fv/FmΦPSⅡFv/Fm显著高于对照,且抽葶期Fv/Fm显著高于对照。除形态建成期N1处理外,各施氮处理qP在不同时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施氮处理NPQ在形态建成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在抽葶期和开花期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5.
罗勋  王云 《生物学杂志》2010,27(5):81-83
处于衰老过程中的视神经呈现出年龄相关变化。主要包括视神经纤维髓鞘的老化崩解、纤维显著丢失、纤维直径减小及其对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视神经胶质细胞显著增生。视神经纤维衰老性改变可能导致视觉功能的衰退;胶质细胞的增生可能对维持视神经的形态及延缓视神经进一步衰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分季节采集贵州省六盘水市地下水,并分析其水化学组分、溶解无机碳及其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组成,研究其地下水的水质情况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化学组成主要是以HCO3-Ca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区域地下水组成特征;地下水方解石饱和指数SIcalcite接近稳态,具有弱侵蚀性,与pCO2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有机污染物降解CO2对于水岩反应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枯水季节溶解无机碳含量高于丰水季节,而δ13C季节变化并不明显,同位素与水化学的分析表明,区内城镇居民区和农田区地下水受人为活动污染明显;研究区87Sr/86Sr变化不大,而污水的87Sr/86Sr在0.7080。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表明,人为输入对于地下水的影响与地质背景、污染源特征及水文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7.
118.
利用Anderson冲击式分级采样器,在2010年冬季采集了成都市城东区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Cl-、F-、NH4+、Ca2+、Mg2+、K+、Na+)的含量,并探讨其分布变化特征.SO42-、NO3-、NH4+、Cl-、K+、Na+等离子主要集中在粒径为3.3~0.65μm的细颗粒物中,而Ca2+、Mg2+则集中在粒径为11 ~4.7μm的粗颗粒物中.SO42-、NO3-、NH4+、Ca2+是主要的无机离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5O42-、NO3-的质量浓度按雾天、阴天、雨天递减,且雾天较阴天高2.5倍左右,较雨天高5倍左右,而其他离子也高出2倍左右;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NO3-]/[SO42-]比值均较小(<1),说明成都市目前仍然以固定(燃煤)污染源为主,移动污染源(汽车尾气)的影响正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19.
地黄属特产于我国,本文对该属进行了分类修订。根据地黄属的腊叶标本和活体植物研究,结合地黄属的野外调查,确认地黄属有5个种,并将高地黄Rehmannia elata N.E.Brown ex Prain处理为裂叶地黄R.piasezkii Maxim的一个异名。同时给出地黄属每个种的描述、分布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0.
块菌是指Tuber属的真菌种类,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生在地下,其中包含着世界上最美味和价值最昂贵的食用菌.中国食与药用真菌文化悠久,历代本草都不乏各种菌类的记载,但在本草中记载的与块菌有关系的菌类唯有1245年陈仁玉编撰的“菌谱”中称之为“麦蕈”和俗名为“麦丹蕈”的一种地下真菌.日本本草对“麦蕈”也屡有记载,并把“麦蕈”叫“地肾”和“松露”.这是“松露”一名的最早记载,“麦蕈”或“松露”可能是被现代菌物学称之为须腹菌(Rhizopogon spp.)的真菌种类.因而,“松露”一名虽是汉字,但是所指并非真正的块菌,应是须腹菌(Rhizopogon spp.),也称“假块菌”(false truffle),所以松露和块菌寓意各异.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食用黑块菌主要是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或中华块菌(T.sinernse)、夏块菌(T.aestivum=T.uncinatu)和拟喜马拉雅块菌(T.pseudohimalayense=T.pseudoexcavatum),近年来身价倍增,成为中国野生食用菌出口种类中名列前三甲的菌类,在世界块菌市场上也颇受欢迎.喜马拉雅块菌(T.himalayense)在我国尚未发现它的踪迹.印度块菌和中华块菌形态上有差异,若把中国产的类似黑孢块菌的黑块菌统称为印度块菌(T.indicum)尚值得商榷.中华块菌或印度块菌形态和遗传变异多样,尚需进一步研究.2010年在云南和四川相继发现的大型香味浓郁的白块菌,近似于波氏块菌(T.borchii)组的块菌,颇具研究和巨大的商业价值,表明我国块菌资源比原有记载的要丰富的多.由于利益之驱动和疏于管理,掠夺式的采收方法造成了块菌产区生态环境毁灭性的破坏,一些商业化采集区的块菌已濒临灭绝,中国西南地区的块菌资源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对产自欧洲、美洲的块菌、沙漠块菌,以及块菌的生态意义和种植作了简要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